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縫紉機講臺
- 陽春面里的銀河
- 3065
- 992字
- 2025-03-03 11:50:39
粉筆灰落在縫紉機針板上時,季小雨正用手機拍板書。智能手機的閃光燈驚醒了沉睡的機杼,2005年的陽光穿過教室鐵窗,在“安全生產“獎狀裱成的班規上烙下金邊。
“林老師,這個單詞什么意思?“后排男生舉起《新概念英語》,扉頁上的“程秀蘭“印章被熒光筆涂成綠色。曉梅擦黑板的手頓了頓,骨節突出的食指在“struggle“下方畫出漣漪狀粉筆印。
教室突然安靜。老式縫紉機改裝的講臺發出輕顫,踏板連接著多媒體控制臺。曉梅踩動踏板,投影幕布緩緩降下,播的是昨晚剪輯的錄像——紅星紡織廠紀錄片里,有個女工彎腰撿棉絮的鏡頭一閃而過。
“這是我母親。“曉梅點擊暫停,藍工裝后背的汗漬在幕布上暈成中國地圖。季小雨嚼口香糖的嘴停了,她認出那片汗漬的形狀和自己T恤上的科比頭像驚人相似。
作業本是掛歷紙訂成的。曉梅批改到季小雨的作文時,電子鐘正好報整點。“我的媽媽是淘寶店主“開頭這樣寫,而十年前的煤油燈下,某個女孩寫的是“我的媽媽會縫補月光“。
家長會那天,季小雨母親帶著打包的快遞沖進教室。掃碼槍掃過程秀蘭的照片時,發出“嘀“的脆響。“林老師,我們家小雨說您總講些老古董...“女人說話像在敲鍵盤,“現在孩子都用AI改作文了。“
曉梅打開縫紉機抽屜,取出牛皮紙包著的作文本。1995年的掛歷紙上,“萬元戶“三個金字蓋住了“my mother“。她突然按下講臺踏板,縫紉機頭升起,露出暗格里轉動的老式磁帶。
“要聽聽你女兒寫的《一碗面的溫度》嗎?“鄧麗君的歌聲里混著二十年前的市井喧嘩。季小雨母親撫摸著縫紉機上的梭芯,美甲片“啪“地掉在“安全生產“的凹痕里。
周末補課時,季小雨在縫紉機底下發現個暗扣。她摳開銹蝕的金屬片,掉出枚可口可樂瓶蓋和泛黃的診斷書。當看到“ca.“那個縮寫時,教室后墻的“先進班級“錦旗突然被風掀起一角。
“這是林老師媽媽的...“她轉頭問正在板書的女人,“您哭過嗎?“
曉梅用板擦接住落下的粉筆灰,粉筆灰里混著槐樹花粉。“春天來了就會流淚。“她笑著踩動踏板,投影儀在診斷書背面投出星空圖,“看,這是媽媽教我的銀河系。“
那天傍晚,季小雨在舊貨市場買了臺二手縫紉機。直播鏡頭前,她展示如何把牛仔褲改造成書包。“這里要留個暗格裝夢想。“她說這話時,背景音樂是曉梅提供的車間錄音。在線人數突然破萬,打賞音效像當年汽水瓶相撞的叮咚。
梅雨季節來臨時,曉梅在講臺暗格里發現罐豬油。便利貼上畫著歪扭的星星,季小雨的字跡混著油香:“林老師,這是用直播收益熬的,比銀河系還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