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湖神 道觀(4.5k)(求追讀)

夜晚,龍亭湖波光粼粼,一陣陣微風拂來,令人心曠神怡。

周遭空氣中彌漫著香火的味道,岸邊一字長龍的貢品竟一眼望不到頭。

李修安行走在岸邊,此刻天色已暗了下來,祭拜河神的人少了許多。

他漫步河岸,忽聞一女子在岸邊燒著紙錢,小聲哭泣著。

于是李修安駐足,小心的詢問著女子為何哭泣。

見突然有人發(fā)問,女人嚇了一跳,見是位眉目慈善的道士,稍微放下了心。

見道士詢問,女子道出緣由。

她是為自己剛出生可憐的女兒哭泣,原來本地有溺嬰的習俗。

溺嬰陋俗自古皆有,只不過本地人尤鐘情于在湖水渾濁時,在此湖溺嬰,這其中多為女嬰。

此外每年還有不尊人倫的男女在官府的主持下,被浸死在濁水中,用官方的話說這叫以濁制濁。

李修安聽了微微搖頭,待找了個無人的靜謐之地,掐了個避水訣,徑入這龍亭湖水底。

入了湖底,李修安一番尋找,終于知道這龍亭湖忽清忽濁的緣故。

原來此湖乃兩湖相連,湖底下生有兩泉眼,一大一小。

但此刻的李修安注意到的是,這大一點的泉眼周遭堆砌了圍欄,那湖底泉眼被人有意堵住了。

見此,聯(lián)想到岸上祭拜河神的民眾,李修安想到了什么,于是憑著感覺繼續(xù)向東游去。

游了幾里,果見一座水府,上寫著龍亭湖水府,畢竟只是一座并聯(lián)的湖泊,不比涇河,故水府也不大。

李修安來到水府前,兩個駐守府外的蝦兵見了大吃一驚。

見此,李修安道:“貧道青陽,路過此地,見此湖水異樣不同尋常,故才下河探查一番,現(xiàn)想見一見這里的湖神,煩請通報一聲。”

那蝦兵聽了,立馬進府通報河神,說是有個道士在府外想見大王。

湖神聽了心里一驚,遂出門迎接,見李修安豐神如玉,氣質(zhì)出眾,恐其是哪個山頭修行得道的高人,不敢得罪,于是俯身行禮,請李修安入府上座。

李修安看了一眼面前的湖神,只見他身著紫色錦袍,頭戴軟檐禮帽,竟是一位湖龍王。

西游中的龍王其實有很多,除了耳熟龍詳?shù)乃暮}埻跖c涇河龍王,還有許多河龍王、湖龍王、井龍王,當然除了四海龍王和一些大河龍王,其他龍王本事微弱,相應(yīng)的水府位置也較貧瘠。

李修安點頭,龍王在前引路,引為上座,又令人看茶端果。

李修安注意到這些端盤上茶的侍女多為年齡不大的童女。

雙方坐定茶罷。

湖龍王客客氣氣的抱拳作揖,詢問道:“道長突然造訪小神水府,有失遠臨,不知所謂何事?”

李修安嚴肅道:“那貧道也不賣關(guān)子了,貧道想問一問湖神:不知湖神可曾聽聞涇河龍王之事?”

聽到這話,湖龍王臉色大變,他哪里還聽不出這話外之音,又見道長眼光掃過這些侍女,慌忙道:“道長誤會小神了,她們并非道長想的那樣,道長你是有所不知,她們皆是那開封遺棄的溺嬰,是小神救下了她們,這才令她們在水府當了侍女。”

李修安搖頭道:“貧道說的并非此事,貧道在岸上聽聞那忠奸水、善惡水的傳言,想必這些是出自湖神之手吧?”

湖神聽了,又立馬急搖頭:“道長此乃誤會,這湖中之水忽清忽濁并非因為小神,而是這湖底生有兩個泉眼,那兩泉眼乃自湖而成,非出自小神之手。”

李修安繼續(xù)道:“你且聽貧道把話說完,這泉眼卻是自然而生,但你卻故意在那一口大的泉眼處修了圍欄,有時堵住泉眼,有時又疏開泉眼,以此控制湖水清濁,你這么做確是有自己的私心,你想以此令岸上民眾重視你這湖神,由此享受更多的香火貢品,貧道說的可對?”

湖神聽聞此言,身子忽的一顫,嘴里說著這與那的,顧左右而言他。

見此,李修安便知道自己言中了。

李修安又道:“方才貧道已查看過那兩泉眼,其中那大的泉眼已被堵上,貧道想了想這湖下除了你湖神,總不能是那些魚兒蝦兒干的吧?”

聽聞此言,湖神羞愧難當,恨不得當場找個地縫鉆下去。

他深嘆了口氣,終于承認:“道長當真慧眼如炬,這湖中事都逃不過道長的眼睛,實不瞞道長,小神這湖比不上那些大河大湖,水下貧瘠,是小神一時起了歪心,千不該萬不該,確是小神的錯!”

知道羞愧,這說明他雖為小神,但廉恥之心還在。

李修安看著他,想了想又問道:“貧道見湖神你元神渙散,神生不定,在此冒昧的問一句:不知湖神修行受阻已有多久?”

聽到這話,湖神又是大吃一驚,雖然第一眼他便看出這道士不簡單,但現(xiàn)在他對面前的道士又有了新的認識,這怕不是哪座名山亦或者哪位大仙名下的高徒。

想到這,河神畢恭畢敬的又行了一禮,不敢有任何隱瞞:“不瞞上仙,已有一百五十載不曾有所精進。”

李修安點頭又道:“只怕不僅僅是受阻,亦有退步跡象。”

湖神聽了,心頭一震,遂起身,對著李修安深深一拜:“上仙當真是高人臨世,所言不虛,還請上仙指教。”

李修安搖頭:“指教不敢當,經(jīng)曰: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湖神您為了這點蠅頭小利,丟了一顆修行明心,這豈不是一葉遮目,不見泰山,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聽聞此言,湖神忽的恍然大悟,不禁搖頭懊悔:“上仙高論,當真是醍醐灌頂,之前小神愚不可耐,慚愧,慚愧至極!”

“小神在此謝過上仙的提攜,小神發(fā)誓此后定會改過自新,再不放出濁水。”

說完,起身對著李修安又是躬身深深一拜。

李修安請他起來,思索一番后又道:“湖神想要獲得世人重視,受世人敬仰,應(yīng)造福一方百姓,此方為正道,如此,方能受世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膜拜敬重!”

湖神點頭作揖:“上仙說的極是,但小神身微力微,不知能為這一城百姓做些什么?還請上仙明示。”

李修安道:“就拿河神收留的這些童女來說吧,河神何不派人把她們送上岸,準其回家,令其告知世人,舉頭三尺有神明,如此亦能警誡世人,勿要再溺嬰,告知他們?nèi)嗽谧觯煸诳矗绱素M不是功德一件?”

湖神聽了大喜,遂再次拜謝李修安。

李修安微微搖頭,還是那句話,在西游中,很多時候神仙與妖不過一心之隔。

這湖神其實亦無什么大過,能及時醒悟,于他于開封百姓皆是好事。

此事到此,李修安覺得差不多了,于是起身告辭。

湖神親送其出府外,臨別時再次躬身道謝。

李修安忽的想到了什么,于是問道:“貧道亦有一事,想請教湖神。”

湖神畢恭畢敬道:“上仙請講,小神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修安道:“不知湖神在此多少年了,可曾聽聞過開封的清泉觀?”

河神搖頭:“不瞞上仙,小神來此有三百余年,但這清泉觀小神不曾聽聞;不過,小神想了想,如若這道觀在開封城內(nèi),那城中的土地城隍必然知道,如若在城外山上,那城外的山君也許知曉,上仙何不問問他們?”

李修安覺得湖神的這番話有道理,于是謝過,湖神卻是搖頭擺手。

李修安道別湖神,回到岸上,想了想,這城中他已經(jīng)尋了一遍,不曾找著這清泉觀,那便明日去城外的山神廟問問山神。

心中有了計劃,李修安回到旅店,正如此前所說,開封城上下對于出家人頗為友善,李修安因此能住在這旅店中。

次日,李修安來到繁山的山神廟,見到了山君,道明來意。

山君搖頭:“這開封的山不多,據(jù)小神所知,這些山中并沒有什么清泉觀。”

李修安有些失望,心中已然打算放棄了。

但山君忽的想到了什么,又道:“你說的什么清泉觀小神確實沒聽過,不過小神在二十年前有幸與那靈泉觀觀主清玄真人有過一面之緣,在小神看來,此人乃是隱于山中的得道真人。”

“靈泉觀?”李修安疑惑道。

山神點頭:“是,不過不在開封,而是在開封南邊一百多里,那里有座山,那山就叫隱山。”

李修安行了一禮:“多謝!”

山君搖頭:“上仙客氣了,小事一樁。”

李修安使了個御風術(shù),來到了隱山。

此山如其名,古樹眾多,而這靈泉觀正是隱于此山,那觀子建在山頂,但并無正常的山路,上下山全靠建在懸崖上的踏木,且左右并無欄桿,如此平常人斷然是上不了這山。

當真是山中隱觀,觀隱山中。

李修安降落到觀前,看著這歷史氣息厚重的觀門和牌匾,他隱隱有種感覺,這正是他要找的地方。

也不知是那只夢中的狐貍記錯了名字,還是原先的觀子改名了,李修安覺得前者的可能性大一些。

想到這,李修安不禁搖頭,走到門前,李修安輕叩大門,而后從袖中取出那把七星劍。

無人回應(yīng),李修安又敲了一次緊閉的觀門。

“來了!”這一次終于有了回應(yīng)。

很快大門被打開,開門的是個年輕的道人,看起來二十上下的樣子。

見道士楞了一下,面露疑惑,李修安稽首道:“貧道冒昧來訪,不知觀主可在觀中?”

那人看了一眼李修安,又看了眼他手上拿著的劍,尤其是劍鞘上刻著的七星連珠。

年輕的道士忽的喜不自禁,急沖沖往觀內(nèi)跑去。

“玄霄師叔回來了,師叔回來了!”

“等一下,貧道并非玄霄!”李修安有些無語,好歹聽我把話說完啊。

不過這也讓李修安確定了這就是他要找的地方。

不一會,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觀內(nèi)傳來。

李修安注意到,加上先前通報的那名年輕的道士,一共十名道士急走了出來。

其中為首的那位鶴發(fā)童顏,仙風道骨,應(yīng)該就是此觀的觀主,山神口中的清玄真人了。

“玄霄,徒兒你總算回師門了!”那老者亦是無比激動,遠遠的便喊出了聲。

然等他出了觀,臉上的喜悅褪去,面露疑惑。

見此,李修安暗嘆口氣,心有所不忍,一番猶豫后才道:“抱歉道長,貧道是來送劍的!”

觀中道士聽到此話,看了一眼李修安手中的劍,皆是由喜轉(zhuǎn)哀,氣氛一時陷入了沉默。

清玄真人臉上亦是閃過一絲哀傷,但他很快平靜了下來。

“原來如此,貧道在此多謝道長,還請里面請!”清玄稽首迎李修安進觀。

李修安亦是行了一禮,走進了觀子。

這清泉觀其實很小,甚至比不上東都的那玄元觀,除了清玄,這九人應(yīng)該是他觀中所有的弟子了,不過這清玄真人確是得道真人,并無半點假,這大概便是世人眼中真正的隱世高人了。

觀子雖不大,但清幽寧靜,確實最適合清修。

清玄真人引李修安進了正殿,很快便有弟子奉上了茶。

李修安品嘗了一口茶,此茶水苦中微甘,清嗓潤喉,李修安贊賞道:“好茶!”

清玄真人道:“道長抬舉了,不過是些普通的山茶,只不過這泡茶的水乃是觀子后院的一口泉,此泉泉水甘甜清冽,靈氣氤氳,故此觀名為靈泉觀。”

李修安點頭:“原來如此。”

清玄真人又問起了李修安得此劍的詳情,以及如何得知這靈泉觀。

李修安于是娓娓道來。

清玄真人聽聞,忍不住眉頭緊鎖,臉上的悲痛之情再也無法掩飾。

李修安見此有些不忍道:“此劍屬于玄霄真人是不假,但玄霄真人是死是活卻無人見過,說不定...”

說到此,李修安打住了,說實話他還是不太會安慰人。

清玄道人回過神,搖了搖頭,對著李修安稽首又行一禮。

“多謝道長,道長當真是仁義無雙,貧道感激涕零!”

李修安搖頭:“貧道不過恰逢有事前往東都與長安,如此順便而已。”

清玄亦道:“雖說如此,但道長的這份仁義依舊重于泰山。”

言語間,清玄真人看著劍,忍不住輕輕拔出半截劍身,看了一眼這把七星劍,眼神黯淡,神情再次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悲傷。

見此,李修安道:“道長節(jié)哀,保重!”

清玄細看了一眼劍后,又把劍收回了劍鞘,忽的他把劍遞到了李修安面前,開口道:“貧道想了想,此劍可謂是與道長極為有緣,道長又是如此仁義無雙,且又替我那徒兒報了仇,貧道無以為報,故想了一番,想把此劍贈與道長,還望道長勿要推脫!”

李修安搖頭,果斷拒絕道:“此劍不俗,應(yīng)是觀中傳下來的寶劍,貧道豈能奪人所好,道長還是留下此劍,傳與觀中有緣人。”

清玄亦搖頭道:“道長哪里的話,如若不是道長前來,老朽又如何再次見得此劍,此劍當與道長有緣!”

李修安依舊拒絕,既然劍已送到,李修安起身告辭。

清玄無奈再次道謝后,親送李修安出觀,看著李修安離去的背影漸行漸遠。

清玄真人又嘆了一聲:“他與玄霄很像,我第一眼見他時差一點與你們一樣,認錯了人!”

小徒安慰道:“師父,說不定他就是玄霄師兄轉(zhuǎn)世了,無意中受天意指引再次回到觀子。”

清玄苦笑道:“徒兒倒會安慰人,雖說并非如此,但見了此人,今日又見得了這劍,就當是了。”

這世間大抵如此,有悲歡有離合,亦有遺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垦利县| 汾西县| 安康市| 浦北县| 杨浦区| 阆中市| 青河县| 崇信县| 扎囊县| 绵竹市| 永城市| 沅江市| 垦利县| 宜川县| 台江县| 荥经县| 北海市| 鸡西市| 报价| 汶川县| 阳曲县| 永德县| 孟村| 洛阳市| 东乡| 陆丰市| 永和县| 襄樊市| 老河口市| 都兰县| 巴中市| 苗栗县| 舞阳县| 卢龙县| 通海县| 靖安县| 札达县| 抚顺县| 高平市| 安龙县|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