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鹽霜刃
- 鳳闕九重天之權(quán)傾天下
- 還是游戲人間吧
- 2207字
- 2025-02-15 08:04:43
冷宮枯井里的苔蘚泛著磷光,蕭明昭指尖的火折子照亮井壁劍痕。那道八歲時刻下的鳳凰羽翼,此刻正指著井底某塊凸起的青磚——磚縫里滲出的水漬,竟帶著漠北戈壁特有的咸腥。
“公主,火藥配比成了。“謝云瀾雙生妹妹阿蕪跪在井沿,黥面在月光下猙獰如修羅。她捧著的陶罐里,硝石與硫磺正發(fā)出細(xì)碎的爆裂聲,混雜著幾縷熟悉的龍涎香。
蕭明昭的銀針挑開陶罐封泥,突然刺向阿蕪?fù)竺}:“這木炭粉里摻了青岡櫟灰,是裴述軍中特供的燃料。“針尖凝著的血珠泛起幽藍(lán),證實(shí)了猜測——鎮(zhèn)北侯府果然與突厥有染。
井底突然傳來機(jī)括轉(zhuǎn)動聲,青磚轟然塌陷。蕭明昭墜入冰窖的瞬間,嗅到濃重的血腥氣。三百具貼著崔氏符咒的棺槨森然排列,棺蓋上的銅鏡映出她驚愕的面容——每面鏡中都晃動著母后的臉!
“昭兒,鹽比血咸......“
幻聽乍起時,阿蕪的骨笛已抵住她后心。蕭明昭反手扣住笛孔,摸到內(nèi)壁刻著的突厥文字:“當(dāng)年母后從狼騎營救出的,究竟是醫(yī)女還是奸細(xì)?“
“公主不妨看看這個。“阿蕪?fù)蝗怀堕_衣襟,心口處碗口大的疤痕蠕動著,竟爬出一只通體血紅的蠱蟲,“三年前林后給我種下噬心蠱,是謝云瀾用崔氏秘術(shù)將它困在此處。“
蠱蟲振翅的嗡鳴與井外馬蹄聲共振,蕭明昭袖中的玉韘突然發(fā)燙。這是母后留下的血玉,此刻正與三百棺槨產(chǎn)生共鳴。她將玉韘按在中央棺槨的凹槽上,棺蓋滑開的剎那,整座冷宮地底傳來金戈鐵馬的回響。
“漠北死士!“蕭明昭撫摸著棺中青銅面具,指尖觸到冰涼的銘文。這是崔家軍覆滅前埋下的伏兵,面具內(nèi)側(cè)的鹽霜揭示著保存尸身的秘術(shù)——用鹽礦混合硝石制成防腐層,正是《齊民要術(shù)》記載的戍邊古法。
井外忽然傳來程九章特有的三長兩短叩擊聲。蕭明昭將蠱蟲封入玉瓶,縱身躍出枯井時,正撞見年輕侍郎被玄甲衛(wèi)逼至墻角。他手中算盤崩斷三根橫梁,卻仍用算珠在宮墻上擺出鹽稅賬目。
“下官夜觀星象,算出今年鹽井必出禍端。“程九章咳著血沫,目光掃過蕭明昭手中的陶罐,“恰如永寧公主手中的硝石,遇水則化,遇火則爆。“
蕭明昭會意,假意失手打翻陶罐。硝石粉隨風(fēng)飄向玄甲衛(wèi)的鐵甲,與夜露混合后驟然升溫,燙得士兵慘叫倒地。她趁機(jī)拽過程九章滾入井底,阿蕪的骨笛催動蠱蟲,三百棺槨應(yīng)聲開啟。
“這是......“程九章指尖發(fā)顫地?fù)徇^青銅面具,“永泰七年幽州大旱,朝廷用鹽尸充當(dāng)軍糧的記錄,竟是真的!“
蕭明昭將玉韘按在他胸口,血玉突然顯出漠北輿圖:“程大人不妨算算,若是將鹽稅改制與戍邊軍餉掛鉤,能逼出多少條蛀蟲?“
話音未落,井口傳來林后特有的蘇合香氣。蕭明昭將程九章推進(jìn)棺槨,自己則撲向角落的鹽堆。當(dāng)林后的鸞紋錦鞋踏進(jìn)地窖時,只見滿地狼藉的硝石與跪地?fù)v藥的阿蕪。
“永寧公主好雅興。“林后的護(hù)甲劃過陶罐邊緣,“深更半夜在冷宮......制煙花?“
蕭明昭舉起染滿鹽霜的《女誡》,書頁間夾著的正是程九章寫的鹽稅策論:“兒臣聽聞母后近日頭痛,特制了藥鹽香囊。“她翻開書頁,硝石粉恰好灑在燭火上,爆出絢麗的紫色焰火——這正是林后母族引以為傲的江南紫煙礦顏色。
林后鬢邊的步搖晃出殘影,突然伸手掐住阿蕪脖頸:“本宮倒是好奇,浣衣局的賤婢怎會懂得漠北文字?“她指尖的毒戒刺破阿蕪皮膚,黥面下的突厥刺青遇毒顯形。
千鈞一發(fā)之際,程九章所在的棺槨突然發(fā)出巨響。年輕侍郎舉著青銅面具破棺而出,面具內(nèi)側(cè)的鹽稅賬目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啟稟娘娘,臣在查王尚書貪腐案時,發(fā)現(xiàn)鹽運(yùn)使每年私吞的礦鹽,足夠腌制三萬具尸體!“
林后瞳孔驟縮。當(dāng)玄甲衛(wèi)的刀鋒架上程九章脖頸時,蕭明昭突然掀開其余棺蓋。三百張青銅面具的反光匯聚成光柱,直射向皇城東南角——那里是林氏宗祠的方向。
“寅時三刻,潮汐將至。“程九章抹去嘴角血跡,“若臣沒算錯,此刻林氏鹽倉的地下水道,該被海水倒灌了。“
仿佛響應(yīng)他的話語,地面?zhèn)鱽黼[約的轟鳴。蕭明昭袖中的玉韘愈發(fā)滾燙,她想起母后臨終前說的“鹽比血咸“,原是暗示用海水毀掉林家命脈!
林后踉蹌半步,突然甩袖離去。蕭明昭扶起奄奄一息的阿蕪,發(fā)現(xiàn)她掌心攥著半枚鹽引——蓋的竟是裴述的鎮(zhèn)北侯印!
“主子,該換藥了。“謝云瀾鬼魅般出現(xiàn)在井口,藥箱里散落的烏頭根莖拼成突厥文字。蕭明昭捏碎鹽引,看著粉末在月光下顯出漠北地圖,與程九章背上的刺青星圖完美重合。
五更梆子敲響時,蕭明昭跪在御書房。她呈上的鹽稅新策浸著硝石粉,在燭火下顯出血色批注。皇帝撫摸著玉璜,突然將茶盞砸向龍案:“好個'鹽鐵專營'!昭兒可知這道奏折,會要了多少世家的命?“
“兒臣只知這墨里摻了遼東井鹽。“她抬眼直視帝王,“就像父皇每日喝的參湯里,摻著東海砒霜。“
九龍燭臺驟然熄滅,暗衛(wèi)的刀鋒貼上她后頸。蕭明昭卻笑著翻開《齊民要術(shù)》,書頁間飄落的鹽晶在晨曦中炸開,將龍案上的軍報焚成灰燼——那是裴述八百里加急的漠北戰(zhàn)報。
“程大人正在戶部重算鹽稅。“她將灰燼掃入香爐,“若按新制,裴家軍下月的糧餉,該翻三倍。“
日光照進(jìn)窗欞時,傳旨太監(jiān)正高呼著程九章擢升戶部尚書。蕭明昭走出御書房,看著宮檐下融化的鹽霜,恍惚間又見母后站在雪地里,將鹽粒撒向凍僵的流民。
“公主,該收網(wǎng)了。“謝云瀾捧著藥盞走近,盞中血水里泡著的蠱蟲,正瘋狂啃食半塊鎮(zhèn)北侯印。
玄武門方向突然傳來騷動,三皇子的玄甲衛(wèi)正在搜查漠北商隊。蕭明昭撫摸著袖中玉韘,對虛空輕聲道:“告訴阿蕪,可以點(diǎn)燃幽州糧倉了。“
當(dāng)夜,北境騰起的火光染紅半邊天際。而程九章留在宮墻上的鹽稅公式,正被雨水沖刷成血色溪流,蜿蜒著滲入龍脈地宮。在那幽暗深處,前朝遺留的青銅水鐘突然開始運(yùn)轉(zhuǎn),預(yù)告著二十年后將席卷九州的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