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暗施鴆毒害盟友(求月票)
- 大唐李瑁:請陛下殯天
- 逆轉乾坤的猴子
- 2470字
- 2025-03-01 00:01:00
副使聽懂了他的意思,連忙斬釘截鐵道:“大唐待我等熱情非凡,處處周到,雖有大相不幸身亡,但絕非大唐之過,我回去必定會稟明贊普,愿兩國世代友好,永不交戰。”
副使就快賭咒發誓了,永不交戰的愿望肯定是實現不了的,但是他承諾了不會扣黑鍋在大唐頭上,倒是在場一大堆人都親耳所聞的。
李瑁笑容更燦爛了:“我們大唐有句話,叫白紙黑字,無可抵賴。我自是相信副使的為人,但別人不見得信,不如寫下來,雙方各執一份,以為憑證,如何?”
旁邊的武慶已經眉開眼笑地把兩張墨跡未干的紙張奉了過來:“請壽王和副使分別代表大唐和吐蕃留下印鑒。”
不過說了幾句場面話,突然就變成要簽協議了,副使整個人都蒙了。
他支支吾吾的,不知應當如何抵擋李瑁的突然襲擊,只好將目光看向蘇拉澤。
蘇拉澤欲言又止,他接收到了李瑁那明顯的警告性目光,想了片刻,附耳對副使道:“大唐不放心,要留個保證,如果不簽,是不會放我們走的。”
副使一聽,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輕聲道:“問題是簽了這玩意兒,萬一贊普怪罪,日后難以開戰,豈非我之過?”
蘇拉澤掩蓋了目光中的那絲鄙夷,低聲道:“我們的人因為紛爭,在人家的地盤上殺了大相。大唐出人出力幫忙破案,我們本就沒有道理。我想,贊普不會怪罪副使的,起碼和議成功了,贊普能收到很多金銀錢帛,還有漂亮的女人。他會把怒火發泄在那兩個挑起紛爭的部族上的。”
副使本就不想跟李瑁相抗,一聽蘇拉澤這話,正中下懷,只要不追究自己責任,即便有損國體也無所謂,當即在那兩張紙上用了自己的印鑒。
李瑁達到了目的,總算把熱情收斂了起來:“既是如此,我不便再留諸位了,歡迎諸位下次有機會再過來玩啊,到時我做東,再宴請諸位一回,放心,絕對不會有刺客。”
副使內心暗暗保證,不但他自己,連他的兒子、孫子都不會再踏足長安了,除非長安變成了吐蕃的領地,或者李瑁這個禍水已經死于非命。
李瑁這才笑瞇瞇地轉向蘇拉澤,目光先是在他光溜溜的脖頸處轉了一圈。
等看到蘇拉澤面色不善之后,李瑁這才湊過去,附耳輕聲道:“我有一個好提議,不如我來當你爹,我保證比兀論樣郭做得好。”
蘇拉澤臉色大變,狠狠瞪了一眼李瑁,招呼也不打,直接翻身上馬,策馬沖了出去,遠遠拋離了整個使團。
副使嚇了一跳,不知道李瑁怎么刺激蘇拉澤了,不過他也不想管,趁機道:“那我們就告辭了。”忙不迭地鉆進馬車,喊道:“快,快,追上去。”
李瑁面帶微笑目送吐蕃使團一行人慌里慌張地朝大道一路前行,直到滾滾塵煙都幾乎散盡,他才收斂了笑容,也上了馬,緩緩進入城門。
至此,擾攘多時的鴻臚懸案正式結束。
但它所帶來的影響卻遠比朝廷想的要深遠,先是公告天下,兩個小官被指斥為兇手,后又有傳聞,兇手是吐蕃使團里面的人,究竟哪個才是真兇,老百姓們津津樂道,議論紛紛,引為日常談資。
更有說書先生將其編成故事,李瑁自然是其中當仁不讓的主角。
故事中的襄龍使神威蓋世,智計無雙,如同神明下凡,一雙慧眼能看透陽世陰間,故而能破懸案。
長安城的民心從這一刻已經悄然開始發生傾斜,但由于太過微弱,就連李瑁本人都并未察覺。
如今卻說李瑁回城之后并不回王宅,而是直接去了長安城中最大的酒樓醉香樓。
武慶早就給他定好了一個雅間,李隆基雖然對皇子的活動監視甚嚴,但卻刻意放縱他們飲酒作樂,對他們出入這種地方并不限制。
李瑁進了雅間,里面只有武慶一人,王猛在門口望風,不讓閑人靠近。
等李瑁坐下來,武慶迫不及待地問道:“大王,平日你不是交代我們,務必要韜光養晦,不得招搖宣揚么?怎么今日你卻鋒芒畢露,咄咄相逼?”
李瑁摸了摸懷中那兩張紙,嘆息了一聲,道:“現今邊境孱弱,對敵吐蕃,多輸少贏。加上大相之死,震動兩方,即便有兇犯名冊,難保那番邦言而無信,借機起兵。我逼那副使用印,起碼可以震懾一下吐蕃,讓他們暫時不敢輕舉妄動,讓邊境得以暫時安寧。”
“若再起邊亂,夫蒙靈察那蠢貨不過就是調動個位置,傷損不了什么。可底下的兵士、屯田的邊民,又得血染黃沙,尸橫遍野了。”
他也聽聞了蓋嘉運為了平息李隆基怒火,強行用兵,以致無辜死傷的事,不禁憤恨不已。
這一手好牌若是換自己來打,吐蕃哪還敢如此飛揚跋扈、目中無人?邊境又何須白白犧牲人命,自毀長城?
武慶在旁邊聽得暗自愧悔,沒想到自己主子竟有如此家國情懷,為著眾生疾苦,不懼與吐蕃正面對抗。
只這一點,已勝過長安君臣無數。
王猛在外面敲了敲門,二人頓時閉口不言。
店小二進來,殷勤地上菜擺盤,隨后告退。
面對滿桌酒菜,李瑁只動了一筷子,就問道:“那事辦得如何?”
武慶忙垂手道:“回大王的話,我去搜羅了一下,天下奇毒雖多,但有解藥的卻少,挑來挑去,倒是有一款喚作‘覓羅侯’的,中毒之人面色無異,只是覺得全身疲乏無力,神思倦怠。癥候極不明顯,就算是御醫來了,一時之間也不能診斷得出。”
李瑁不滿道:“光是無力疲累,癥狀也太輕了吧?如何能讓人察覺到被下了毒?”
武慶忍不住腹誹道:“又要人不死,御醫查不出,又要癥候猛,讓人發現中毒,大王真是越來越難伺候了。”面上卻不慌不忙地補充道:“我們可以把分量下大一些,中毒者就會頭暈眼花,明顯不適,過一些時候,就會懷疑是中毒了。”
李瑁想了一會兒,點頭道:“也行。找穩妥的人去辦,千萬別露餡了。”
武慶答道:“屬下曉得,這事不難,右相向來對我們的人不設防。”
想了片刻,他忍不住又道:“只是,右相算是對大王不錯,為何想給他下毒呢?”
無緣無故謀害自己的政治盟友,武慶需要確定李瑁現在神智清醒,理智正常。
李瑁用手敲擊著桌面,發出清脆的響聲,臉上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我就怕我那三哥懦弱過了頭,被人欺負到這份上了,也不懂反擊,這不,想要幫他一把。”
武慶沉默了,這哪里是要幫忙,分明是要拱火。
連著幾次行動,武慶算是看出來了,李瑁一直處心積慮地制造意外,不斷激化東宮集團和李林甫集團的矛盾。
他以為,李瑁這樣干,是想逼李林甫害死李亨,自己登儲君之位,可目前看來,李隆基“立長”意圖十分明顯,李瑁排在第十八位,在他前面還有一長串的哥哥,總不能一個接一個地陷害。
而現在,就連李林甫這邊,他也毫不顧惜,除了人不死,弄殘弄傷都在所不論,不像是要鞏固政治聯盟的意圖。
那么,李瑁究竟要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