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執手淚眼念親恩
- 大唐李瑁:請陛下殯天
- 逆轉乾坤的猴子
- 2363字
- 2025-02-16 10:25:00
李亨頓時臉都黑了,但萬壽正陽樓上擠滿了人,不方便跪下請罪,且李隆基正看得津津有味,臉上依舊掛著笑容,似乎沒聽到一般。
李亨猶豫了片刻,他本來就是沒什么主見的人,加上趙楚賓又不在身邊,躊躇半晌,終究不敢跟李隆基對話,只好狠狠地朝李林甫瞪了一眼。
李林甫冤死了,這兩人確實不是他安排的,只能說前期大肆宣傳,余波蔓延到了普通老百姓中,后面再想遏止已經來不及。
他正絞盡腦汁地想用些什么話來把這一尷尬的時刻遮掩過去時,就見李隆基朝后招了招手,叫道:“壽王,你到前頭來,你心心念念的神龜到了。”
李瑁正躲在后排幸災樂禍,聽到李隆基叫他,不得已擠到前排,裝模作樣地朝下張望,故作驚喜道:“果真極大,且神采非凡,看起來不似凡物啊!”
不似凡物,那就還是凡物。
不知道是不是聽出了李瑁的話外之音,李亨和李林甫不約而同地眼皮一跳。
李隆基正要說些什么,就見一個內侍滿頭大汗地擠了進來。
地方狹窄,他也來不及下跪,只好彎著腰道:“陛下,寧王府緊急來報,寧王病重。”
樓上眾人大吃一驚,李隆基更是臉色劇變,想也沒想便脫口而出:“起駕!去寧王府!”
寧王李憲當年的讓皇位之恩,李隆基記到現在。(注11)
兄弟情深,自然心急如焚。
李林甫及時把他攔了下來:“寧王未必沒有轉機,陛下此時不宜親身前往。”
李隆基這才醒悟過來,皇帝親自探視重病的臣子,須得在彌留之際,探視過后,不死也得死了。
那個內侍忙道:“寧王想見壽王,來請陛下恩準。”
李隆基馬上道:“準了。壽王是他養大的,豈有不肯之理?”
李瑁忙過來跟李隆基行了禮,匆匆跟著內侍去了。
邊令誠趕緊使了個眼色,立即有兩個內侍跟在李瑁后面一起下了樓。
與朱雀大道的熱鬧非凡比起來,寧王府里一片靜悄悄的,下人們一個個愁容滿面,無精打采。
見到李瑁策馬飛奔過來,下人們的臉上才現出了一絲喜色,趕緊奔走相告:“小王爺回來了,小王爺回來了。”
一個簡單的稱呼“小王爺”,卻無意中將溫馨的氛圍烘托出來。
李瑁心中一暖,原主的記憶涌入腦海。
不獨寧王李憲,就連整座王府里面的下人也是真心實意地把李瑁當成正經小主子的。
一個穿著青色服飾的王府內宦匆匆迎出,對著李瑁倒頭就拜:“小王爺快些跟我來,寧王他老人家等你好久了。”
李瑁跟著他匆匆往府里走,繞過抄手游廊和影壁,一路走到最里面,才是正臥。
那個王府內宦將門簾掀開,李瑁一頭鉆了進去。
兩個跟來的內侍不由分說也跟著擠了進去。
王府內宦不敢吱聲,敢怒不敢言地在背后恨恨地唾了一口。
屋子里門窗緊閉,透著一股濃郁的藥香。
沒有點燈,四周圍都是一片昏暗。
只依稀看到屋內擺著一張高背雕花拔步床,床上靜靜地躺著一個人,從身形看,正是寧王李憲。
李瑁心中一陣酸楚,記憶中的碎片翻涌上來。
李憲對他視如己出,細心撫養,比對那些親生兒子還要好,小的時候就抓著他的手一筆一劃練字。
李瑁淘氣,字沒好好寫,倒是把李憲的胡子上全沾滿了墨汁。
李憲也不生氣,一次教不會,就教第二次。
兩人其樂融融,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
對于李瑁而言,這里才是他的家,而李憲才是他的父親。
坐在龍椅高高在上,俯視著自己,帶著帝王威壓的李隆基,是天子,是帝皇,是天下的君父,惟獨不是他的父親。
李瑁喉頭滾動,想像小時候私底下兒子稱呼父親那般喊一聲“阿爺”,卻又警覺地朝后面看了一眼,見那兩個內侍正不錯眼珠地盯著自己,只好把那兩個字咽下。
李瑁走上前去,跪倒在床邊,扒著床沿,輕聲喚道:“阿清回來了。”
不能叫“阿爺”,又不愿稱“大王”,李瑁只好什么都不叫。(注12)
躺在床上容色憔悴的李憲猛然睜開雙眼,艱難地側頭看向李瑁,又驚又喜,喘著粗氣道:“阿清……你終于來了,快,扶我起來。”
李瑁忙小心將李憲扶起,在他背后塞了好幾個厚實的靠墊,將他的頭小心地枕在按壓下去的凹陷之中,讓他坐得盡量舒坦一些。
李憲似乎比李瑁還要激動,他不顧身體的虛弱,拉著李瑁的手,正要說些什么,眼光一轉,卻看到鬼鬼祟祟跟在后面的兩個內侍。
李憲像是明白了什么,對那兩個內侍道:“我要跟壽王說說體己話,你們倆先退下吧。”
兩個內侍對看一眼,邊令誠派他們兩個來就是為了盯著看他們私底下說什么的,怎么能夠這個時候退出呢?
見他們兩個腳下生了釘子般一動不動,李憲臉色一沉:“怎么?寡人還喊不動兩個奴婢了?”
其中一個內侍賠笑道:“回稟寧王,我們過來也是為了看顧壽王的,您老有什么話只管交代,奴婢們絕對不敢打擾。”
李憲眼中閃過寒光,厲聲道:“兩個奴婢也敢吩咐寡人做事?來人,請先帝御賜寶劍,寡人先斬了這兩個奴婢的狗頭,再去找陛下請罪!”
他此時聲若洪鐘,中氣十足,一點都不像個病重之人。
門外候著的王府內宦巴不得聽到這句,忙大聲應了一聲。
兩個內侍嚇得面如土色,雖然邊令誠的命令不能不執行,但為此獻出腦袋就太不劃算了,再說圣人與寧王兄弟情深,寧王將死之際,圣人還能為兩個內侍跟他置氣不成?
兩個內侍忙不迭地往外面走,一邊走一邊點頭哈腰道:“奴婢知罪,奴婢現在就出去。”
等到厚厚的門簾放下,聽著兩個內侍的腳步聲走遠,李憲才泄了那口氣,身體又軟了下去,整個人氣喘吁吁,面色蠟黃。
李瑁再也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搶先抓住李憲干枯的手,喊道:“阿爺!”
——————————————
以下考據可跳過,謹供書友參考
——————————————
『注11:關于寧王李憲』
在李隆基父親睿宗李旦為立儲猶豫不決時,他大哥李憲主動上表把太子之位讓與弟弟李隆基,因此李隆基一直與寧王李憲保持著深厚的兄弟感情。再后來,由于武惠妃前幾個兒女都早夭,玄宗怕小兒子李瑁養不活,便將李瑁送到寧王府上,由寧王妃撫養長大。也因此李瑁與寧王情同父子,反而與玄宗不甚親近。
『注12:關于寧王與壽王相互的稱謂』
壽王李瑁最初名字是李清,直到開元二十三年一大幫兄弟一起改名,他才改成叫李瑁,而他從小養在寧王府,因此寧王李憲在私下場合一直叫他阿清。而他與寧王情同父子,在私下也是按唐朝習俗叫寧王為阿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