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造大秦
- 文明的興衰演化
- 虛世創(chuàng)客
- 5524字
- 2025-03-05 12:49:08
秦皇歷447年冬,等到秦明領(lǐng)兵趕到陳倉之時,已經(jīng)傳來了洛陽陷落的消息。此時好友勸他「都城既然已經(jīng)失陷,那我們就此拔營回去吧!」他拒絕了好友的提議,高聲大呼道「我大秦之地,豈是蠻夷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洛陽必須去,哪怕是去給朝中諸公收尸也好過就這樣無功而返!」
他一語成讖,洛陽此時已是一片鬼蜮。除了烏鴉再無活物,等他率兵趕到洛陽之時,城中橫尸遍地,只有滿地的烏鴉猩紅著眼睛蹦蹦跳跳。「真收尸啊!」看到這一片場景,在場的所有人都紅潤了眼睛,有人不禁感慨道「我們這點人,這得收到什么時候?」
「我們收的不是尸,是一個失落的帝國!埋葬的不是尸首,是曾經(jīng)強盛繁華的大秦帝國。擼起袖子干吧!」秦明抱起一個孩童的殘尸,抹去他臉上的血跡,將他抱到城外的空地上,眾人自發(fā)的效仿。很快尸首就堆成了一座大山,看著已經(jīng)累的和城墻齊平的尸山,一個士兵對秦明問道:「大人,我們找遍了全城一件掘土的器具都沒有找到,現(xiàn)在怎么辦?」
「拆房,逝者已去,這些房子留著也沒人居住,房梁、窗戶、門板、草席、不如與他們一并燒了吧!」秦明看著破敗的城市,空蕩蕩的房屋,心中實在提不起勁來,這世道連城外的草都被吃的精光,山上連樹皮枯木都沒了。他們從城內(nèi)往城外收拾,整整收拾了一個月,在皇城之外,他們見到了一個活人。
「老天總算開眼了,這京城除了我們以外,居然還有活人;還有人幸存!」看到消息的秦明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那你高興的太早了!我并不是京都人士,和你們一樣,后來者!」一個拿著一卷書的年輕人走了進來瞥了他一眼說道。
「后來者也沒關(guān)系,我聽士卒說他們看到你時,你在抓烏鵲!」秦明問道。
「是啊,整個城中被搜刮的一干二凈。一粒糧食也沒有,只有它們能果腹!」那年輕人笑著說道。
「可是他們以人尸為食!」
「這個世道人吃人還吃的少嗎?我吃它們又有何不可?」
「這世間本不該是這樣的,那些該死的地方豪族。」秦明憤怒的一捶桌子,桌子在腐朽之下竟然直接塌了。
「這個世道該死的人不會死,該活的人活不下去。」年輕人毫不在意,席地而坐,看起了手中的書。
「你叫什么名字?」
「我既然以烏鵲為食,你便叫我黑羽吧!就讓過去的我隨著盛世一起被埋葬吧!」
「你是高門大戶之人?」看著他手不釋書的樣子,秦明問,這讓他想起了自己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輩。
「我算哪門子的高門大戶?書這東西想看的人看不到,不想看的人只會將它棄于高門大戶之上!若不是值此劫難之際,我怕是一輩子也看不到這書!」他揚了揚手中的書,那赫然正是《墨子·兼愛篇》。
「是宮廷藏書,你倒是好運!」看著那本書卷外的名字,秦明想起了老人說過的話。「墨子治政之文皆藏于宮廷之內(nèi),鮮為人知。」
「這如今滿城之內(nèi)剩的最多的也就是各類藏書了。算什么好運?如果這也算是好運的話,那我希望我這輩子都沒有碰到過它。」年輕人放下了書,顯然他看不下去了。「你居然一眼能看出他是宮廷藏書,有如此眼力,恐怕也不簡單吧!」
「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秦明看著眼前的人不著邊際的說了一句。
「你是墨家人?」黑羽聽到這句話,眼神頓時犀利起來。
「我還算不上墨家人,只能說是半個墨者吧!」秦明說話間拿出一塊白色的令牌,令牌的正面鑄有俠令兩個大字,邊緣是兵戈劍矢的花紋,反面則刻有刑·董律三個字。
「這是墨家刑堂董堂主的令牌,怎么會在你手里?」黑羽收起了手中的書,一只手悄悄放到了背后。
「董師遭到了刺殺,這是他臨死前給我的!」秦明開始介紹起自己的來歷。「我記得那是434年夏,天氣熱的嚇人。中原的大旱已經(jīng)持續(xù)一年多了,我父親是個賬房,在尹川以幫人收賬為生。我那時在城門下玩耍,城里來了個大人物,光隨從就100多人。那是我第一次見到董師,他那時已經(jīng)是侍御史了。他一來便封了許多糧鋪,后來我才知道他是奉命來調(diào)查魏倉虧空之事。核算倉庫之時賬房不夠,就我父親也叫了過去。聽我父親說:核算之前,魏倉報給朝廷有糧一百二十余萬擔,可是等到朝廷決定開倉賑災之時,才發(fā)現(xiàn)糧庫實際存糧不足30萬擔。出了如此大的虧空朝廷自然要一查到底,于是董師便來了。我父親參與核算完虧空之后沒多久,就傳來了他遇害的消息。那時只有12歲,董師的衛(wèi)士找到了我,我便在董師身邊當了一個端茶倒水的隨從。后來聽幕僚們說,他們?yōu)榱俗柚钩⒄{(diào)查此事,殺光了所有敢參與核算的賬房。436年春天,有人來匯報,找到了那些人藏糧的地方。董師欣喜之余決定親自前往核查。」
秦明說著說著開始流起了眼淚,說話的聲音開始有些哽咽。「我記得那天晚上很熱,熱的我不得不爬到了墻頭乘涼。董師的幾個護衛(wèi)攙著他回來了,他身上全是血,前面的衣服被劃的破破爛爛,后面也中了兩箭。回到府中之后,大家就開始找東西給他處理傷口,他背上的箭剛被拔下來不久,府邸的外面就傳來了那群人搜查的聲音。幾個衛(wèi)士大叔讓我?guī)е瓗熛茸撸麄兞粝聛頂嗪蟆N規(guī)е瓗煾揪妥卟贿h,只能扶著他躲到了小時候常玩的土地廟后面的林子里。只是沒想到很快他們就帶著狗找來了,董師將一封奏折和這個令牌交給了我,他告訴我讓我?guī)е@塊令牌趕緊北上洛陽,把奏折和令牌交給少府少卿。他說完這話就出去了,踉踉蹌蹌的想把人引走。只是沒跑出多遠,我就看到他被抓了。我聽了他的囑托北上,可是我根本就不知道洛陽該怎么走,只能邊走邊打聽。沒有盤纏,身上也沒有糧食,不過才四五天時間,我便暈倒在了路邊,迷迷糊糊之間我感覺到身邊有野狗環(huán)伺。后來等我再醒之時,我已經(jīng)身在楚館了,后來通過客人們的交談,我才知道我被路過的商隊帶到了汝南,當了一年多的龜公。我攢夠了錢,趁著給花姐去取胭脂的時候,遛出了城。沒過多久,我身上的糧食吃完了,我到了許昌城,想要去買些糧食,卻沒想到那些人見我是個外地的孩子,拿了錢不給我糧。后來我只能一路流浪,一路向北走到哪算哪。440年秋我才到京城里,等我拿著奏折和令牌見到劉少卿時已經(jīng)是441年春天了,劉少卿在看過奏折之后告訴我,’你來晚了,那群人已經(jīng)公然自立了,朝廷已經(jīng)拿他們沒有辦法了。’隨后又告訴我說:‘這個令牌現(xiàn)在已經(jīng)失效了,讓我留著做個念想。‘最后把我安排到了墨館學習,就這樣我成了一名墨徒。」
「原來你也是墨家之人,我也是一名墨者,聽到鮮卑圍城的消息趕過來的,只不過等我趕到的時候,鮮卑人已經(jīng)開始撤退了。既然你也是墨家之人,那就跟我一起去拜祭一下巨子吧!」黑羽說完帶著秦明來到洛陽南城外的一處山崗,這處山崗之下難得有一條溪流流過,有一片難得的綠地。靠山的一側(cè)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墓堆。
突然秦明看到一塊木牌上寫著梁大友三個字時,眼淚止不住的流了下來:「梁大哥他也死了!」
「黑羽,這是誰?你怎么把他也帶這里來了?」突然在不遠處的一塊巨石上,一位手握長劍的姑娘大聲質(zhì)問。
「三娘,他也是墨家之人,我?guī)皝戆菁谰拮印!购谟鸫舐曊f道。
「以何為憑?」一群人拿著各式各樣的武器圍了上來。
「徐大哥,你還活著真是太好了!」秦明在這一群人里,找到了以前在洛陽時教自己技術(shù)的師傅。
「你是曉明?你怎么會在這里?巨子不是派人護送你們?nèi)ツ戏搅藛帷!剐旄?粗郧暗墓嗜耸忠苫蟆?
「我們沒去成,在皖陽附近遭到山匪截殺,說起來也可笑。這世上居然會有身著重甲,手持強弩的山匪。」秦明突然陰沉著臉說道。
「看來是消息走漏了,怪不得自從你們南下以后,我們就徹底沒了徒子們的消息。」一個壯漢背上背著一支巨大的斬馬劍從巨石后面走出來說道。
「我們現(xiàn)在怎么辦?巨子死了,總堂全軍覆沒,現(xiàn)在就連朝廷都沒了。」在場的一個兄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神情十分頹廢。
「能怎么辦?朝廷沒了,不過就是又一場六國爭霸而已,大不了再打個幾百年重建大秦。墨圣的思想還在,墨家就不會亡,有我們還在,大家遲早能重建大秦。」秦明看著沮喪的眾人,高舉著自己手中的令牌大聲喝道。
「那我們?nèi)ポo佐誰?」場內(nèi)有一人突然問道。墨圣雖然起于民眾之中,他的思想雖然十分超前,但是仍舊沒能脫離封建君主制的藩籬,墨家的主流主張仍舊是尋找一名賢明的君主輔佐他實現(xiàn)心中的理想。而實行民眾起義的分支——俠墨被君主們視作恐怖的思想,已經(jīng)亡于戰(zhàn)國之時的封君圍剿中。
「這次我們不再輔佐誰,我們自己干。我已取得嬴秦宗室之名,同時我又是墨家之人,我現(xiàn)在叫秦明。」說話之間他拿出了一只嬴秦宗室封君的兵符。
在場的眾人面面相覷,背負著巨劍的大漢拿過他手中的兵符查看。「確實是宗氏封君的兵符沒有錯。」
「現(xiàn)在有多少人馬了?」
「甲兵600,輔兵500人,駑馬100匹。」秦明昂著頭回答道。
「600甲士,是個不錯的開始。那我們現(xiàn)在要以哪里為根基?」一名墨者問道。
「陳倉,陳倉令也是墨家之人。陳倉南連漢中,東臨咸陽故都,是戰(zhàn)略之要地。」徐福開口說道。「我們先去那里落腳,然后慢慢肅清周邊豪強,還于舊都,之后南取漢中,歸于巴蜀。這樣一來可以手握800里秦川,南得川蜀天府之地。可以西征玉門獲取牛馬,也可東出平定天下。」
「既然如此,那大家就跟我走吧!說干咱們就干,明天就出發(fā)前往陳倉。」秦明說著話招呼著大家一起回洛陽城。
「我真是瘋了,跟著你們600甲兵打天下。」一個墨者跟在后面喃喃自語。
「等一下,我有個問題?洛陽的這些館藏書籍怎么辦?」大家走著走著黑羽突然冒出來一句。
大家停下腳步,像看智障一樣看著他!「當然是找些地窖先埋了它們,省的被蟲蛀雨淋沒多久就給搞壞了。洛陽城內(nèi)那么多地窖,把他們往那里面一搬,然后封土一蓋。等到有朝一日我們再回洛陽之時,把他們通通再挖出來,那么多書我們又帶不走。」
秦皇歷448年春,陳倉進駐了一支兵馬,沒多久之后,陳倉令以違反王田令,私占田畝為由先后清理掉了王、楚兩家地方豪族的鄔堡,之后開始組織民眾進行屯墾。(大秦一直以來執(zhí)行的是王田令,對身有不同爵位的民眾所擁有的土地規(guī)模進行了嚴格的限定,擅自進行土地兼并的代價是抄家滅族。想做地主,只有成為封君這一條路。)
秦皇歷450年,經(jīng)過兩年的發(fā)展之后,王明的軍隊已經(jīng)擴展到了1萬余人,先后拿下了扶風、岐山,千陽等地,此時他已兵臨咸陽。同年秋,他以嬴秦宗氏之名邀咸陽城內(nèi)嬴氏宗族于始皇陵祭祖。與眾人約定,興復秦室,還于舊都。未至之宗室,以不孝之名盡數(shù)皆斬。隨后接管咸陽,咸陽即下,故秦京畿之地傳檄而定。(實際情況是什么呢?咸陽的舊宗室雖然空有爵位之名,但由于缺少武力,田畝大多被外姓人所占。秦明直接在宗族大會上與眾人約定,宗親們幫他拿下咸陽城,由他來清理這些外姓豪強,宗親被占的土地按照爵位的高低全部還給大家,但是該繳的稅還是要繳。有機會拿回自己的田產(chǎn)誰不開心,交易就此達成。)
秦皇歷453年春,漢中之地起邪教,號五斗米教,聚嘯府縣,擾亂地方。秦明從陳倉道以討賊之名兵進漢中,行驅(qū)虎吞狼之策;不過一年漢中即下。
秦皇歷457年秋,秦明起祭壇于始皇陵,告慰先祖自領(lǐng)秦侯位,立國號明秦,承襲秦制,頒布天下。中原各族聞之,起壇祭天者甚多,多有號公侯者;稱帝王者亦有之,不過徒增一笑!天下民間法墨之士,聞秦川建國,多有遷徙而來者。
秦皇歷459年春,有法家之士自川蜀而來,獻上四郡輿圖,川蜀之地無戰(zhàn)而定。
秦皇歷462年秋,趙地李氏與青州王家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多有戰(zhàn)報自東傳來。趁此時機,秦明起兵兩路,一路親征南陽,另一路乘樓船沿大江南下荊楚既定會師于襄陽。
秦皇歷466年春,王氏與李氏和談,之后一齊東出,瓜分燕魯之地,而后又聯(lián)手西征,聚于崤關(guān)之下,咸陽告急。此時秦明正踏足江東,不得不回師援救咸陽。同年年秋,秦明至南陽進軍許昌,目標直逼開封。王家為保后路不得不撤軍以防,咸陽之危即解。行至此時天下4分,而明秦獨占半壁江山。李氏手握燕趙二地,江東恒氏權(quán)杖吳越,王氏盤踞青魯徐三州。
秦皇歷472年秋,鮮卑再次從燕地南下,進逼常山,李氏壓力大增。秦明則趁此時機沿長城東進,直接斷了鮮卑后路。蓋因如此,鮮卑愈發(fā)瘋狂;475年春李氏死傷慘重之下盡滅鮮卑。同年夏,秦明率兵東進常山。趙國公李壽長自知不敵,便派人向青州王氏求援,而王氏卻大張其口,要求李氏獻土臣服,才可庇護于他。氣的趙國公破口大罵,隨即向秦明投誠。
秦皇歷478年秋,明秦派兵南下,先后攻下滎陽,開封等地,王氏不敵退往歷山。次年春,明秦軍隊再次東進,與王家大戰(zhàn)于任城。
秦皇歷480年,王氏兵敗魯城,自此以后,天下歸一之日指日可待。
秦皇歷482年,恒氏交印,天下歸于一統(tǒng)。隨后秦明昭告天下:南秦之亡,非天災也;實亡于制,地方宗族做大,朝廷號令不鳴。以致夷狄入侵,無兵可調(diào),無人可用。地方之臣心思詭異,貪鄙難治。幸得先祖庇佑,明一統(tǒng)天下,欲重建大秦帝國。然舊制之害不可不查,當鼎故革新,除天下之大害,興天下之利。遂廣招天下之士,辯各家之言,以求明新朝之制。具實以告天下。
號令一出,天下士人云集咸陽;集賢館外人山人海,國制之辯,千頭萬緒,奇思妙想。
在這場國制之辯當中,首先被罷黜的就是察舉制。察舉制是地方宗族做大之罪魁禍首,大秦之前是文館考舉與察舉制并存。考舉所出之官吏,終其一生忙于縣衙案牘之上,有功于地方而無官可籌。而察舉所出之人一年之內(nèi)飛黃騰達,地方郡守父子相承。名為官吏,實則封君也。
其二之變乃朝制,國之疆土,其廣也博焉!故秦之地不足十之一二,郡縣之多,三公九卿亦不能治已。當擴大官署,令政兩分,檢法俱全。改三公為三省制,革九卿為三寺六部。中樞省囊括太史令,學宮,宮內(nèi)槽。分別負責記錄起史實、推演歷法;為君主查閱圖書、隨行顧問;起草政令上傳下達。
門下省所轄三法司:御史司,大理寺,緝捕司。分別負責察舉官員,審查卷宗、人犯,以及緝捕人犯。尚書省置六部,禮部負責管理宮廷禮儀,典樂,藩國朝貢,官學施教等事宜。吏部負責管理官員考功,升貶,檔案,等事宜。民部負責統(tǒng)計人口,收繳稅賦,發(fā)放官員俸祿,管理官倉,梳理財政等事宜。刑部掌天下官獄,罪犯處刑等事。兵部負責天下兵馬調(diào)度,糧草管理,兵甲修換,軍隊人事。工部負責管理天下工匠戶籍,朝廷工業(yè)生產(chǎn),礦產(chǎn)開采經(jīng)營,大型工程建設及核查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