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巧言開脫撇嫌疑
- 大唐李瑁:請陛下殯天
- 逆轉乾坤的猴子
- 2070字
- 2025-02-21 06:06:00
眾人面面相覷,半晌說不出話來,最后還是趙楚賓打破了沉默:“如今沒到魚死網破的地步,唯有忍。只要陛下不想動,那么殿下就是安全的。忍到那一日,自然江山永固,日月煥新。”
那一日,自然指的是李隆基龍馭賓天,李亨登基稱帝的時候。
李亨對于還要忍卻不甘心,突然想起一事,道:“你們……你們上次不還說要反擊一下李林甫那邊嗎?”
趙楚賓斟酌言辭道:“殿下與臣都牽涉鴻臚寺大案,嫌疑未消,若再輕舉妄動,恐怕陛下那邊……橫生枝節。”
見趙楚賓說得吞吞吐吐,李亨一下子懂了,李隆基正為鴻臚寺案發一事對自己極為不滿,再有動作,只會加重罪責,而無益處。
李亨跌坐回墊子上,慘笑一聲,不再言語。
李隆基正當盛年,國家太平,只怕忍個幾十年,把人熬干了,也等不到那一日。
趙楚賓安慰道:“殿下勿憂,羅希奭不過是跳梁小丑,最多惡心一下我們,主要還是看李林甫怎么做。他要真敢撕破臉,那時自然又是另外的應對之道。”
說著,他掙扎著站起身來,跪在李亨面前,含淚道:“總歸拼了臣這副身子,也要保殿下萬全。”
他這么一跪,李輔國和杜有鄰也跟著跪下了。
君臣相對,均無語凝噎。
就在少陽院愁云慘霧之時,羅希奭旗開得勝,神清氣爽,立即提審了第二人。
這第二人品秩不高,卻身份特殊。
那便是壽王宅的長史武慶,人人皆知他是李瑁的心腹。
有了李林甫對李瑁曖昧不清的態度,羅希奭對武慶明顯就客氣了許多,見面便寒暄道:“這幾日委屈武長史了,實在是要問的人太多,顧不過來。”
說著,羅希奭又罵旁邊的衙吏:“還不把那破墊子換了,換個新的來。還有,擺上桌幾,送杯熱茶,懂不懂待客之道?”
武慶也是個人精,趕緊見禮道:“不敢當,羅御史辛苦了。我們大王早有交代,務必全力配合案子查辦,不敢有一句虛言。”
武慶將李瑁抬出來,目的很明顯。
事實上,即便沒有李林甫的態度,風聞了李瑁砍殺楊家人等各種暴虐事跡的羅希奭也不會去惹這個可怕的主兒,當即心領神會道:“壽王果然仁孝,我們也就是依例問話,問完武長史便可自行回王宅了。請。”
羅希奭也不廢話,等武慶坐下便單刀直入地問道:“請武長史說一說,設宴當晚你干了什么?”
他準備等武慶說完“一直在殿內服侍壽王”就差不多可以結束了,誰知武慶道:“實不相瞞,在下曾經出來過一次,不過沒有出鴻臚寺,只在院內。”
羅希奭拿起杯子的手一頓,抬起頭來,看向武慶,武慶坦然相對,目光中盡是磊落。
羅希奭慢慢放下杯子,笑道:“能否請武長史再具體些,出來做什么,何時回去的。”
武慶沒有一點猶豫,道:“我們大王嫌良醞署釀的酒不好喝,心心念念想著醉香樓的紅酥酒,非讓我去給他打一點來。我想著大王那天帶來侍候的人本就不多,因此便使喚了一個小內侍讓他幫我跑腿。我倆在院子里交談了一會兒,此事有巡查經過的金吾衛可以作證。若羅御史有需要,我也可以指證當晚的小內侍是誰。”
這番話聽起來天衣無縫,實則漏洞百出。
武慶既然跟小內侍不相識,肯定是先出來逛了一會兒才找到人的。
那么在跟小內侍交談之前,武慶有一段空白時間,無人得見,可以放開手腳做任何事。
而這任何事里自然也包括了向刺客發信號,提醒他們準備發動襲擊。
面對羅希奭打量的目光,武慶沒有一點退縮,全身放松,嘴角含笑,一如剛進來時那么自然。
他是武家傾力培養的人,經過風浪,見過世面,今天于他而言,不過是一個小考驗。
更何況,一切都在李瑁的掌握中。
他早就預料到了武慶有可能會被問話,即便沒有第二波襲擊,鴻臚寺上下也會被嚴密審查,以便找出刺客。
武慶溜出來的事總會被發現,所以與其隱瞞行蹤,不如直接抖出。
而且越是漏洞百出,反而越是安全。
因為一個人單獨溜出舉行宴會的正堂,想方設法不引人注目,才是最符合邏輯的情況。
反而為了證明自己,特地拉一個人一起出來,更顯得刻意反常。
羅希奭只停頓了片刻,便重新拿起杯子笑道:“壽王喜歡喝烈酒,我們都知道,這也算不得什么可疑的事。”
他這句話就相當于給武慶的行為定了調,洗了嫌疑。
旁邊的衙吏跟了羅希奭幾年,心領神會,立刻揮筆在訊狀上唰唰唰寫了“無異常”三個大字。
既然沒有可疑,那武慶單獨出來一趟也沒必要記錄了,省得被有心人拿著說事。
跟小內侍交代完,武慶就回堂上繼續服侍李瑁。小內侍買了酒回來,鴻臚寺已經亂成一團,李瑁最終也沒喝到美酒,這些就更不用記錄了。
問話很快就結束了,羅希奭親自將武慶送出了太常寺,笑道:“武長史快回去吧,壽王這幾日離了你,怕是周身不自在呢。”
武慶回禮也笑道:“我回去必定跟大王言說,羅侍御辦案秉公無私,必然早日能把案子破了,查個水落石出。”
這就是領了羅希奭的情了,羅希奭眉開眼笑將武慶送上了馬車,這才回來,準備提第三個人。
那衙吏忍不住問道:“侍御,你剛才怎么不再細問問?萬一真要是武慶搞鬼,我們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壽王不過是個閑散皇子,怕他作甚?”
羅希奭不快地白了他一眼:“這是閑散皇子的原因嗎?我問你,如果刺客真的是武慶安排的,他想干什么?他可是武家的親信,壽王又是武家血脈,他背叛自己家族去投敵?”
衙吏摸摸腦袋,不解地道:“難道壽王就不能安排嗎?他是親王,又是接待副使,肯定知道具體布防,也可以借助特殊身份指使武慶出來聯絡刺客,時間上也說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