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太極拳格斗基礎之粘勁兒(二十五)
書名: 太極拳格斗真經作者名: 護駕居士本章字數: 783字更新時間: 2025-04-10 20:20:49
眾多周知太極拳早期并無此名,太極之名由來已久,以此為名卻僅有幾百年而已,最早的太極拳稱為“粘拳”或者“綿拳”,充分展現這門拳術的特點在于:近身且連綿不斷,勁力當如濤濤江水一般渾厚且生生不息!
因而論起太極拳之勁,重內而不重外,重根而不重稍,這就與現代看到的不一樣了,現在很多人打起來有點兒英姿颯爽,精神散布于外,實際上太極拳應該圓整混一,靈活不滯,氣勢飽滿,能做到堅、韌、剛、柔,四者俱備者,斯為太極拳之正宗修習之路。
這練拳的一是學,二是練,三即是用,在學習上即便不找大師,也得有一定基礎的人引領,然而真正靠教拳為生已經成為過去式,如今這掛號教拳像是逗小孩兒玩耍,多半都是投其所好,這樣是很難出功夫的,學的人總要帶著三分癡心才行。在練習勁兒上應該嚴格遵循陰陽之理,變化上應該大道至簡,懶師傅往往出好徒弟。勁之運用上,當以神意領之,氣力隨心意而至,粘走應變,有賴肢軀,皆出自本然,起于腳,變于腿,含于胸,運于肩,輸于臂,形于指,發于脊,主于腰。由腳而腿而腰,要完整一氣。由手而臂而肩,要一氣貫串。勁之轉變:腰脊如車軸,肢體如輞輻,行氣如車輪。動則俱動,軸動則輞輻自動,靜則俱靜,軸靜則車輪自止。勁兒的收放,由內抽貫,意領神導,漸隱漸現。這種以意導氣,起落,展拓,變化自如的勁,稱之為“粘勁”。
姚繼祖大師總結的很到位:“勁有數種,創勁太直,難于起落;功勁太死,難于變化;繃勁,抖勁太促,難于展拓,且都失之剛多柔少,形跡外露,容易致傷。然而你看看如今這練拳的,多半不能稱之為太極拳,只是湊個熱鬧或者博取眼球之歡罷了!
粘勁,劣少優備,手到勁發,又靈又疾,俯仰旋轉,變換如意,蓄發無形,動靜隨機。用于推手,壯弱成宜,從容走化,沉著粘依,氣斂神聚,意靜身逸,經常習此,可以蓄神,可以養氣,可以活血,可以健肌,可以活經舒絡,可以強筋長力,卻病延年,無一害而多益,是以粘勁,太極最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