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滿語的學習
書名: 故宮閉館日,我在清朝當寵妾作者名: 喬少東家本章字數: 2098字更新時間: 2025-02-20 22:28:54
雪粒子撲簌簌砸在琉璃瓦上的聲響里,張若蘭攥著半卷《御制增訂清文鑒》蜷在耳房角落。炭盆里銀絲炭爆出火星子,燙得她猛縮回險些觸到書頁的手指——這具身體到底不是歷史系研究生李若蘭,侍妾張氏掌心還留著漿洗衣物的粗繭。
“格格仔細燙著。“丫鬟春桃掀簾子進來,瞥見她膝頭攤開的滿文典籍,嘴角撇出幾分譏誚:“您又偷二爺書房的書,當心公主娘娘瞧見了...“
話音未落,外頭忽傳來一串急促的滿語呵斥。張若蘭攥著書脊的手指驟然發白,這是第七次了。每當前院傳來那些裹著喉音的短促音節,她就如同被扔進沸水的活魚,明明每個音節都似曾相識,拼湊起來卻成了混沌的謎。
昨夜豐紳殷德醉酒歸來的場景又撞進腦海。他踉蹌著推開攙扶的奴才,半截繡金蟒紋袖口沾著酒漬,用滿語喃喃著“阿瑪會毀了所有人“。她端著醒酒湯的手懸在半空,眼睜睜看著他栽倒在錦褥間,滿室奴仆竟無一人敢接話——他們都聽得懂。
“春桃,把《清話易知》取來。“她突然起身,松綠棉袍掃落幾粒炭灰。那本鑲藍布面冊子是今晨從書房順來的,滿漢對照的日常用語下藏著鉛筆標注的現代簡體字,像一道橫跨時空的密碼。
窗欞外傳來馬鞭破空的脆響,是固倫和孝公主晨獵歸來的動靜。張若蘭將書冊塞進妝奩夾層,銅鏡里映出她咬破的下唇。穿越三個月來最大的失誤,便是低估了這座華美牢籠里的語言屏障——在二十一世紀背熟的《清史稿》化作齏粉,當那些記載里的王公大臣活生生站在面前,她才驚覺自己連句完整的請安語都說不出。
“格格真要學這勞什子?“春桃捧著茶盤倚在門邊,漢話里摻著幾分蘇白:“咱們漢軍旗的,會兩句'阿琿''額云'便夠使喚了...“
銅剪咔嚓絞斷燈芯,張若蘭望著騰起的青煙沒作聲。昨日西偏院罰跪的寒意還凝在膝蓋里——因著聽不懂嬤嬤滿語訓誡,她錯將祭祖用的黃緞當成賞賜料子裁了衣裳。公主身邊的崔嬤嬤用護甲挑起那角明黃,滿語罵聲里“阿其那“(賤人)這個詞她倒是聽懂了。
“給我找套粗使丫鬟的衣裳。“她突然開口,驚得春桃打翻茶盞。碎瓷聲里,前院傳來豐紳殷德與門客的談笑,滿語混著漢語,像冰層下暗涌的春水。
當夜飄起細雪時,張若蘭已蹲在馬廄草料堆后。兩個梳著大辮子的包衣奴才正用滿語抱怨:“...二爺非要親自馴那匹青海驄,摔了三次還不死心...“
她屏息在《清話易知》空白處疾書,羊毫筆尖蘸著偷藏的墨塊。忽有雪粒鉆進后頸,驚得她猛抬頭,正撞見馬夫舉著火把過來。情急之下脫口而出的“達拉“(躲藏)帶著生硬漢腔,倒讓那馬夫愣在原地。
“哪個院的丫頭?“對方改用漢語喝問,火把照亮她故意抹灰的臉。張若蘭攥緊袖中玉佩——穿越時帶來的信物硌得掌心生疼——突然福至心靈地蹦出句背了整晚的滿語:“烏勒登愛波阿琿?“(您看見我的哥哥了嗎)
這句漏洞百出的問話竟奏效了。馬夫狐疑地打量她粗布衣裳,嘟囔著“怕是新來的傻丫頭“便轉身離去。張若蘭癱坐在草垛間,聽著自己擂鼓般的心跳,突然低笑出聲。月光漫過廄頂的琉璃瓦,在她顫抖的指尖凝成霜色。
此后半月,府里漸漸傳開西跨院有個癡傻丫鬟的閑話。晨光微露時總見那灰撲撲的身影蹲在井邊,沖著打水的婆子反復念叨“穆克登“(水桶);暮色四合又躲在膳房窗根下,跟著廚娘學“阿穆孫“(味道)的發音。有次險些被熱湯潑著,倒是膳房掌勺的蒙古嬤嬤看不過眼,丟給她半塊奶餑餑:“丫頭,跟嬤嬤學科爾沁口音的滿語吧。“
轉機出現在臘月祭灶那日。張若蘭裹著兔毛比甲縮在書房廊下,舌尖反復研磨那句背了百遍的“畢滿文巴哈那拉庫“(我略懂滿文)。暖閣里傳出瓷器碎裂聲,豐紳殷德帶著醉意的滿語突然拔高:“...沙克都爾!連你也勸我學漢人士大夫那套虛與委蛇?“
門簾猛地掀起,個頎長身影踉蹌而出。張若蘭避之不及,懷里的《御制滿漢合璧話條》啪嗒落地。月光恰在此時穿透云層,照亮書頁間夾著的玉佩——那枚刻著“福裕“滿文的信物正泛著幽藍微光。
“這是...“豐紳殷德彎腰拾起玉佩,酒氣混著龍涎香撲面而來。他拇指摩挲過玉面紋路,漢語突然摻進三分清明:“你是若蘭?“
張若蘭渾身血液仿佛凝固。穿越以來首次近距離看清這位歷史記載里“美風儀,善詩畫“的駙馬爺,卻見他眼尾泛著可疑的潮紅,蟒袍襟口沾著酒漬,與《清史稿》中“性恭謹,善騎射“的記載判若兩人。
“奴才...奴才...“她慌亂中切換成剛學會的滿語敬稱:“哈拉珠子(奴婢)給二爺請安。“
生硬的發音讓豐紳殷德怔了怔,旋即竟笑出聲。他拎著玉佩穗子在她眼前晃了晃,滿語混著漢語如醉吟:“學得這般吃力,不如我教你?“
更漏聲遙遙傳來,張若蘭望著他倒映月色的瞳孔,突然想起《朝鮮承政院日記》里那句“和珅子殷德,目有雙瞳“。歷史記載的偏差與眼前真實的溫度交織成網,將她困在三百年前的雪夜。
“先從這句開始。“豐紳殷德突然拽過她凍僵的手,在掌心一筆一劃寫下滿文:“阿其哈(不要怕)。“
玉佩在他指尖泛起漣漪般的藍光,張若蘭驚覺那些蝌蚪狀的文字突然變得清晰可辨。當第一縷晨光刺破云層時,書房窗紙上映出兩個伏案的身影,一個用朱筆圈點著《御制清文鑒》,另一個的羊毫筆在宣紙上歪歪扭扭爬出“額赫庫倫“(妻子)的字樣。
晨鐘撞碎殘夜時分,公主的箭鏃已釘穿窗欞。張若蘭望著插在《清話易知》上的白翎箭,終于聽懂了那句裹著冰碴的滿語警告:“博爾濟吉特氏的鷹犬,也配碰愛新覺羅的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