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鬼神之說 心思歹毒
- 大明:我有猛將朱元璋!
- 承百年
- 2212字
- 2025-04-30 23:16:12
“屈居里正一職,倒是有些大材小用?!?
“只是,咱們定遠軍講究的是軍功,文臣官員們,也要講究威望和政績。”
“費老先生此刻雖是里正,但我相信,不久之后,老先生必然也能成為一名守護一方百姓的好官?!?
“這天下未定,自有老先生的用武之地。”
“費老先生當自勉。”
李平的臉上掛著微笑。
費德興面露惶恐,他立刻躬身一拜,朝著李平說道:
“老臣明白!”
“我費氏父子,定然對主公忠心耿耿。”
“主公文治武功,有千古圣主之風,此乃百姓之福,天下之福!”
這話令得李平啞然一笑。他揮了揮手,示意費德興不必繼續恭維。
費德興再拜一次,然后直起了身子。
桂瑤的哭喊聲再次吸引了眾人的注意。
她的爹娘皆面露擔憂,恨不能沖進屋內,前去照顧著桂瑤。
李平牽著張曉瑩,坐到了一旁的木桌跟前。
張曉瑩的臉色有些蒼白,她一會兒看看桂瑤的屋子,一會兒又轉頭看向李平,她低語道:
“夫君,桂瑤姐姐如此痛苦,妾身臨盆之時,也會這般痛苦嗎?”
“若是我……”
張曉瑩欲言又止,她捏著手,雙眸之中有一絲懼怕。
李平握住了張曉瑩的手,他面露微笑,安慰道:
“夫人莫怕,你臨盆之時,我會守候在身邊?!?
張曉瑩的心緒平和了一些,她向李平確認道:
“若是戰事緊急呢?夫君還會守在曉瑩身邊嗎?”
李平點了點頭,認真道:
“當然,我乃一軍統帥,自然一言九鼎?!?
“就算戰事吃緊,你夫君的麾下,不還有一群猛將嗎?不必我次次親征?!?
聞言,張曉瑩不由得心頭一暖。
她握緊了李平的大手,輕“嗯”了一聲。
與第一次碰觸李平的手掌相比,此時李平的手掌,已經顯得十分粗糙了。
張曉瑩攤開了李平的手掌,她仔細觸摸著手掌上的繭子。
她清楚地記得,在新婚之夜,李平說過:若是不謀反,大家都得死!
李平已經做到了一部分承諾:
譬如給張家富貴,尊重和疼愛她這位夫人。
……
張曉瑩依偎在了李平的懷里。
李平輕撫著她的腦袋。
二人靜靜地等待著。
……
三個時辰之后。
一聲嬰兒的啼哭響起。
院子里的所有人長松了一口氣。
李平、費德興、桂瑤的爹娘,等等所有人,皆豁然起身,朝著臥房靠近。
張婆婆加快腳步,出了屋門,她興奮地向眾人宣告著:
“生了,生了!”
“母女平安,是個女娃娃!”
說完過后,張婆婆又返回了屋內,她與一堆丫鬟一起,收拾著屋內,并照料著桂瑤和女娃娃。
費德興的內心稍感遺憾,他期盼著一個孫兒,如今卻只是孫女。
好在母女平安。
于是他安慰著自己,再生幾個便是,若是桂瑤生不出兒子,那便讓他兒子費聚,納幾房妾室,總要有個孫兒不是?
桂瑤的爹娘頗為慶幸,二老連忙入屋,前去查看桂瑤和外孫女的狀況。
李平微微一笑,他向身旁的郭寧蓮說道:
“寧蓮,你差人快馬加鞭,告知鎮南將軍,就說母女平安,我李平的兒媳降生了,他何時替我攻下金陵城?”
郭寧蓮微微點頭,轉身走向前院,前去吩咐了親衛。
待到郭寧蓮再次返回后院之時,李平等人,已然進入了桂瑤的屋內。
桂瑤的面色蒼白,汗水濕透了她的頭發,她掙扎了一下,艱難地向李平和張曉瑩問安道:
“桂瑤見過大帥,見過夫人?!?
李平點了點頭,他面帶笑容,直截了當地說道:
“桂瑤,是我將你許配給費聚的,我算是你二人的媒人,也算是你二人的大哥。”
“你給費聚生了個女兒,正好,我就想要個姓費的兒媳呢!這正合我意!”
“我和你費家定個娃娃親,等我生個兒子,我兒成年之后,你的女兒,便是我兒的夫人!”
“你要好好養著身體,給我把這兒媳養大咯,不能有任何閃失!”
李平哈哈一笑。
費德興、桂瑤,以及桂瑤的爹娘,皆是心頭一顫。
李平第一個兒子的夫人!
屋內之人,皆想到了關鍵的一點:
若李平奪得了天下,他的第一個兒子,便是將來繼大統之人!
那桂瑤生出的這個女兒,豈不是將來的皇后?
桂瑤顫抖了一下。
費德興的心跳加速,他看了一眼丫鬟懷里的女嬰兒,這一眼,突然十分順眼了。
“桂瑤(臣),謝大帥(主公)天恩!”
桂瑤、費德興、桂瑤的爹娘,皆感激不已,他們一齊朝著李平說道。
費德興以及桂瑤的爹娘一齊跪了下來。
李平上前扶起了三人。
他叮囑道:
“我們這些男人,在外行軍打仗,替天下人剪除暴元。”
“你們,便是我們的后盾。”
“好了,今日大家都乏了,許多人甚至未來得及吃上一口熱飯,大家都歇息吧?!?
“丫鬟們好生照顧桂瑤和我這兒媳,不可馬虎,待到費聚凱旋歸來之時,他可不想看到自己的妻女出現任何問題。”
李平言盡于此,他牽著張曉瑩,朝著屋外走去。
張曉瑩看了看桂瑤,二女姐妹情深地點了點頭。
眾人恭送李平。
李平回想著今日桂瑤臨盆的過程,竟然持續了整整三個時辰!
他突然注意到了一個嚴峻的問題,對于此時的女子而言,分娩之事,絕對是一道鬼門關!
特別是對于從未分娩過的女子。
譬如年輕的張曉瑩。
這令得李平有了些許擔憂,他握緊了張曉瑩的纖纖小手,朝著張府而去。
……
李平在張府之中,陪伴了張曉瑩數日。
十一月二十七。
天氣轉寒。
一道密信從汴梁路而來,傳信之人是朱元璋。
朱元璋道:
“咱朱元璋,已將劉福通驅逐至黃河以北?!?
“汴梁路、汝寧府,皆歸于我定遠軍!”
“李思齊愿降,他帶著謀士于軒,以及一干家眷,將于近日前往定遠城,向主公投降?!?
“只是,咱有一慮,望主公思之?!?
“黃河的南北兩岸,近日流傳著一則鬼神之說?!?
“此說法云,定遠軍與元軍一戰,惹了天怒,上天將降下懲罰,黃河水患將起,那賈魯修好的堤壩,將再次崩潰!”
“堤壩崩潰之時,水淹何地,便是哪一方惹怒了上天,將被上天拋棄?!?
“咱以為,此鬼神之說心思歹毒,意在以黃河水患沖擊咱們,同時瓦解咱們的民心!”
“那黃河以北的元軍,或者劉福通,極有可能掘開堤壩,引黃河之水水淹汴梁、歸德、淮安等地!”
“主公當早做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