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3章 皇帝審卷,定三甲,狀元夸街

這些試卷中經義題,大致不差。

公文習作題,也有固定格式。

唯一可以自由發揮的,就是朱文奎出的三道策論題。

他把每一位擁有進士資格考生的策論題都看了一遍。

其中在第一道策論題能讓他滿意的,一個都沒有。

就連他看好的溫知臨都不過是形而上學。

但已經是最好的回答了。

測地脈,他答:詳察地形,定基立準

‘學生以為,可仿郭守敬測黃河故道之例,遣欽天監官與水工老手,攜羅盤、測繩、水準器,遍歷地峽。先繪其走向:自紅海之端至地中海之濱,量其長短、度其高低,標記沙磧厚度、掘井探地水、取土樣觀質。’

至于籌民力,備糧械,他卻沒有根據本地情況作答,而是用華夏典籍中的文字一概論之。

但就這一篇中規中矩的文章,卻比其他考生的要好上許多。

而第二道策論【如何立船艦之威,控海洋之利?】

一位叫做宋安方的考生,引起了朱文奎的注意。

這位考生的答卷,最讓朱文奎滿意。

他策論前半部分以‘造巨艦,練水師,設市舶,定商規’立意,倒也普通。

但后半部分劍走偏鋒,‘分等差,施恩威’。

‘分諸國為“親藩”、“友邦”、“化外”。親藩可入貢,子弟入太學;友邦許通商,不得持武近運河;化外若來朝,待之以禮,若犯境,則“先檄責,再兵討”。

更是在文中建議,艦隊巡游海外,彰顯威名,以威服人。

這就是朱文奎想要的宗主國外交,也和未來美利堅那套相似。

朱文奎在其卷子上批紅畫圈,選為前三甲。

三甲還有一個名額。

那就要從最后一個策論題選出了。

第三題【異邦立國,資源缺乏,如何彌補?】

有一篇文章,從開篇立意就引起了朱文奎注意。

該考生叫做沈衡。

‘學生曾聞:“天地之大,物產所生,有盈有絀。”異邦立國而資源匱乏,非力不能致,蓋因囿于一隅,未得通變之道也。昔商湯乘舟,遍歷四海而得珍貨;漢武遣使,通西域而致天馬、葡萄。可見,資源之補,在“通”不在“守”,在“拓”不在“困”。今欲彌異邦之缺,當行“探海疆、通遠商、置屯戍”三策,以收“取之于外,補之于內”之效,而非坐守窮廬,空嘆匱乏。’

好一個“取之于外,補之于內”,將殖民手段說的冠冕堂皇。

朱文奎就喜歡這種論調。

國與國之間,講究什么禮義廉恥,只要拳頭夠大,自己缺什么從別國掠奪就是最直接簡單的方法。

他在這張試卷上批紅。

然后將三份試卷推出:“劉愛卿,朕覺得,這三人可為三甲。”

“是陛下,三人誰為狀元,誰為探花,榜眼?”

朱文奎想了下,

溫知臨各方面都很優秀,是個大才,定為狀元最合適。

宋安方思想偏激,卻符合自己的外交和軍事理念,可以培養。但其文采不夠,就定為第二名榜眼。

那剩下的沈衡,就是第三名探花了。

等等,姓沈。

自己招來的人里面,有沈萬三一脈。

難道他是這家的?

但考生上面只有名字籍貫,只有揭榜了后去官府報道,才知道他的身份。

也罷,到時候廷宴再問他吧。

是以,朱文奎定下了進士名額,20人數不變,讓禮部去發榜。

.............

放榜之日。

蘇伊士城北禮部官衙之外早已是人山人海。

大多都是明人,也有少數在官府當差的異族。

大家都想知道,這場恩科科舉考試誰能上榜。

禮部衙門還沒有開,擁擠的人流,吸引了更多城里人來關注。

這正好是宣揚政策的好時機,穿著便服的通譯官們,借機向蘇伊士城里的居民說明情況。

“這是我們王國選拔人才的方式,一旦考試通過,就能被選中做官。”

科舉對于這里的人還是太陌生了。

很多本地人不理解這種行為。

在他們的追問下,通譯官們繼續解釋。

“這叫做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經過考驗,就能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而不是世襲,或者通過交易和卑鄙手段獲取。”

城里的平民們,富商們,還有那些剛從奴隸轉變的自由民們,都被這種模式給吸引住了。

這就是公平,華夏千百年來,給予寒門的晉升渠道。

頓時就有人非常及時的問道。

“那么這種機會,對于我們來說也有嗎?”

通譯官提高音量,讓聲音盡可能傳播到更遠的地方。“皇帝陛下說了,以后會定期舉行科舉考試,只要是王國的臣民,就擁有同樣的機會參加考試。但我必須提醒你,考試需要學習的東西,只有官府開設的學校才能學到,如果不學習的話,是不可能成功的。”

這一波,就是禮部在為華夏教化鋪路之舉。

通過科舉的誘惑,讓更多人學習華夏文化,從而實現教化。

看起來,效果很不錯,很多本地人都在考慮將自家的孩子送進官府的學校學習,以期待成為官員中的一員。

等到宣傳效果差不多了。

禮部衙門開啟。

書吏帶著衙役出來,在外面的告示亭上張貼公告。

等待已久的考生們,紛紛擠了過去。

他們仔細閱讀公告上每一個字,生怕錯漏一點。

有的一遍又一遍看過,失落離去。

有的雖然自己沒有上榜,卻為至交好友開心。

而那榜上有名的20人,個個都喜不自禁。

特別是名列三甲的溫知臨、宋安方,沈衡。

有專門的官員找到他們:“恭喜三位高中三甲。按規矩,是要夸街游行的。你們需要一些裝扮,請跟我來。”

三人跟著官員進入禮部中,由人給他們換上夸街要穿的服飾。

狀元要穿五品緋紅色圓領官袍,腰間特許金玉帶,頭戴紗帽,帽頂簪花為牡丹。

榜眼和探花,穿緋色官袍,腰間犀帶,同樣頭戴紗帽,帽頂簪花,榜眼用荷花,探花用芍藥。

裝扮好了后,三人上馬,由衙役牽馬出衙門,在城內主街道上夸街游行。

前有鳴鑼放炮,左右衙役持官牌護持,更有沿途明人跟隨歡呼。

景象盛大,讓蘇伊士城里的人更加深刻領會到科舉考試上榜后帶來的榮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国市| 苍梧县| 江永县| 江华| 仁布县| 公安县| 宁武县| 边坝县| 扬中市| 海晏县| 武隆县| 绍兴县| 天祝| 乌兰县| 斗六市| 山阳县| 福州市| 金昌市| 荣成市| 阿拉善左旗| 兴文县| 西乌珠穆沁旗| 永仁县| 遂宁市| 北宁市| 吉林省| 疏勒县| 永登县| 乡宁县| 兴义市| 余江县| 台东市| 遂昌县| 武宁县| 白城市| 涿州市| 伽师县| 大余县| 共和县| 万源市|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