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尼羅河動亂歌謠
書名: 明:七海帝皇作者名: 命運榴彈本章字數: 2425字更新時間: 2025-06-04 18:05:49
順著卓玉明提出的合縱連橫思路,朱文奎也在獨立思考。
想要成為一個開疆立業的君主,不光要知人善用,還得有自己的決斷。
他在想,能不能將‘合縱連橫’和‘代理人戰爭’兩種思路結合起來。
“合縱連橫”與“代理人戰爭”是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戰略模式,前者是古代政治外交智慧的體現,后者是近現代國際博弈的產物,二者在時代背景、核心邏輯、手段目標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前者核心邏輯是:外交聯盟主導的權力平衡。
后者核心邏輯是:大國間接介入的低成本博弈。
相對而言,合縱連橫更加復雜,適合歐洲大陸那邊的多國外交謀略。
而代理人戰爭,在華夏古代還有一個名詞,叫做養寇,培植一個受自己控制的勢力,處在開羅和蘇伊士之間,吸引火力。
這個勢力要夠強,并且是開羅的心腹之患,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
是以,他出聲道:“卓愛卿說的好。朕也有個法子,說與諸愛卿聽。”
諸大臣深知皇帝聰明絕頂,眼光獨到,都在期待皇帝要說什么。
朱文奎目光灼灼,環視群臣道:“朕觀馬穆魯克諸將,如群狼爭食,各懷異心。今欲效漢武推恩之策,裂土分封,使其自相制衡。此計實行后,可擇開羅與蘇伊士間要沖之地,扶植一悍將,賜以火器錢糧,令其據城稱雄。彼若坐大,則引他攻他部;若其兵敗,則另起爐灶。如此可使其內耗不休,我大明自可坐收漁利。“
說到這里,他起身,走下王座,前往大殿東側。
東側墻壁上,是一幅地圖,由皇帝親自繪制,并讓畫匠作于墻上。
群臣也跟著過去。
朱文奎揮袖抬手,地圖上一劃:“昔齊桓公尊王攘夷,不過假周室之名行霸業之實。而此地教國一體,可假借外神之名,傳神諭與各方,使開羅永無共主,則運河可成。“
殿中香爐青煙裊裊,群臣但見年輕帝王指尖所點之處,正是尼羅河三角洲與西奈半島相接的咽喉之地。
兵部尚書謝伯鴻忽覺背生寒意——皇帝的這般文韜武略,竟與洪武年間太祖分封諸王的制衡之術那么相似,老朱家真的是后繼有人了。
他突然感覺背心發寒,竟然是陛下在看著他,仿佛知道他心中所想般。
謝伯鴻連忙出聲:“陛下此計周全,臣愿意領命實施。”
朱文奎卻搖頭:“此事,讓錦衣衛去做,他們也該做點事了。”
........
廷議結束,群臣離去。
朱文奎在御書房召見了錦衣衛情報局指揮使邢靖宇。
這是兩個系統。
六部群臣屬于官府,是政府體系;錦衣衛情報局是皇帝的私人軍隊(秘密警察,特工,情報工作者);朱文奎對此分得很清楚,因此必須單獨召見。
在邢靖宇來后,他直接了當:“朕準備讓你出去一趟,辦一件大事。”
“是陛下,臣愿前往。”
“好,過來,此事是這樣的,我要你去荷魯斯神廟,去見他們大祭司,讓他暗中讓信徒傳播,就說太陽神的恩寵即將出現,獲得者可以成為新的法老王。”
邢靖宇猶豫下,建言道:“陛下,我華夏自古都是以民間歌謠形式傳播,那樣利于傳唱,可以迅速傳播出去。”
朱文奎心想,是啊,這種民謠確實效果更好。
元末的“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隋末的“楊花落,李花開;桃李子,有天下”。
不都是這樣嗎。
那自己要做什么樣的歌謠傳播才有同樣的效果呢?
他自覺這不是自己的強項,便吩咐邢靖宇自己去解決。
領命出宮的邢靖宇,回到城北錦衣衛情報局,為了盡快完成陛下的命令,他讓人找來城里的智者。
這名智者聽了邢靖宇的要求后,制作了三首本土風情的歌謠,再送入宮中由朱文奎選擇。
最終確定了其中一首。
隨后,為了保密,那名智者加入了錦衣衛,成了一名輔官。
而邢靖宇則帶隊出城,前往尼羅河流域。
...........
時間一天天過去。
開羅城還在爭戰中。
商人們紛紛離開這座王城,尼羅河下游的貿易也因此中斷。
馬穆魯克一日無主,各路奴隸軍事將領開始失去約束。
他們在尼羅河上設卡,收取過路費。
也有派兵攻打宿敵所在城市的。
亂局已經初顯。
而在這個過程中,邢靖宇親自帶隊前往了埃德夫的荷魯斯神廟,與神廟大祭司秘密會面。
隨后,尼羅河流域開始流傳一首歌謠。
《沙姆斯的選民》(???????)
??itim??????????????????????????????????? ta????
(以尼羅睡蓮之名起誓,爾等可知太陽正在運轉?)
???????????????????????????????????????????????aisen!
(太陽將光芒留在石碑上,那是被選中者取土的記號!)
?????????う???? faraon???????????????㎎?????aisen!
(我們在幻夢中看見新法老崛起,他將征服諸王!)
???????㎎??????????????????㎎????:????????破土???????!
(要塞的貴族啊,太陽已劃定邊界:從孟斐斯到阿斯旺皆屬爾等!)
歌謠通過尼羅河上的船只,在上下游各個城市傳播著。
隨后,各個城市出現了大差不差的神跡,一座座沾滿水草的石碑被意外發現打撈起來。
上面模糊的楔形文字經過文明的斷代,早就無人認識。
后來,荷魯斯神廟的祭司出面解讀了這些文字,宣傳那就是太陽神的恩賜。
雖然古埃及已經過去了上千年,但在這片土地上還有著無數的傳說。
馬姆魯克的奴隸軍事將領們,心在動。
雖然暫時沒有人宣布稱王,卻在悄然斷絕了與開羅的關系,經營起自己的軍事領地。
而在這種情況下,另一首歌謠卻悄然出現。
《彎刀誓約》
在太陽神的光芒下,吾輩將為首領!
在埃及的歌謠中,法老將回應!
蘇丹已非吾主,封地乃吾所求!
太陽將光注于彎刀,誰將重劃邊界?
我們血灑長河,當得土地作為報償!
...........
蘇伊士城。
朱文奎收到電報。
一切本來都按計劃發展著。
可最新的電報里,卻匯報了一個新情況。
唱著《彎刀誓約》的突厥裔軍事將領,竟然占領了拉希德港口。
拉希德港口是尼羅河下游兩個分支中羅塞塔河口城市,是尼羅河通往地中海的重要接點。
其作用甚至比旁邊的亞歷山大港還要重要。
而突厥裔奴隸軍事將領。
馬穆魯克的上半部歷史中突厥奴隸軍事將領是主角,可現在,那些人已經被替代掉,剩下的本沒有多少勢力,卻沒想竟然還孤注一擲占領了拉希德港口。
以目前的情況看,目前馬姆魯克統治地位的塞加西亞人,絕不可能讓突厥裔崛起奪走他們的權利。
但這卻正好符合朱文奎的計劃,隨即,便命令邢靖宇前往拉希德港口接觸,
而同時,占領蘇伊士地峽的攻略也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