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打斗都不可能溫文爾雅的,也不可能出現什么老年高手,內勁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測的功夫,因此拳術在真實的格斗中沒有什么華麗或者觀賞性,就好像荒野之中景觀,沒有任何經過人工雕琢的痕跡!
打斗無非是各種勁路的切換,就好像一些反關節擒鎖技術一樣,也是瞬間形成的,在于勁力的持續不斷的涌現,換勁是一種基礎的本能,就好像你拎著一樣東西累了就會放下來一樣,短寸勁就好像你要趕一輛車時候的沖勁兒。
短寸勁是所有功夫大師的必修課,也是練習功夫的基礎門徑,這里面其實不用分什么層次感,只需要讓你的拳頭或者肘膝跟你腰腿對話即可,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我們稱之為路,而每一種東西必然從另外一個地方生出來的,傳統觀念里的道生一,一生二而出現的風氣,勁路就就好像不同季節的風,或者像不同河道里的水一樣,時緩時急都是勢頭而已!
人和人在一起爭斗不全是橫沖直撞,因而要識得其中的法,剛開始做訓練的人不用急于求成,只需要簡簡單單的心有所指,舉手投足皆有定向即可,然后慢慢的節節貫穿,緊張的狀態是行不成流動的氣息的,彎曲才是直線的根本,因此很多大師其實都在練習腰腿功,至于誰的功夫到達多高境界就看祖上賜予你什么了,其實現在的搏擊運動更趨向于運動本身,需要更多的是抗擊打和耐力的比拼,避開要害而談論技術都是毫無意義的,當然任何訓練過的人比普通人要強一點點,也僅僅強那么一點兒而已,自古以來就是器比功夫好用,要么人類就不會發明那么多捕獵或者搏殺工具了,功夫是向內的洞察,是對自己的一種認識,任何徒手格斗都是一種互相傷害,在這個基礎邏輯上不存在勝負,一切都是基礎和機會而已,因而來看太極拳的格斗更多的趨向于自衛,也就是能把自己保護好即可,想要有殺傷力還得經過特殊的專項練習才行,就好像拳論里說的:打人如拍球。是一種短寸勁兒,前提是保護好自己之上的,不是那種猛烈的暴擊拳,如果有也是別家之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