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除夕前奏
- 倚天:大明皇帝宋青書
- 須彌一粒沙
- 2066字
- 2025-05-08 22:56:29
從謝家工坊回山的幾人,收獲滿滿。
臉上均浮現出笑意。
尤其是宋青書,心中更是得意至極,對當初收買謝家的決定感到英明無比。
當然,他很清楚,謝玉堂之所以選擇傍上他這條大腿。
并不僅僅是因為宋青書這個人;更多的還是看重他背后的資源。
有陸地唯一仙人和武當七俠背書,別說宋青書已名滿天下。
就算是張無忌那個毛頭小子,但凡換上掌門大弟子的身份。
只要無忌愿意舉起反旗,大把的人會來投靠。
這就是太師父陸地神仙的底蘊。
可以說,武當派有張三豐坐鎮,他宋青書就是天字號的貴胄之身。
回山的路上,宋青書一直在琢磨,要在這武當山下修建一座堅固的城池作為根據里。
到時拿下襄陽城互為呼應。
高筑城、廣積糧、緩稱王,這九字真言可不是說說玩的。
這其中蘊含著元末亂世的生存哲學。
用宋青書內心的話來說,就是“穩住,別浪,猥瑣發育。”
想在此處建城,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過的。
這處谷口之外,三面環山,東面就是江漢平原的富庶之地。
谷內的謝家莊,更是在此山之中發現了鐵礦。
謝玉堂還說了,離此處西南面的一座山內,也被他發掘出了煤礦。
煤的質量不高,但已能滿足高爐的使用。
有煤、有鐵,僅憑這兩點,宋青書就無法放棄這處戰略資源。
況且此處有大量的良田,面積高達數十萬頃,到時一并搶過來。
再設置一些隘口,進行預警和防御。
有糧、有軍資,這就是宋青書的根據地。
在此處建起一座堅城,再拿下襄陽和峽州。
三城互相拱衛,這戰略要地就成了他的后花園。
屆時多屯糧食和招募兵馬,就可以慢慢對整個江漢地區進行蠶食。
把控著峽州水路,西南可上益州天府、往東可朝發夕至到達漢陽三鎮。
到時什么明玉珍、徐壽輝、陳友諒之流,能敵得過他悉心培養的精銳?
想到這里,宋青書不由臉上浮現得色。
半年之前派七叔莫聲谷往閩南尋林家工坊傳人。
可不僅僅只是抱著造一艘海船去尋訪謝遜。
他最大的目的,是要將林家工坊那群人挖過來。
林家的艦船,配上霹靂堂的火器,再搭載三床重弩、神臂弓弩。
用這樣的配置,配備一支長江艦隊。
這幾千里長江水道都得姓宋。
把握了這條大江,整個江漢平原和江南都將劃入宋青書的勢力范圍。
想象著堅船利炮橫行長江,踏遍整個長江流域,宋青書內心有些火熱。
他沒有飄飄然,深知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道理。
這飯要一口一口吃,勢力要一步一步發展。
當務之急,是將城池建立起來。
再同步去收編霹靂堂和造船世家林家。
至于民夫和學徒以及士兵,那不用過多考慮。
在這民不聊生、漢人不如狗的混亂之世,人命不如狗。
只要給上一口吃食,就能招募大把的人。
這個打算他并未給任何人說,無論如何急切,也得等除夕過完,方能實施。
況且其中還有一些小細節,他要和未婚妻商議一番。
要將此事事無巨細的落到實處,宋青書認為,楊牧清比他更適合去做相關的統。
翌日一早,正是除夕。
武當山上展旗峰,處處張燈結彩。
紅色的燈籠掛在屋檐之上,一片喜氣洋洋。
楊牧清第一次在武當山過除夕,她想讓這里變得熱鬧一些。
早幾日,她就安排了春蘭等人去襄陽采購了豐盛的年貨。
這一日,她早早地就起了床。
身為武當副掌門、掌門未婚妻,連張真人都極力認可她。
整個武當山上的弟子,沒人不敢不給楊牧清面子。
一百多號人,在刺骨的寒風之中就被她支使起來。
在四大婢女的指揮下,青松、明月、紀曉宸、謝秋白這些身份顯赫的弟子,都成了苦力。
太陽剛剛出來,這些弟子,就開始張羅起燈籠和貼春聯。
張三豐恬淡沖虛,幾個二代弟子有樣學樣。
這些年來,武當山上還從未如此熱鬧過。
這一幕落到幾個二代弟子眼中,都不免莞爾一笑。
當然除了宋遠橋,不知為何,他越來越不喜這個強勢活潑的未來兒媳婦。
出于對身份的自矜,他并未多說什么,只是換上一身嶄新的道袍,準備接下來去給師尊請安。
宋遠橋身邊的親傳弟子周芷若看見這熱鬧的一幕,眼中充滿了向往。
她出身貧苦之家,自幼在江上長大。
在周芷若的印象中,‘家’就是船。
十二年來,她的除夕都在寒冷的江邊度過,春聯和燈籠,對她何其遙遠。
從小乖巧懂事會察言觀色的周芷若,見師父不開口,哪怕心中憧憬,也不敢開口。
她一步三回頭地跟著宋遠橋,就要走向藏書閣,去學習武藝。
這一幕恰好落到了居中調度的楊牧清眼中。
楊牧清朝著周芷若招了招手:“芷若,過來一起貼春聯。一會咱們再一起包湯圓,做年夜飯。我還買了煙花,吃完年夜飯一起放。”
周芷若怯懦地看了看師父宋遠橋,眼神中充滿了向往和期盼。
宋遠橋還未開口,楊牧清已走了過來,伸手拉起了周芷若的手。
“世伯,大過年的。就給芷若放一天假,練功之事,欲速則不達嘛。”
“去吧。”宋遠橋只是迂腐了一些,加之對楊牧清看不對眼,他心地其實頗為善良。
這幾日來,他對這個可憐乖巧的孤女身世了解之后,已把這個可憐的丫頭當成了親生女兒。
恨不得將此生所學全部教給周芷若,所以對她就如嚴父一般。
或許,這是將對宋青書的愛轉換到了周芷若身上。
跟著楊牧清跑前跑后,看著一只只燈籠掛起來。
武當山上的年輕弟子,何時接觸過如此多的妙齡女子。
聽著古墓眾丫鬟鶯鶯燕燕的笑聲,臉皮薄的臉都羞紅了。
年輕人活躍的氣息,加上新春的喜悅,讓周芷若感動莫名。
這一刻,這個可憐的漁家孤女,終于找到了家的感覺。
她笑了,欠缺營養蠟黃的稚嫩的臉,笑顏如花。
眼淚同時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