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九字方針
- 倚天:大明皇帝宋青書
- 須彌一粒沙
- 2033字
- 2025-05-07 21:54:15
謝家的成果,無疑是驚人的。
不但復刻了神臂弓弩,更連三床重弩都基本復原了。
而陌刀也被他們完善了工序,每柄陌刀需要三十多斤鐵,要兩個工匠反復鍛制三日,方能成品。
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武器暫時都還無法實現量產規模。
技術上其實是達到了量產的要求。
所欠缺的僅僅是材料和人力。
按謝玉堂的說法,量產神臂弓需要大量的二十年以上的黃樺木,或者三十五年以上的桑木。
至于弓弦,需要用牛筋夾雜鋼絲慢慢熬制打磨而成。
而量產陌刀就需要大量的精鐵和工匠。
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錢財去購買和雇傭。
起兵,說起簡單,真要準備起來,哪哪都需要花錢。
宋青書知曉未婚妻有大筆的嫁妝,卻不好開口。
他盤算著,要盡快去把謝遜抓回來,開屠獅大會,圓了梅念笙的心愿。
唯有那樣,才能讓梅念笙心甘情愿地去取出梁元帝的‘連城寶藏’。
就在宋青書沉吟的時候,楊牧清開口了。
她問殷梨亭道:“六叔,按您的設想,咱們需要哪些軍資,配備李家隱秘訓練的私兵?”
殷梨亭略一沉思,緩緩地開口道:“李家在我的授意下,現在馴養了六千人。”
“我的設想是設置三千人的陌刀營和三千人的神臂營。”
楊牧清點了點頭:“要多久成軍?”
殷梨亭掰著手指,在心里默算,片刻之后再次開口。
“當今局勢越發不穩,各地都興起了小規模的義兵,蒙古人即便血腥鎮壓,卻讓造反的形勢開始燎原。義兵的隊伍數量是越來越多。”
“早出頭的大多都笑不到最后。如今的襄樊之地,民眾還能勉強活下去。湖廣行省的達魯花赤也山帖木兒貪婪怯懦,并不敢打探武當這片的消息。”
“咱們可以趁這個機會慢慢發展,成軍之事不算太急。現在有八百鐵甲衛捍衛著武當周邊,就能給新兵多訓練的時間。”
“但,越早配齊武器越好,最好是在明年冬至之前完成。”
“接下來咱就認真訓練士卒,發展十堰鎮周邊作為據點,廣屯糧草,待到時機成熟,再拿下襄陽作為跳板。前期發展主要講一個‘穩’字。”
殷梨亭一番分析,讓宋青書不由側目。
他暗忖:咱六叔可不是江湖武夫。這半年來的成長相當嚇人啊,已有了運籌帷幄的氣態。
楊牧清眼神一亮,補充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六叔高見。這元廷氣數已盡,以后天下義軍恐怕不下百支,誰爭當出頭鳥,誰先被撂倒。咱們武當要低調行事。”
“高筑城、廣積糧、緩稱王。”宋青書聽罷,忍不住開口總結。
這話在歷史上是朱升給朱元璋諫言的。
宋青書作為穿越者,自然知曉這‘九字方針’當時的含金量。
他這話說出來,令殷梨亭和楊牧清紛紛側目,臉上浮現出敬佩之意。
兩人胸中所想大概也是這個意思,不過總結得沒有如此精煉和完善。
“青書,你這總結太到位了。”楊牧清眼神清亮,向宋青書投過崇拜的眼神。
這一下,讓他有些感覺有些飄飄然。
他擺手正準備謙虛一番,卻被楊牧清打斷了。
只見楊牧清看向謝玉堂:“謝家主,按我六叔的要求。明年中秋之前,完成這些軍資的打造還需要多少錢?”
從宋青書幾人開始談論天下大事的時候,謝玉堂就閉嘴一言不發。
這個中年匠人有屬于他的大智慧,他知曉在這種情況之下自己的定位。
在謝玉堂眼中,楊牧清和殷梨亭,絕對是宋青書未來造反過程中最核心的人物。
幾人不背著他進行謀劃,明顯不把他當外人,胸中早就升騰起一股熱血。
聽得未來主母的問話,他連忙恭敬地說出心里的腹稿。
“回稟副掌門。若是要中秋之前打造齊所需軍資,我需要將產能提高三倍。其實在下早就談妥了幾家工坊,準備將他們的匠人和學徒全部收編。可惜付不起他們雇傭的費用。”
說到這里,謝玉堂報以一絲苦笑,一閃而逝。
“謝家這些年積攢的錢財,之前被我給秋白他幾兄弟捐了香火福報,所剩的全部用以修建關隘、莊園和高爐,以及開礦了。”
所謂的香火福報,是謝家捐給宋青書的五萬兩銀子。
這話說出來,讓宋青書忍不住莞爾:“具體說說,雇傭這些人和擴大生產規模需要多少錢?”
謝玉堂沉吟了一下,回答道:“需要大約六萬兩白銀。這主要是給外姓匠人安置費用和建房費用。”
言下之意,謝家本族人,是沒有拿工錢的。
對此,宋青書自然懂得投桃報李,他微笑著看向謝玉堂。
“我給你十萬兩,也別克扣謝家弟子的工錢。玉堂啊,你們謝家所做的一切,我都記在這里的。”說著宋青書伸出右手食指指了指自己的胸膛。
謝玉堂一陣狂喜,激動得難以自己。
他知曉,從這一刻起,謝家被宋掌門當成了自己人。
所謂富貴險中求,既然選擇上了宋青書覆元的大船,越早成為核心那一撮人,未來收益越大。
這種事,風險無疑也十分巨大,是提著頭玩命。
贏了,封妻蔭子;敗了,滅門之禍。
宋青書微笑著,讓謝玉堂、謝秋白這對父子如沐春風。
“接下來,你們要大量的招收些吃不上飯的窮苦子弟,充作學徒,盡可能擴大生產規模。”
宋青書考慮的可不僅僅是六七千人的裝備。
不爭朝夕、要爭千秋。
按他的估計,天下大亂,估計還有六七年的時間。
這段時間就要一步步去完成布局。
兵工廠這種核心科技,自然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內心深處,他更是打定主意。
待除夕過完,就去湖南瀏陽一趟,爭取將霹靂堂那群火器工匠騙到武當山下。
安排完這一切,宋青書帶著眾人踏上了回武當的路。
站在謝家修建的防御關隘之上。
他俯瞰著眼前的一片小山丘。
或許,是時候在此處建立一座新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