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群龍無首迷進退
- 大唐李瑁:請陛下殯天
- 逆轉乾坤的猴子
- 2104字
- 2025-03-04 12:00:00
李林甫掌握權柄多年,樹敵無數,這里面有能力有資本做到刺殺他的,不下二十人。
王鉷倒是想起來了一件事:“不是說刺客落下一枚有徽章的令牌嗎?金吾衛可曾查出點什么東西來?”
張博濟疲倦地搖搖頭,道:“沒有查出什么來,金吾衛連夜就派人出去查了,那徽章不屬于任何一個已知的江湖門派,也從來沒有人見過這上面的圖案。”
羅希奭目光閃動,他久辦刑案,隱約猜到,這可能是兇犯慣常的留破綻的手法,試圖誤導他人,從而遮掩蹤跡。
因此,正確的思路是,不要管那個破綻,按照最原本的思路去查找。
他看向張博濟,低聲道:“會不會是東宮?”
他聲音雖低,但在場眾人都聽得清楚,不由得齊齊愣了一愣。
張博濟猶豫道:“東宮?”
他曉得羅希奭為什么會這樣猜,因為最近他們最近打擊的一次政敵就是東宮集團,并且少陽院也因此元氣大傷,完全有動機這么做。
楊慎矜想也沒想,嗤之以鼻:“東宮?就李亨那慫樣,他能有這么大手筆?他這會子在東宮哭哭啼啼,悲秋傷月還差不多。”
羅希奭曉得他在這群人里面身份卑微,李林甫在時,還看重他一些,他尚有一席之地。
如今李林甫昏迷不醒,無人撐腰,他就更沒有資格跟他們爭辯了。
但羅希奭實在不甘心他們就這樣偏離正軌,白費工夫,浪費了寶貴的救命時間,低低地道:“我本想著,太子雖然柔弱,但他身邊的人比如李輔國,還是使得出這手腕的。”
他盡可能使語氣和軟,避免讓人覺得他在反駁。
王鉷難得地在這方面和楊慎矜達成一致,斷然道:“趙楚賓也好,李輔國也罷,都是臣子,說到底不還是得聽太子的?太子不發話,難不成你以為,他們還敢擅自行動,犯上作亂不成?”
最后一句話毫不掩飾地帶著赤裸裸的嘲諷。
見楊慎矜和王鉷都如此說,張博濟擺擺手道:“那就先不考慮東宮了。羅希奭你把剩下的人趕快列個名單出來,我們看看哪家有可能,趕緊想辦法逼他們交出解藥是正經。”
羅希奭大失所望,他從一開始就看出,張博濟是個軟骨頭,平日里那么活躍,不過是想在李林甫面前博個智謀雙全的形象,實則毫無主見,人云亦云。
楊慎矜從來行事過激,動輒憤恨滿懷,恨不得馬上行動;至于王鉷,看似老成,其實固執己見,并無定國安邦的手段,只能跟著人云亦云。
如果李林甫最終不治,難道指望這幫人跟東宮斗?
不,根本不需要輪到東宮出手,其他的政敵就可以一擁而上,啖肉噬骨,不會留下一線生機。
屆時,不要說青云直上之志,就連茍延殘喘都是奢望。
唐朝史書中,寫滿了敗者家破人亡、挖墳鞭尸的血淚史。
更何況,羅希奭素以酷吏聞名,折在他手上的官員不計其數。
真到了那一天,只怕自己的下場比商鞅還要慘烈。
羅希奭不愿意再在這里待下去跟他們虛與委蛇了,找了個要去列名單的借口匆匆走了出來。
外面院子里擠滿了各式各樣的官員,有的是來打探消息的,有的是來看看有沒機會討個好的,李家人顧不上這些,所以都亂糟糟地站在一起交頭接耳,神色各異。
見羅希奭出來,不少人點頭哈腰,露出諂媚的笑容,想跟他說上幾句。羅希奭不耐煩跟這些人周旋,只是敷衍地點了點頭,眼光一轉,卻微微一怔。
在角落里,一個魁梧的身影刻意縮著,試圖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正全神貫注地聽著周圍人的聊天。
羅希奭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卻認得他,是壽王李瑁的人。
李瑁雖然是李林甫遇襲的第一目擊者,但整件事跟他沒啥關聯,此刻他派身邊人過來刺探消息,可見對李家的動靜十分關注。
羅希奭心中一動,他堅定不移地認為李瑁是想當儲君的,加上李林甫對李瑁曖昧不明有所回護的態度,不禁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莫非李瑁想接管李林甫留下的政治遺產?
羅希奭被冷卻的心突然又沸騰起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李林甫之死不見得是自己的絕命嶺,說不定會是自己轉投李瑁的絕佳機會。
羅希奭擠開人群,向那邊走去,想問問李瑁想知道什么消息。
誰知王猛一見他過來,立刻警覺地抽身就走,沒幾下就擠出人群不見了。
羅希奭哭笑不得,只好作罷。
王猛策馬匆匆回到壽王宅,武慶在內院門口等著,見他進來,忙接著他一起急急進去了。
王猛把打聽到的消息跟李瑁稟報了,由于外院的消息來源都是轉了幾手的,自然極盡夸張渲染之事,直把李林甫描述得慘絕人寰,比如打滾打得傷口撕裂,腸子都流了出來,比如疼得受不住,以頭撞墻,差點就沒了之類的。
李瑁雖然不太信,但也聽得膽戰心驚,知道李家放任這樣的流言,說明實在管不過來,李林甫情況不會好到哪里去。
等王猛說到御醫診斷,李林甫如此疼痛且傷勢危重,被捅了一刀不是主因,中的毒才是要害時,李瑁臉色終于變了。
李瑁惡狠狠地瞪著武慶:“你找的好毒藥!讓你選藥性溫和的,你倒好,選了個毒性之王!”
武慶心中叫冤,卻不敢和李瑁頂嘴,只好跪下,哭喪著臉道:“是屬下的錯,屬下買毒時,賣毒那人說此毒絕不能見血。屬下想著,李林甫堂堂宰相之尊,如何會受傷,所以也沒細問,就買下來了,哪里知道會變成今天這樣?”
李瑁啼笑皆非,知道武慶雖然有疏漏,但不是主責。
當然,主責也不是他。非要找個主責的話,那只能是老天爺。
所有人都以為東宮軟弱慣了,不敢出手,連他自己都這么認為,這才主動下毒,打算栽贓到李亨頭上。
結果,偏偏這次東宮出手了。
這下好了,一邊下毒,一邊刺殺,兩層效果疊加,那滋味真是出人意料的酸爽。
王猛在一旁道:“大王,聽說這幾天再拿不到解藥,李林甫就生死難料了。我們到底要不要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