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文化的沖擊
- 故宮閉館日,我在清朝當寵妾
- 喬少東家
- 1887字
- 2025-02-20 22:16:06
晨光透過雕花木窗的縫隙斜斜灑進來時,張若蘭正對著銅鏡里那個滿頭珠翠的女子發怔。兩個丫鬟一左一右按著她的肩膀,往她耳垂上掛鎏金嵌翡翠的墜子,冰涼的金屬觸感激得她渾身戰栗——這已經是今早第三次更衣了。
“姑娘別動,這緙絲坎肩最忌勾絲。“梳頭嬤嬤用銀簪挑開她后頸的碎發,指尖掃過的地方泛起細小的疙瘩。張若蘭盯著鏡中層層疊疊的旗裝領口,突然想起穿越前在故宮展柜里見過的“領約“,那圈嵌著東珠的銀項圈此刻正勒著她的喉骨,仿佛要把所有未出口的驚呼都鎖在胸腔里。
前院里傳來銅盆落地的脆響,驚得她腕間的翡翠鐲磕在妝臺上。梳頭嬤嬤立刻變了臉色:“這起子沒規矩的!姑娘快把護甲套戴上,巳時三刻要去給公主請安。“鎏金點翠的護甲剛卡進指縫,外頭突然飄進縷縷奶香,兩個粗使婆子抬著紅漆食盒魚貫而入,揭開蓋子的瞬間,張若蘭胃部猛地抽搐——整只油光發亮的烤乳豬正瞪著她,獠牙上還沾著暗紅的血絲。
“這是今晨剛獵的野彘,額駙特意吩咐給姑娘補身子。“為首的婆子諂笑著撕下塊焦脆的皮肉,金黃的油脂順著她指甲縫滴在青磚地上。張若蘭盯著那汪漸漸凝固的油漬,突然想起昨天在膳房撞見的場景:十幾個廚子圍在鐵鍋前,正將整桶牛乳倒進沸騰的茶湯,濃重的腥臊味混著磚茶苦澀的氣息,熏得她扶著門框干嘔了半晌。
“姑娘該用早膳了。“大丫鬟春杏捧來掐絲琺瑯碗盞,碗底沉著幾顆鴿蛋大的湯圓,浮在黏稠的奶茶里像泡發的珍珠。張若蘭舀起一勺剛要入口,余光瞥見春杏驟然慘白的臉色——她忘了用護甲套擋住嘴唇。滾燙的奶茶潑在繡著纏枝蓮的衣襟上時,外間突然傳來太監尖利的通傳:“固倫和孝公主到!“
滿屋子人嘩啦啦跪成一片,張若蘭攥著被奶茶浸透的衣角,看見那雙綴著東珠的蜀錦花盆底堪堪停在自己眼前。公主腕間的翡翠十八子手串叮咚作響,她彎腰用護甲套挑起張若蘭的下巴:“聽說蘭姑娘吃不慣奶茶?“冰涼的金鑲玉護甲劃過她鎖骨處的濕痕:“當年圣祖爺親征噶爾丹,八旗將士可是靠這奶茶撐過漠北風雪。“
直到公主的袍角消失在垂花門外,張若蘭仍能聽見自己牙齒打顫的聲音。春杏抖著手替她解開浸透的坎肩,露出里頭月白色中衣,領口處用銀線繡著細密的云紋——這是昨日額駙賞的料子,說是江南三織造新貢的冰蠶絲。可當春杏要給她換上新的緙絲褂子時,張若蘭突然死死攥住衣襟:“我要穿那件素緞的。“
“姑娘糊涂了!“春杏急得去捂她的嘴:“貝子爺特意吩咐,國喪期間穿不得素色。“張若蘭這才想起史書里記載的細節:乾隆四十三年正值孝賢皇后喪期,宗室命婦的衣飾皆有嚴格規制。她望著鏡中那個滿頭珠翠的陌生女子,忽然扯下發間那支點翠鳳釵,尖銳的簪尾在掌心劃出血痕。
午后的日頭毒得很,張若蘭躲在抄手游廊的陰影里,看幾個小丫鬟用銀刀片削哈密瓜。金黃的果肉切成薄如蟬翼的月牙,盛在掐絲琺瑯盤里擺成蓮花狀,這是要送去書房給額駙的茶點。她想起穿越前在超市買切塊水果的便利,喉頭突然泛起酸水——昨日她不過想討個蘋果,廚娘竟端來整盤淋著蜂蜜的“糖漬佛手“,那甜膩的滋味讓她半夜灌了三壺涼茶。
游廊盡頭忽然傳來嬉笑聲,兩個捧著妝奩的小丫鬟正竊竊私語:“聽說蘭姑娘把奶茶潑在公主賞的衣裳上?““可不是,到底是漢軍旗出身...“張若蘭攥緊廊柱,指甲在朱漆上摳出幾道白痕。她想起昨日更衣時發現的秘密:所有貼身衣物內側都繡著滿文,春杏說這是防止下人偷換主子的衣裳。那些彎彎曲曲的文字像爬進骨髓的螞蟻,啃噬著她最后一點現代人的驕傲。
暮色四合時,前院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張若蘭隔著菱花窗看見十幾個太監抬著箱籠魚貫而入,最前頭的藍翎侍衛捧著一卷明黃圣旨。春杏慌慌張張跑來給她套上石青色朝褂,沉重的織金緞壓得她直不起腰。“姑娘快些,皇上賜了冬至節的貂皮端罩來...“
張若蘭在滿院火把的映照下看清了那件華服:玄狐皮毛在夜色里泛著幽藍的光,襯里是明晃晃的鵝黃緞子,領口綴著鎏金盤扣。當太監抖開大氅的瞬間,她突然想起《清史稿》里那段記載——“非特賜不得服玄狐,宗室皆用青狐“。額駙接過端罩的手微微發抖,月光照亮他側臉時,張若蘭分明看見一滴冷汗滑進貂毛領口。
回到廂房已是三更,春杏捧著鎏金暖爐給她烘手:“姑娘今日可瞧見了?那件端罩的垂帶顏色...“張若蘭突然抓住丫鬟的手腕:“垂帶不該是月白色么?“春杏嚇得打翻了暖爐,炭火在波斯地毯上燒出個黑洞:“姑娘慎言!鵝黃襯里是圣上特賜的恩典,這話傳到公主耳朵里...“
窗外北風卷著碎雪拍打窗欞,張若蘭盯著妝臺上那對翡翠墜子,突然笑出聲來。原來所謂的歷史細節,遠不是故紙堆里冷冰冰的鉛字——當額駙穿上那件逾制的端罩,當公主的翡翠手串碰響乾隆御賜的東珠,當她這個穿越者被迫咽下第八碗奶茶,真正的殺機早已藏在每一道衣褶與羹匙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