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明顯但仍待強化

1.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明顯

上一節提到,“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長急需由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人力資本驅動。但是,這一經濟增長驅動力的轉換必須滿足兩個前提條件:第一,人力資本能夠顯著促進經濟增長;第二,人力資本對當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下文將梳理前人的相關研究,進而逐一分析我國的現實情況是否與上述兩個前提條件相一致。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引起了國內外經濟學理論界對此問題的研究興趣。近年來,隨著內生增長理論的興起與發展,一些學者開始從人力資本的角度來分析我國經濟增長的原因。 Ding and Knight(2011)發現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均顯著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增長,而且高等教育入學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更大。 Rawski (2011)認為,異常豐富的人力資本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 Lu et al.(2017)發現,教育和健康作為人力資本的兩種主要形式,對我國經濟增長都存在顯著的促進作用。吳華明( 2012 )基于1990—2009年的相關數據,發現我國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新增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沒有顯著區別,并且人力資本投資的效率遠遠高于物質資本的投資效率。梁潤等(2015)將傳統經濟增長測算中的勞動力人數轉換為人力資本總量,重新測算了我國1983—2011年各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結果證實了人力資本總量對經濟增長起到了正向貢獻的作用。其中,勞動力數量和質量(人力資本)的貢獻分別占27.1%和72.9%,且質量的貢獻在不斷增加。一些文獻進一步分析了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劉生龍(2014)發現人力資本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投入,其內部效應和外部效應均對我國 TFP 增長率產生了正向影響,從而促進了經濟增長。Fu and Gabriel(2012)從勞動力遷徙的角度揭示人力資本溢出效應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人力資本在城市地區的高度聚集所帶來的溢出效應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其貢獻甚至超過了FDI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 Liang and Lu(2017)肯定了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正向影響,而這種影響來自人力資本的外部效應,它使得高技術工人傾向于向大城市集聚,從而促進地區的經濟增長。與前述文獻不同,Li and Liu(2011)認為人力資本是通過技術進步間接作用于經濟增長的。杜偉等(2014)也發現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主要體現在通過技術創新、技術模仿而間接作用于經濟增長。 Su and Liu ( 2016 )在研究FDI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時發現,人力資本水平的提高會增強我國對外國先進技術的吸收能力,進而促進經濟增長。孟慶強( 2016 )認為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間接作用,而其中 FDI所帶來的技術外溢效應是人力資本發揮影響至關重要的渠道。高遠東和花擁軍(2012)基于中國27個省的面板數據,對各類型人力資本對于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進行了實證分析,發現基礎人力資本與知識人力資本均通過“尼爾森 菲爾普斯”機制促進經濟增長,而技能人力資本與制度人力資本在各種機制下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統計上均不顯著;同時,各類型人力資本在空間上存在依賴性,即各類型人力資本對鄰接省域的經濟增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Li and Wang (2018 )發現不同層次的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存在差異:基礎人力資本主要通過要素積累效應促進經濟增長,而高級人力資本則是通過提高 TFP 促進經濟增長。還有一些文獻認為,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門檻效應。例如,基于1990—2005年長三角地區的市級面板數據,殷醒民和陳昱(2011)在分析FDI在長三角地區是否存在技術溢出效應時,肯定了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間接影響,并認為提高區域的人力資本水平能夠擴大 FDI 帶來的技術擴散,進而促進經濟的持續增長;其中,FDI 發揮積極作用的基本前提是各地區的人力資本水平高于某一閾值,也就是說,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具有門檻效應。王永水和朱平芳( 2016 )也發現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存在門檻效應(非線性關系),人力資本水平在超過門檻值后,物質資本和FDI的回報率均大幅提高。劉智勇等(2018 )表明,相對于人力資本存量等其他因素,人力資本結構的升級能夠更好地解釋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

教育是最重要的人力資本形式,教育水平的提高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Zhang and Zhuang(2011 )發現不同類別的教育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都很顯著,并且高等教育的作用大于基礎教育和中等教育。 Fleisher et al.( 2011 )認為教育對工人的生產率和企業的TFP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長期增長。 Wang and Ni(2015)認為,在考慮了空間溢出效應之后,教育的確對我國經濟增長存在顯著的促進作用,并且不同類別教育的作用不同(只有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對人均GDP有正向影響)。王弟海等(2017)則認為人力資本在公私部門間的配置結構可能會影響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在剔除人力資本在公私部門間配置結構的影響后,文章發現我國人口教育水平的提高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促進效應。除此之外,不同層次的教育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具有顯著的差異。黃燕萍等( 2013 )發現,初級教育和高級教育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不同:初級教育作為一種生產要素直接促進最終產出,而高級教育則是通過加快技術創新與模仿的速度進而提高了TFP。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獻發現健康人力資本對我國的經濟增長存在顯著的促進作用。 Ebenstein et al.(2015)基于我國1991—2012年的城市面板數據,發現預期壽命與城市 GDP 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從而證實了健康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駱永民( 2011 )以數據包絡分析( DEA)得到的公共衛生支出投入產出效率作為健康人力資本的代理變量,進行計量分析后發現:健康人力資本對本地區和相鄰地區的經濟增長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封巖和柴志宏( 2016 )發現健康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效應在不同階段存在差異,公共健康投資和私人健康投資需保持適當比例,經濟增長率才會達到最優。王弟海( 2012 )發現來自食物消費和營養的福格爾型健康人力資本同來自健康投資的格羅斯曼型健康人力資本相比,前者不能產生內生經濟增長機制,但是如果有外生技術進步時,福格爾型的健康人力資本可以增強技術進步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正向影響。祁毓等( 2015 )詳細分析了健康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發現健康會通過增加勞動力供給和提升勞動生產率來促進經濟增長。

還有一些文獻同時考察了兩種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交互影響。 Baldanzi et al.(2016)發現健康與教育之間存在互補關系,健康水平的提高可以激勵個體的教育投入,進而促進經濟增長。張芬和何艷(2011)認為健康的增量水平而非健康人力資本存量水平有利于我國的長期經濟增長,且健康的改善必須同時輔以教育人力資本的提高才能促進經濟增長。徐祖輝和譚遠發( 2014 )發現健康人力資本、教育人力資本和我國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健康人力資本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對教育人力資本和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十分明顯,而教育人力資本對健康人力資本和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則十分有限。許巖等( 2018 )認為健康和教育雖然都可以推動經濟增長,但二者的影響機制具有顯著的差異:教育人力資本既可以作為最終產品的要素投入直接作用于經濟增長,也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和模仿間接推動經濟增長;而健康人力資本則只通過增加勞動供給的數量和質量來促進經濟增長。然而,與前述文獻不同,張秀武和趙昕東(2018)認為教育和健康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方向是截然相反的:教育人力資本的提高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提升作用,而健康人力資本的提高則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2.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仍有待強化

盡管上一部分列舉的文獻顯示了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但是這一促進作用非常有限,需要進一步強化。張勇( 2015 )發現,雖然人力資本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要素之一,但是其貢獻率顯著低于簡單勞動和物質資本,反映了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追加投資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仍然巨大。詹新宇( 2012 )肯定了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正向影響,但是這種影響的大小取決于市場化程度,而目前我國的市場化程度依然較低,因此人力資本的產出效應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周少甫等( 2013 )發現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具有正向作用,并且這種作用可以通過產業結構的適當調整獲得強化。與人力資本相適應的產業結構調整可以優化人力資本的配置,強化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正向貢獻。胡宏兵( 2014 )的研究表明,教育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促進效應在我國少數地區是顯著的,但是對于大多數地區來說則不顯著,因此有必要采取相應措施來充分釋放和提升教育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促進效應。于寄語( 2015 )認為,雖然短期內中等層次的教育人力資本對我國總產出的正向影響較強,但是高層次教育人力資本的形成才是我國長期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源泉,因此從長期來看,我國當前的人力資本水平無法維持經濟的持續較快增長。除此之外,一些文獻發現健康人力資本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正在逐漸消減。例如,張瓊和白重恩(2011)利用2000—2007年我國的縣級層面數據,發現預期壽命的延長雖然可以通過改進健康水平促進經濟增長,但是隨之產生的養老負擔則對經濟增長產生非常顯著的負向影響。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快,居民健康水平的改進將不足以抵消養老與撫養負擔加重的負向影響,最終將抑制經濟的長期增長。綜上所述,在“新常態”下我國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采取切實措施進一步提升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亭县| 芜湖市| 安陆市| 塘沽区| 娱乐| 白山市| 塔河县| 玉田县| 玛纳斯县| 天津市| 肇庆市| 射洪县| 云梦县| 涿鹿县| 云龙县| 洛阳市| 收藏| 册亨县| 清流县| 荃湾区| 鞍山市| 江油市| 油尖旺区| 凉城县| 珠海市| 三门峡市| 安塞县| 斗六市| 汾阳市| 丹棱县| 仲巴县| 建瓯市| 息烽县| 清徐县| 武川县| 高平市| 白山市| 深泽县| 霸州市| 大宁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