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原來可以這樣學(全二冊)
- (日)尾崎好美
- 1384字
- 2025-03-10 18:39:19
哪一個更涼?你的感覺會騙人
在同一間屋子里,有人可能覺得冷,有人可能覺得熱,說明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食物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同一種食物,即使實際溫度相同,沾了芡汁的和沒沾芡汁的相比,吃的時候感受到的溫度也不同。
當人進入海里或游泳池里游泳的時候,剛開始可能覺得冷,可游了一段時間之后,反而會覺得水里很溫暖,上岸后被風一吹又覺得岸上冷了。水的溫度并沒有改變,只是我們感知溫度的方式發生了變化。
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讓你體驗一下想憑感覺來客觀地判斷事物是多么困難。

用手指和溫度計分別測量液體的溫度
需要準備的物品
●適量水
●適量碳酸水
●適量酒
?溫度計、3個杯子等

溫度計可以選用做飯時測量食物溫度的數字溫度計,讀數更加方便。
實驗方法
1.把水、碳酸水、酒同時放進冰箱進行冷藏。
2.將冷藏過的水、碳酸水、酒分別倒入3個杯子,然后將手指分別插入3種液體,感受哪一種液體溫度最低。
3.用溫度計分別測量3種液體的溫度。


解說 溫度感覺的模糊性
你用手指測試出的3種液體中溫度最低的液體,和用溫度計測出的實際溫度最低的液體一致嗎?我想很多朋友會感覺第一次用手指插入的液體溫度最低??墒钱斈阌脺囟扔嫓y出3種液體的實際溫度后,會發現它們的溫度基本上是一樣的。其實,人對溫度的感覺是比較模糊的,也很容易出錯。
人類的皮膚上有溫點和冷點,我們就是靠它們來感知溫度的。人體中有3萬個溫點,25萬個冷點。人體最易感的溫度冷點是29℃,溫點是43℃。我們感知溫度只能用冷、涼、溫、熱等比較模糊的標準進行表述,而且,人體對溫度的感覺屬于一種容易適應的感覺。我們游泳時之所以剛開始覺得冷,一段時間后覺得水里暖和,上岸后又覺得岸上冷,就是因為游了一段時間后,我們已經適應了水里的溫度。
當我們把手指插入溫度低于20℃的液體中時,一般會覺得涼,但想要通過手指的感覺估計出實際溫度是多少,實在是太難為我們了。實際上,讓我們將手指分別插入8℃和15℃的水中,然后說出哪個溫度低,得到正確答案都是比較困難的。
不僅僅是溫度,對時間、重量、長度等的感覺也會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哪怕兩個人做相同的事情,但因為他們的感覺不一樣,事情的結果也可能大相徑庭。比如,一份菜譜沒有注明各種食材的重量,那么不同的人按照這份菜譜做出來的菜,味道肯定不一樣。所以,在做科學實驗的時候,我們的頭腦中需要時刻牢記一個原則:自己下次再做的時候,或者別人做的時候,要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因此,實驗材料的重量、所需的時長等,都必須嚴格用準確的數值表述出來,以便下次或其他人能夠準確再現。
◆人體皮膚上的溫度傳感器

在通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始終保持在一定范圍內,與外界氣溫無關。但是,如果身體長時間浸泡在冰冷的水中,身體維持體溫的機制就會失效,從而導致體溫降低,使體內器官功能下降,甚至導致死亡。
◆溫點、冷點的分布(個/厘米2)

人體的皮膚中有很多感知外部刺激的感受器,它們是溫點、冷點、痛點、觸點。溫點、冷點感受到的刺激會通過神經傳送至大腦,然后大腦根據這些信號發出體溫調節的指令。
出處:參考田村照子編著的《衣著環境的科學》(建帛社,2004年)。

方便實用的工具(1)
電子秤。廚房電子秤就可以,建議選用精確到0.1克的電子秤。在科學實驗中,經常要為固體、液體稱重。但在家里做實驗的時候,要求不用那么嚴格,所以有些材料我也會用體積計量(可換算成重量),因此,也推薦大家準備一些量勺、量杯等測量體積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