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匹夫有責
- 三國:為興大漢,只能出將入相
- 夢中有紫色
- 2399字
- 2025-02-24 11:30:00
四人出了帳,剛巧遇上曹操在那邊整備兵馬。
經此一役,曹操已經心力交瘁,雖然不明顯,但臉上還是透著幾分疲憊,但見謝伊、劉備、關羽和張飛一同走來,微微一怔,黯淡的眼眸中旋即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暖意。
還是他們好啊,至少人家真心實意匡扶漢室,比喊口號的誠懇太多。
同是漢室少有忠臣,劉備打心里是尊重曹操,見他心傷,快步上前,一揖到位,黯然傷感道:“孟德公,今日帳中之事,我等亦深感失望?!?
“只是天下蒼生正受董賊荼毒,我等實難就此袖手旁觀?!?
“今日就此拜別,往后再來敘?!?
心中有所想,現在天下大亂,諸侯卻如此不堪,唯有另尋出路,方能救萬民于水火。
多日相處,知道眼前這位是忠厚人,曹操也與其惺惺相惜,喟然長嘆,臉上盡是無奈與不甘,哀聲嘆道:“唉,操本欲聯合諸侯,共討董賊,還天下太平。卻不想諸侯各懷心思,膽小怯懦,自私自利。不過,操雖失望,卻仍不愿放棄?!?
至少在此刻,他還沒完全黑化,他還是漢室忠臣。
說實話,親身經歷這一切,也親眼目睹曹操在黑化前的作風,謝伊實在是不忍哪天跟曹操兵戎相見,開口勸告:“曹公,不可急....”
沒等把話說完,曹操卻微微抬手晃了晃,示意謝伊不要多言了。
前方危險,他當然知道,可自己有兵馬卻不救天子,那他配當漢臣嗎?
而且他也看出來了,其實謝伊要投的明主,就是劉備本人,謝伊當日承諾的戰功,也早就超額完成了,未能更早邂逅謝伊的他,終究是那個多余的人,自己遲早是要分別的。
唉.....
【一飯之恩,重于千金;一簞之惠,勝于萬貫。縱使金縷玉衣,錦衣玉食,高官厚祿,亦難及救命之恩于萬一。
昔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況乎一飯之賜,乃生死之際,雪中送炭,豈是尋常富貴可比?
吾輩當銘記于心,雖傾盡所有,亦難償其萬一,此恩此義,縱使山河變遷,歲月流轉,亦不可忘?!?
心中暗嘆,如此忠義且有勇有謀之人,不能為自己所用,實乃一大憾事,但曹操也清楚,人各有志,強求不得。
想起與謝伊等人相處的時光,雖短暫卻也難忘,他們的情誼,并非是利益的捆綁,而是同對漢室的一片赤誠之心。
暗自握緊了拳頭,曹操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心底立下重誓:
(他日,吾曹孟德必成大業,登臨高位。屆時,當以天下至優之禮,至誠之心,招攬義涵這般豪杰??v使其義涵心向劉玄德,吾亦當使其親見吾之雄才偉略、鴻鵠之志,使其知曉,隨曹孟德亦可豐功偉績!)
內心發誓此生必要成大事,曹操面上卻強裝鎮定,微微扯動嘴角,露出一絲苦笑,最終忍下不舍,決然道:“今日一別,望諸君保重。待他日天下太平,孟德再與諸君把酒言歡?!?
話畢,曹操轉身看向整備完畢的大軍,深吸一口氣,下令:“出發!”
隨著曹操的一聲令下,大軍開始緩緩前行,旌旗獵獵作響,腳步聲整齊而有力。
翻身上馬后,曹操再次看了一眼謝伊、劉備等人,眼中閃過屬于他的留戀。
有志者志在四方,一甩馬鞭,曹操頭也不回地騎馬朝著前方離去。
而在謝伊眼里,瞳孔內倒映出曹操離去的背影。
那背影中雖帶著一絲落寞,卻也有著不可一世的霸氣與決絕。他深知曹操此后,定是要在這亂世中闖出一番屬于自己的天地,心中不禁對這位如今的忠臣,將來的亂世梟雄又多了幾分敬意。
如果可以的話.....
不知不覺間,那份董卓送來的聘書被謝伊莫名拿在了手中。
他要做能做的事……
做身為一個人能做的事!
劉協注定扶不起來!但這大漢不能亡!長安百姓更不該死!
“義涵?!?
劉備的聲音適時響起,面色帶著幾分沉重與無奈看向謝伊,緩緩說道:“今時諸侯聯盟人心離散,已然搖搖欲墜,不出幾日恐作鳥獸散矣,須及早籌謀,打點行裝,不日隨公孫伯圭踏上歸途。”
如今暫時沒地去,謝伊在權衡間眸光閃動,將董卓的那封聘書收起,應同道:“玄德公所言極是,這聯盟既已如此,我等實不可再遷延,天下紛擾,自當早圖良策。”
透著沉穩的關羽輕捋長髯,道:“義涵,前路荊棘滿布,若逢困厄,萬勿獨力擔當,有事盡可暢所欲言?!?
張飛則是粗著嗓子,大大咧咧地拍了拍謝伊的肩膀,甕聲甕氣道:“正是這話!俺老張豈會坐視你陷入困境,有事言語一聲,俺必當身先士卒!”
謝伊心中一暖,面上露出感激之色,一一謝過。
而后,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離去,步伐間雖帶著幾分蕭索,卻也不失沉穩堅毅。
待三人身影遠去,也該自己去做下一步準備了。
“賢弟!”
謝伊正欲轉身回營,便見孫策身著戎裝,邁著步履而來。
這孫策人確實可以,為人豁達,又夠風趣幽默,前段時間大家又一起戰場上共同作戰過,也算是有些交情了。
意氣風發,好像撿了天大好事的孫策走到謝伊身前,微微拱手,俊朗的臉上帶著一抹興奮與自信,得意道:“賢弟,策適才從家父處回轉,特來向君報此喜訊。家父孫堅已決計興兵,進逼洛陽,看那董賊到底做何布局!”
這么快嗎?!
“伯符兄,此言當真?”
聞言,就等著進入洛陽的謝伊眼中頓時一亮,面上難掩驚喜之色,連忙拱手回禮,贊嘆道:“孫太守此舉,實乃大義之舉,令人敬仰!”
孫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勾住謝伊的肩膀,昂首道:“賢弟,我孫氏子弟兵俱是驍勇善戰之輩,策此番前來,一則告知賢弟此等要事,二則欲問賢弟,可愿與我等共赴洛陽,一探虛實?”
其實,一開始謝伊是打算自己想辦法混到進入洛陽的資格,完成自己的目標就走。
可低頭沉思片刻,腦海中浮現出天下蒼生受董卓荼毒之慘狀,又憶起曹操離去時之壯志,劉備心系天下,惟賢惟德,能服于人的仁義。
心中已有決斷!
抬頭,目光堅定,謝伊神色肅穆,抱拳道:“伯符兄,孫太守既有此等壯志,謝某愿執鞭隨程,一同進軍洛陽,討賊安民,為天下太平略盡綿薄?!?
決定了!他要去冒一次險!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劉皇叔將來仕途順暢!更是為了整個天下有志義士不被寒心!
早一天殺了董卓!就是可以多保護一個無力發聲的弱者!也是為了所有拼上性命的人不會在九幽下怨氣纏身!
第一步!先去洛陽!確定那樣東西在不在!
然后!
一念欲向西,長安如地獄!
愿為天下人,身墮此煉獄!
天下蒼生苦久矣,若無人挺身而出,何日得見太平?
此行雖險,然為天下計,為蒼生計,此身何惜?此心何懼?
縱墜無間地獄,亦無悔無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