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創業需要事業合伙人

2.2.1 合作和合伙的區別

合作和合伙,都代表雙方有緊密聯系,但本質是不一樣的。

合作的本質是交易,一方有什么資源,另一方有什么資源,彼此進行交換。這種體制講究的是“公平”。合伙的本質則是風險共擔,是在最危急時刻還能彼此支持,互不背叛。這種體制講究的是“放心”。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看清楚很多關系的實質。比如上班一起工作是合作,而一起創業就應當是合伙。

很多時候,合作能夠保證在好的時候變得更好,合伙能夠保證在壞的時候不會變得更壞。那么,應當找什么樣的合伙人共同創業呢?有人說:“要和有資源的人合作,和沒有退路的人共事。”這句話言簡意賅,這也是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格局,直面生存的壓力,許多人謀求高效率工作的必然選擇。

2.2.2 合伙創業的“人合”與“資合”

通俗地說,創業主要涉及兩大問題:一是人的問題,二是錢的問題。合伙人“合”的不僅有資金,還有人品、格局和規則,根據實踐經驗來看,“人合”可能比“資合”更為重要。在這個問題上,我國著名企業家王石、俞敏洪等人雖然表達各異,但在一些方面的觀點達成了共識。

1.合伙創業需要創業者的激情與智慧

(1)創業要保持理性心態。創業,本來就是機遇與風險并存的,有時甚至是“九死一生”,但目前社會上,你所能看到的往往是比爾·蓋茨、喬布斯等成功者,一個個成功的IPO案例把企業家光輝的一面無限放大,卻掩蓋了大街小巷每一天都有破產倒閉、都有為失敗而痛哭的人的事實。因此,在有些人眼里,滿眼都是成功,并用這類與自己無關的成功來激勵自己,這種觀點是非理性的,也是可怕的。

(2)創業要有高尚的目標。創業不僅僅是為了“發財”,而是為了要去做一件期望實現的事情,是一種追求理想的過程。如果不單純以盈利為導向,而是以“去完成一件正確的事情”為導向,那么創業更有可能成功。

(3)創業要做好風險預判。假如創業者首先能想到失敗后會怎么樣,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會更大;相反,從未思考過失敗的創業者,創業之路沒有走多遠,等待他的往往就是失敗。換句話說,如果把創業看成一個靈感工程,那么,很可能會慘淡收場。如果把創業看成一個系統工程,做好系統規劃,科學地進行收益和風險預判,那么這樣的創業者就走在成功的路上了。

圖片來源:360圖片

2.合伙創業應制定規則

創業有人力、財力投入的風險,充滿著不確定性,可能賺錢,也可能賠錢。如果幾個人合伙創業獲得了初步成功,那么公司賺的錢應該如何分配?同樣,如果公司賠了錢,那么又應該如何分擔責任和債務?還有,如果在合伙創業一段時間后,矛盾沖突不可調和而必須“散伙”,那么經濟利益、經濟責任又該如何分割?

大量的創業實踐表明,合伙創業之前,合伙人商議時最重要的問題是“及時立規”。正如俗語所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盡管內部的制度、規則不能夠解決創業動態運作中所有問題,但沒有規則,將來合伙創業中的矛盾沖突必然會有很多。合伙創業的規則一般應涵蓋以下方面。

(1)出錢、出力、出技術和股權分配等規則。解決創業起步階段,公司核心資源的整合和未來利益分配的問題。

(2)領導、管理和用人等規則。這是指由誰來領導、領導權有多大、領導出現問題后如何處理甚至罷免等規則。公司再小也應當建立明確的責任體系,由一個人來擔任承擔責任的“老大”即核心領導者角色,其他人則承擔具體的用人謀事的執行管理者角色。

(3)公司重要事宜的決策機制和規則。比如,如何吸收新的投資或者合伙人,如何聘用重要管理者,如何制定“絕不合伙法則”,如何制定“分紅法則”。此外,還需要有提議、動議、附議、反對、棄權、表決的相關議事規則,以及如何修改的規則。

(4)“丑話在前”,制定“散伙法則”。“散伙法則”是很重要的,因為創業的失敗率很高,設置這個法則的目標是起到保障作用—如果創業遇挫,創業者能夠好合好分、好聚好散。它既涉及合伙公司的整體解散問題,又可能涉及單個合伙人的退出問題。合伙公司解散涉及公司的結算和清算,需要解決合伙人的債權債務問題,其中應該涵蓋合伙人如何退出、原股退出還是議價退出、損耗成本計算標準等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边县| 延津县| 合肥市| 古田县| 长兴县| 介休市| 惠州市| 遵化市| 金阳县| 镇宁| 洪江市| 灵寿县| 鸡泽县| 广德县| 漠河县| 宣恩县| 台中县| 牙克石市| 山阴县| 海阳市| 美姑县| 南昌县| 平原县| 巴彦淖尔市| 辽源市| 南召县| 二连浩特市| 建昌县| 波密县| 文昌市| 石首市| 金寨县| 尖扎县| 罗江县| 福鼎市| 凤台县| 惠安县| 睢宁县| 秭归县| 时尚|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