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指腹為婚
- 大明:我有猛將朱元璋!
- 承百年
- 2100字
- 2025-04-29 22:43:58
李錚徹底明白了李平的用意。
李平不僅要李錚成為一個影子,還要他成為一把藏于袖中的刀。
當李平要殺人之時,李錚這把袖中刀,便需要發(fā)揮出作用。
“末將明白了。”
李錚跪地磕頭,他并未拒絕成為李平的袖中刀。
他甚至感到慶幸和心動。
若李平真能奪得天下,他這把袖中刀,將擁有可怕的力量。
誰人膽敢小覷李平的影衛(wèi)軍?
李平微微一笑,他滿意地點了點頭,再次扶起了李錚。
“去吧,去給我把那韓林兒和楊夫人抓來。”
“有了韓林兒和楊夫人,那劉福通,便會乖乖待在黃河以北,繼續(xù)替我掣肘元軍。”
“至于劉伯溫,你需要對他尊重些。”
“那劉伯溫,有大才。”
李平拍了拍李錚的肩膀。他的叮囑,被李錚牢記于心。
“末將告退,定不負主公的知遇之恩。”
“嗯。”
李平看著李錚的背影,李錚步履穩(wěn)健,走出了大堂。
郭寧蓮看著李平,若有所思。
李平回到書房之中,他向朱元璋、費聚、常遇春和吳大,分別寫下了軍令:
“征西將軍有勇有謀,無人可敵。那劉福通,絕不是你的對手。”
“命你將劉福通趕到黃河以北,并奪取汝寧、汴梁全境,而后固守汝寧和汴梁。”
“至于李思齊,他若愿意攜麾下將士來投,就令他帶上于軒,到定遠城來見我。”
……
“常將軍、吳將軍,此一戰(zhàn),你二人功不可沒!”
“令你二人一鼓作氣,攻取邳州,徹底奠定我軍于黃河南北兩岸的大好形勢。”
“而后,便由常將軍鎮(zhèn)守邳州,吳將軍鎮(zhèn)守徐州。”
……
“費聚,你帶領咱們的定遠軍,攻下了揚州城,攻下了整個揚州路。”
“你已功過相抵。”
“如今,你需要攻下金陵,用以彰顯你的軍功!”
“我在定遠城等你的好消息。”
“夫人向我傳信,你之妻桂瑤將要臨盆。”
“這是一個好消息。”
“桂瑤是我為你欽點的夫人,我承諾過桂瑤,令她家族富貴。她的家族富貴,便也是你費家封官拜爵。”
“你需盡快攻取金陵城,而后返回定遠,見你妻兒。”
“夫人曉瑩和妾室子寰都有了身孕,既如此,我便指腹為婚吧。”
“若你有了兒子,我有了女兒,我便招你兒子為駙馬;若你有了女兒,我有了兒子,我兒便娶你愛女為夫人。”
“就看天意如何了。”
“最后,我提醒你,若金陵難攻,你可向我明言,我令衛(wèi)暉前去助你攻城,不丟人。”
……
寫完這三封信箋之后,李平不由得咧嘴笑了笑。
他收起了信箋紙,做好了泥封,蓋上了印章,而后將三封書信交予了傳信兵千戶。
翌日。
李平將宿州城的城防之事,交予了孔宏。
他命張洪、衛(wèi)明駐守濠州。
而后便帶著張巢、湯和、花云三人,朝著定遠城急速奔馳。
……
盛文郁看著李平的背影逐漸遠去。他意欲追上李平,卻被定遠軍的兵丁呵斥,不得靠近。
郭寧蓮回頭看了一眼盛文郁,她在李平的身旁提醒李平:
“主公,盛文郁似要求見。”
李平笑了笑,他搖搖頭:
“不必理會。”
“我曾密信給朱元璋,讓他代我向劉福通承諾,只要劉福通愿意北伐元軍,我便將邳州等地,拱手讓給劉福通。”
“可是,劉福通沒有同意。”
“他選擇了東進,意欲進攻咱們的地盤。”
“既如此,那便不需要再見盛文郁了。”
“朱元璋會把他們,趕到黃河以北去。”
郭寧蓮略感詫異。
她沒想到,李平早已將黃河以北的邳州計算在內,并已通過朱元璋,嘗試與劉福通交換過條件。
只可惜,劉福通選擇的是東進。
……
……
是日,斜陽西落之時,李平等人出現(xiàn)在了定遠城之外。
張曉瑩和楊子寰二人,早已出現(xiàn)在了北面城墻之上。
她們與陶康等人一道,等待著李平返回。
城門洞開。
李平入城。
他滿心歡喜,翻身下馬,朝著張曉瑩和楊子寰迎去。
張曉瑩依舊溫文爾雅,楚楚可憐。
楊子寰依舊婀娜動人,她此刻膚色白皙,氣色紅潤。
郭惠竟也出現(xiàn)在了張曉瑩身后。
“夫君!”
張曉瑩的雙眼一紅,她朝著李平屈身行禮,然后靠近了李平。
李平將張曉瑩擁入了懷中。
張曉瑩羞赧難當,低下了腦袋。
“走,回府!”
李平牽著張曉瑩的手,朝著張府邁進。
楊子寰略感失落,她跟在了張曉瑩的身后。
郭惠的臉上,有微不可察的自嘲,她在幾名親衛(wèi)的護送之下,獨自朝著城中的一處宅院而去。
李平詢問張曉瑩:
“費聚的夫人桂瑤,何時臨盆?”
張曉瑩答:
“張婆婆說,應當就在這幾日。”
“鎮(zhèn)南將軍依舊在攻打金陵城,他無法返回定遠城,倒是一樁憾事。”
李平搖了搖頭,他答道:
“這是一樁喜事,他只有帶著軍功返回,才能為他的妻兒博得將來。”
“金陵城必須攻下,他若不攻,便是衛(wèi)暉攻下。這等軍功獨一份,他豈會不取!”
“再者,我已承諾費聚,將來與他結為親家。”
李平咧嘴一笑。
張曉瑩微微一愣,她思忖了一會兒,并未反對。
倒是身后的楊子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若有所思。
……
翌日,清晨。
張婆婆差人急急忙忙傳來了消息:桂瑤已然有了征兆,即將臨盆。
李平、張曉瑩、楊子寰、郭惠,以及張保成,皆奔向了費府。
后院臥房之中,傳來了桂瑤掙扎陣痛的聲音。
李平等人候在臥房之外。
張婆婆不斷鼓勵著桂瑤。
丫鬟進進出出,急得滿頭大汗。
費德興、桂瑤的爹娘等人,都面露緊張,等待著嬰兒的啼哭。
李平稍感興趣,他詢問費德興:
“費老先生如今身居何職?咱們的李參軍,如何安排的您?”
費德興微微一愣,回過神來之后,他躬身一拜,回應了李平:
“回主公,承蒙主公和參軍的照拂,老頭子我在瓦埠站任里正一職。”
李平微微點頭。
據史料記載,費聚的父親費德興,也是一名稍有才能的老生。
他不如李善長、杜遵道、倪睿、于軒等人,更不會帶兵打仗,但若只是一位里正,卻是大材小用,綽綽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