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零開始讀懂微積分
- 唐舜
- 679字
- 2025-03-27 18:34:50
2.1 哥貝克力石陣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位名叫施密特的德國考古學家在土耳其東部城市烏爾法市近郊的山丘上發現了一處震驚世界的考古遺址。遺址由許多T形的石灰巖石柱組成,這些石柱的表面雕刻著各種兇猛的動物,距今已經有1.2萬多年(見圖2-1)。施密特教授認為,那些T形石柱,代表了人,面朝中心環抱雙臂,似乎正在舉行某種莊重的儀式。這是一座農業文明之前依靠采集植物和獵殺野生動物為生的原始部落用于祭祀的神廟。

圖2-1 哥貝克力石陣2
哥貝克力石陣的出現給考古學家帶來了很大的困惑,上百根重達數十噸的石柱圍成20多道大小不一的圓環,在比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時間還早7000多年的采集狩獵時代,沒有精良的工具和上千人的協同勞作,這些巨型石塊的采集、雕琢、運輸和擺放都是不可能完成的。然而,考古學家并沒有在遺址周圍發現水源和大規模人類居住的痕跡。反倒是發現了數千塊羚羊和野牛的骨頭,看起來就像一支來自不同部落的上千人的施工隊,他們為了一個共同的信仰定期聚集在一起,有組織地投身這項偉大工程的建設中。
因此有人更愿意相信:不是有了村落才在村落中間建起了信仰中心,而是有了信仰中心才圍繞信仰中心建立了村落。事實上,只靠采集和狩獵是無法給大規模的群落提供足夠食物的,人類因為想象力的需求主動進入了農耕時代。已有研究結果表明,至少有一種培育的小麥起源于距離哥貝克力石陣30千米的喀拉卡達山脈,同時至少有一種馴化的家豬起源于距離哥貝克力石陣96千米的查尤努遺址。這些人類馴化史上的重要事件,發生在同一個地方不可能只是巧合。3
2圖片來自維基百科,作者:Volker H?hfeld,版權許可: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3《人類簡史》,尤瓦爾·赫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