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生化檢驗案例分析
- 張秀明 李朝陽主編
- 1221字
- 2025-03-19 14:58:38
案例10 探尋血清甘油三酯失控背后的奧秘
一、案例說明
我院第一門診部檢驗科新裝一臺邁瑞SAL9000生化免疫級聯機,由于科室還留有其他廠家的舊試劑,需要先將舊試劑全部用完,再切換為邁瑞配套試劑。根據第三方試劑說明書,在邁瑞儀器上設置相應參數,并做校準質控,結果顯示大部分項目結果均正常,唯獨TG項目質控結果小于0.2mmol/L,與靶值相差巨大。
二、案例分析
大部分生化項目采用的是復合校準品和質控品,目前僅有TG這一個項目失控,筆者首先認為是TG試劑問題。在查看了TG固定時間法參數設置與試劑說明書后,沒有發現問題。接著到校準界面觀察校準反應曲線,發現水的吸光度超高,達4734(圖2-1)。

圖2-1 校準反應曲線
進一步懷疑是零點校準品用水有問題。筆者采用另一品牌純凈水,重新校準,結果顯示反應度仍然很高,并不符合預期。筆者重新核查參與到整個反應當中的物質,懷疑是管路中的水造成了污染。由此提出疑問:怎么用實驗證明是管路中的水造成了污染?管路中的污染源是什么?
通過TG項目的試劑說明書可知該項目為顏色反應,于是筆者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首先,取兩個樣本杯,在兩個杯中按比例加入TG檢測項目的試劑R1和試劑R2。之后分別加入水機中的水和外購的另一品牌純凈水,混勻,觀察二者顏色變化。結果顯示加入水機中的水的樣本杯顏色逐漸變深,而加入礦泉水的杯子顏色無明顯變化(圖2-2)。

圖2-2 左杯為加水機中的水,右杯為加入的礦泉水
由此可知,水機中的水受到了污染。于是筆者將水機中的水排空,清洗水箱,同時將儀器上去離子水瓶中的水排空,水機重新制水,并對儀器管路包括樣本針、攪拌桿清洗及液路進行多次灌注。次日再進行一次校準,水的反應度下降至正常水平,對當天之前做的質控結果進行重新計算,結果為1.3mmol/L,結果在控,校準曲線和反應曲線見圖2-3和圖2-4。

圖2-3 校準曲線

圖2-4 反應曲線
進一步探索,為何原水機中的水會被污染,是被什么組分所污染?翻看試劑盒說明書發現甘油會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于是聯系了制水機廠家詢問可能的原因,制水機廠家答復:水機出廠時,其過濾器濾芯所用的濾膜上面含有起保護作用的甘油組分,在水機啟用之前,需要經過足夠長時間的沖洗,才可以將其中的甘油組分除盡。由此可知,水機中的水污染源來自濾膜上的甘油成分。
三、評價
(1)質控失控是檢驗人員日常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問題。筆者通過這個案例與檢驗同行一同體會儀器反應曲線的重要價值。TG測定結果受試劑、儀器和標準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曲線上的一個個數據點能幫助我們及時找出問題的原因,而不是憑借經驗采取行動,造成試劑損耗和時間浪費。
(2)在查找失控的原因時,試劑廠家的說明書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推動整個排查進行下去。因此,在此提醒檢驗室的同道們,對于某個問題一籌莫展時,可以考慮拿出試劑說明書一探究竟。
(3)最后一點是刨根問底的精神。結果失控?什么原因導致的失控?怎么驗證?這個原因為什么會導致失控?之后怎么避免?在一步步思考,一步步實驗的過程中,能提高檢驗人員自身的專業水平。
(龔文勝 徐 璇 編,
張秀明 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