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皇甫堅壽
- 三國:我叫劉琦
- 九月迢迢
- 2266字
- 2025-03-11 08:00:00
蘭芷閣依舊熱鬧非凡,那些為了博出名的士子依舊在高談闊論。
“聽說了嗎:以袁紹、韓馥為首的諸侯建議劉虞為帝。更喊出口號更聲稱“西名有幼君,無血脈之屬”、“帝非孝靈子”這簡直胡說八道。”
一個士子聲音高昂,義憤填膺。
“陳兄,你那已經是過時的消息了。
我這里才是最新的消息:那劉虞拒絕了。而且后將軍袁術和代理奮武將軍曹操,也公開表示了反對。可見忠漢之人還是多的。”
這位士子的聲音壓過了之前的陳姓士子。那高聲吸引了不少士子的圍觀。
見到有人看著他,此人似有一種手握日月摘星辰的氣勢。
聲音越發的洪亮:“如今關東賊軍聯盟已然瓦解。正是我朝廷出兵鎮壓的好時機。若此時出兵,賊兵必然不戰自潰。天下平之日可待。”
“胡說!那袁紹乃世家之首。豈可是賊子?董卓篡權才是天下霍亂的根因。”
“那袁紹袁術自己都打起來了。還世家領袖?我呸!袁紹陽城之戰敗于袁術?還言袁紹無敵?好不羞!”
劉琦自顧自的倒了一杯酒。吵起來才是正常的,都是為了博出名,哪里會認可他人的想法?必然引經據典,駁斥之。
“劉子瑜,你倒是好雅興。袁術即將對荊州用兵。你還有心情在這里喝酒。”
這討人厭的聲音不是那楊修還能是誰。
“楊家有消息?”
劉琦抬頭,果然,依舊是臉朝天,手背后的架勢。
少年心性,無藥可醫。
“這種事情還需要準確消息?陽城之戰,袁術大破袁紹。那孫堅不愧是長沙猛虎。用兵之強,此間難有匹敵。袁術此時兵鋒之盛天下諸侯無人可及。
怎會不趁著這兵鋒之盛,順勢取下荊州?打通糧道?
荊州受到那流民沖擊,至今尚有反叛,如何能是那袁術的一合之敵?若荊州歸袁術,你劉子瑜可就再無任何價值。”
劉琦聞言只是自顧自的喝了一杯:“你楊家能派兵助荊州?”
“我······”楊修直接一句話卡在了喉嚨中吐不出來。
“那你楊家,或者說你楊修,能說服袁術不出兵?”
“我······”
“你是想說,袁術出兵沒有大義。故而應該讓天下士人對袁術口誅筆伐?用唾沫淹死袁術?”劉琦讓人給楊修也上了一份酒菜:“我曾告知父親,多備糧。奈何人微言輕。
袁術曾向荊州所求三十萬石糧草以討董。然荊州并未理會。
我連我父親都說服不了。更不是你四世三公楊氏嫡子。你都沒辦法,我急切什么?
喝酒方才是正事。”
劉琦舉杯,沒理會楊修是非回應,便一飲而盡。
“那總該做些什么。”
楊修臉上掛著不忿,但沒有一開始的趾高氣昂。
劉琦臉上帶著笑意,看著楊修:“人力有窮時。很多事盡人事聽天命。而且我言,此次袁術若出兵襄陽,則必敗無疑。為何不能飲酒慶祝?”
楊修聞言,舉著的酒爵都停在了空中,有些詫異的看著劉琦:“袁術會敗?”
劉琦心中暗笑,這個態度很不錯。放在之前,只怕楊修已經跳起來,開始駁斥:“汝之言駭人聽聞,貽笑大方。”
“且看吧。”劉琦沒有去解釋任何東西。有些東西沒法解釋。
“為何?”劉琦越不說,楊修越想問。
“全當是,兵法有云:驕兵必敗吧!”劉琦不再理會楊修,只靜靜的看著蘭芷閣的入口。
楊修微微疑惑:“你在等人?”
“不知楊家嫡子,可否認識那皇甫堅壽?我觀,那剛入之人。眉宇間郁氣凝結。印堂發黑,近日必有大災。可是那皇甫堅壽。”劉琦指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說著。
楊修順著劉琦手指的方向,點了點頭:“確實是皇甫嵩之子。”
然后有些疑惑的看著劉琦:“你劉子瑜竟然還懂,望氣之術?”
“你信望氣?”劉琦嘴角帶著笑。
“子不語怪力亂神。然望氣之法,卻有些神妙。不然你怎會認出皇甫堅壽?”
劉琦笑而不語,只是做了一個手勢。那手勢的意思是,能否勞煩楊家嫡子,幫我引薦一番。
至于望氣術?劉琦自然不會,無非是之前就讓王超調查過皇甫嵩的家人,看過這皇甫堅壽的畫像罷了。
楊修看明白了劉琦的手勢:“你想參與皇甫嵩的事情?”
“你今日尋我,難道不是為了此事?”劉琦反問。
楊修言語一滯,和這劉子瑜說話,真的能氣死人。
倒也不再猶豫,徑直走向了那皇甫堅壽。
兩人悄聲聊的什么,劉琦并不知道,不過很快皇甫堅壽便走向了劉琦。
眼神中還帶有一絲不信的疑惑,剛剛坐下,甚至雙方還沒有見禮,皇甫堅壽就先開了口:“你要助我父親?緣何?”
劉琦暗笑,果然是武勛世家出身,說話還真的直入主題。
“我也不想。”劉琦無奈的攤了攤手:“奈何家師因此事下獄。
身為弟子,若是不能為師分憂。實在是有些不合禮法。
故而只能硬著頭皮想與皇甫公子,見上一見。”
看著皇甫堅壽臉上的疑惑,一旁的楊修開口解釋道:“這劉子瑜的恩師,是蔡邕,蔡大家。”
皇甫聞言,頓時疑慮全消,起身對著劉琦恭敬的行了一禮:“原是蔡大家高徒。恕在下方才失禮。
實在是,今日為父親之事心煩已久。
近日還有不少為博出位的少年,時常騷擾,讓我誤會了子瑜。在下滿飲此杯,賠罪。”
說著端起桌案上的酒水便一飲而盡。
劉琦并未在意,這皇甫堅壽越謹慎,方才越好。
“可否阻攔令尊入長安?”
皇甫的表情變得有些沮喪:“家父執拗。言:陛下詔,臣子不可辭!
如今距這長安也不過兩日得時間。只怕是此行,兇矣。”
“我曾聽聞,令尊曾拒絕了梁衍的勸說?可為真?”劉琦再次問道。
“那梁衍確實曾經勸說過家父讓家父騎兵相應關東。家父拒絕了。卻沒想到換來的還是,一紙征召。”
皇甫堅壽,自飲一杯,自己的那個父親,戰陣之上,毫無敗績。但這廟堂之中,實在是有些過于天真。
“長使梁衍說于皇甫嵩:漢室衰微,宦官禍亂朝綱,董卓雖受命誅殺宦官,然不能盡忠報國,反而寇掠京師,妄存廢立之心。如今征召將軍,禍大則將軍會有性命之憂,禍小則將軍會蒙受董卓羞辱。而今,董卓依然在洛陽,天子來到西京長安。以將軍統率的兵力,派出三萬精兵,迎接至尊,奉令討伐逆賊,向海內發出檄文,征集精兵。袁氏從東逼迫董卓,將軍從西壓迫董卓,可將其一舉擒獲。’
然皇甫拒之。”
——后漢書·皇甫嵩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