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歸屬感
- 如果我們不曾擦肩
- 作家WITqsT
- 6022字
- 2025-03-04 21:01:19
16.1挖角計劃
程亦,在升學輔導學會主席競選中落敗了。
這個消息,讓厲承燁不禁回想起當初與程亦交鋒的場景。
幾個月前,文學學會與升學輔導學會因資源分配問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較量。
當時站在他對面,與他談判的,就是程亦。
那場談判,他本以為自己能輕松占據(jù)上風,畢竟文學學會在資源整合和社團影響力上占據(jù)一定優(yōu)勢,而升學輔導學會只是個服務性質的組織,話語權遠不如他們。
然而,程亦的表現(xiàn)卻出乎他的意料。
程亦不像陸然那樣氣場強大,卻在談判過程中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隨機應變能力。
每當厲承燁試圖用邏輯逼迫對方讓步時,程亦總能用一種玩世不恭卻精準犀利的方式繞回去,讓整個談判過程既充滿戲劇性,又帶著一絲令人意外的幽默感。
他思維敏捷,能迅速抓住談判的關鍵點,并在關鍵時刻拋出打破僵局的方案。
甚至……在談判結束后,厲承燁不得不承認,如果程亦是文學學會的一員,或許他們的談判策略和組織能力都會提升一個層次。
只是當時,程亦是陸然的得力助手,他對升學輔導學會有著極深的歸屬感,根本不可能考慮離開。
可現(xiàn)在——
他競選主席失敗了。
他在學會里的話語權已經(jīng)大不如前了。
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厲承燁眼中閃過一抹精光,他很清楚自己在想什么。
文學學會雖然強大,但并不是沒有隱患。
他們需要新鮮血液,尤其是像程亦這樣思維靈活、擅長交涉的人才。
文學學會的成員,大多是熱愛文字、擅長創(chuàng)意策劃的人,大家對文學充滿熱情,但在執(zhí)行力和辦事效率上,往往缺少實戰(zhàn)經(jīng)驗。
相比之下,程亦在升學輔導學會待了這么久,親手操辦過那么多活動,既有組織能力,又懂得如何與各類人打交道。
他的能力,正是文學學會所缺乏的。
如果能把他拉過來……
那么,文學學會不僅能在校園活動的策劃和執(zhí)行上更上一層樓,甚至還能借此擴展人脈資源,和其他學會建立更緊密的聯(lián)系。
想到這里,厲承燁唇角微微上揚,敲擊桌面的手指停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果斷的決策感。
他要找機會,親自去和程亦談一談。
不過,他不會直接開口邀請,而是先試探程亦的態(tài)度,了解他目前對升學輔導學會的看法,再逐步引導話題。
如果程亦真的對學會現(xiàn)狀感到失望,那么……他就有機會讓他考慮加入文學學會。
厲承燁輕輕吐出一口氣,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這一次,他勢在必得。
16.2分道揚鑣
化學實驗室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化學試劑味,實驗臺上還有未清理的玻璃器皿,江晨曦摘下護目鏡,松了口氣,揉了揉有些酸脹的手腕。她看了眼時間,已經(jīng)是下午五點半,實驗結束得比預想中晚了些。
她收拾好書包,踏出實驗室的大門,夕陽正灑落在教學樓前的林蔭道上,微風輕拂,她深吸一口氣,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然而,剛走了沒幾步,她便被兩道熟悉的身影攔住了去路。
“晨曦。”陸然的聲音低沉而穩(wěn)重,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試探。
程亦則是帶著慣有的笑容,但這次他的眼神里少了一些調侃,多了一絲認真。
江晨曦腳步微微一頓,抬頭看著兩人,心底隱約有些不好的預感。
“你們特地在這里等我?”她挑了挑眉,盡量讓語氣聽起來輕松。
“你已經(jīng)連續(xù)兩次沒來開會了。”程亦聳聳肩,嘴角掛著一絲無奈,“再怎么忙,總得讓我們知道你還活著吧?”
江晨曦無言地看著他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所以,我們來確認一下。”陸然看著她,目光深邃,“你還打算繼續(xù)待在學會嗎?”
江晨曦低下頭,看著自己腳尖輕輕碾著地上的一片落葉,心里有些復雜。
她不是沒有想過會有這么一天,但沒想到它來得這么快。
她的沉默,讓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晨曦,你該不會打算就這樣退出學會吧?”程亦試探性地問道,雖然語氣輕松,但眼神里帶著一絲緊張。
“不是退出。”江晨曦終于開口,語氣平靜,“只是……我接下來有密集的琵琶訓練營,時間真的很緊,我沒辦法再像以前一樣投入那么多時間在學會里。”
她很誠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決定。
然而,這句話落在陸然和程亦耳中,卻像是一道無形的隔閡,讓他們的表情都變了變。
“晨曦,我們不是來逼你做選擇的。”陸然沉聲說道,語氣仍然保持著冷靜,但能聽出一點隱約的失望。
“我們今天找你,主要是想告訴你一件事。”
“下個月,會有一場受邀的升學講座。”
江晨曦微微一怔:“升學講座?”
陸然點點頭,“之前我們辦的校園參觀團獲得了很好的反饋,有幾所中學主動找到崇文大學,希望我們能去舉辦升學講座。”
程亦接話道:“但問題是,現(xiàn)在愿意做事的會員越來越少,尤其是你走了之后,學會的人手更加不夠了。”
江晨曦皺起眉頭。
她當然知道,學會的活動從來都不是一兩個人能完成的。
“所以,你們是希望我回來幫忙?”她緩緩問道。
陸然點頭,直視著她的眼睛:“是的。”
“你是學會里最擅長演講和控場的人之一,而且你的科系經(jīng)驗對中學生來說很有借鑒價值。”
“如果你愿意回來,這場講座會辦得更順利。”
江晨曦沉默了。
她當然明白自己的重要性,過去的無數(shù)次學會活動,她幾乎都是主力成員之一。
但……
她已經(jīng)決定了要把重心放在琵琶上,去完成自己大學初衷里最重要的一件事。
“……抱歉。”
她輕輕吐出兩個字。
陸然和程亦的眼神幾乎同時微微一滯。
“我真的沒辦法。”江晨曦苦笑了一下,“琵琶訓練營的時間非常密集,我自己學業(yè)上也還有很多事情要忙。”
“這次,我真的回不來了。”
空氣仿佛凝固了一瞬間。
程亦的笑容僵了一下,隨即收起了吊兒郎當?shù)谋砬椋擦似沧欤瑳]說話。
陸然則是沉默了幾秒,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最終輕嘆了一口氣。
“……我明白了。”
他沒有再多說什么,只是輕輕點了點頭,轉身準備離開。
程亦聳聳肩,“好吧,既然你都這么說了,我們也不能勉強你。”
但他們的神情中,明顯多了一絲失落。
江晨曦看著兩人轉身離開的背影,心里忽然有些難受。
這似乎是他們三人第一次站在不同的選擇面前。
曾經(jīng),他們一起熬夜策劃活動,一起為了學會奔波,甚至曾經(jīng)一度以為,這個團隊會一直走下去。
可如今……
她選擇了回歸初心,而陸然和程亦,依舊堅守著他們的信念。
這并沒有錯,但她無法否認,心里仍然有些惆悵。
“……你們好好加油。”她輕聲說道,雖然知道他們已經(jīng)聽不到,但還是忍不住開口。
或許,從今天開始,他們真的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16.3歸屬感
夜色漸深,練習室里仍然回蕩著琵琶弦音交錯的回響。
江晨曦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放下手中的琵琶,活動了一下酸痛的指尖。她已經(jīng)在這間訓練室里坐了整整三個小時,手指的繭在高強度的練習下隱隱作痛,但比起身體的疲憊,她的內心更感到一絲無形的壓迫。
她抬頭看向練習室的其他人,每個人都在低頭練習,或是輕聲交流,但那種交流并不是團隊之間的合作,而更像是一場無聲的較量。
琵琶訓練營,遠比她想象中更殘酷。
琵琶訓練營的學員們大多來自不同科系,他們之中有的是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有的是對傳統(tǒng)樂器抱有極大興趣的高手。
但無一例外的是——所有人都在競爭。
每個人心里都清楚,訓練營的最終目標,是爭取那為數(shù)不多的演出名額。而這個演出,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匯報演出,更是一次讓音樂界前輩看到自己、獲得認可的機會。
只有前五名的學員才能登臺表演。
這意味著,站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是你的對手。
訓練時,他們表面上彼此客氣,偶爾點頭交流,但私底下,大家都在暗自較勁。
練習室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形的壓力,每一個音符都像是在較量,而不是單純的演奏。
江晨曦以前一直認為,音樂是表達自我,是一種情感的流露。
但在這里,她第一次意識到,音樂也可以成為競爭的工具。
江晨曦不禁回想起在升學輔導學會的日子——
那時候,大家并肩作戰(zhàn),為了同一個目標努力,每一次會議,每一次活動策劃,都是一場頭腦風暴,盡管有爭吵,但從不會有人真的想踩著別人往上爬。
她記得在準備校園參觀團時,大家圍坐在學會活動室的地板上,分工討論行程安排,程亦時不時插科打諢,陸然則是負責收尾總結,而自己和趙宇恒會負責檢查細節(jié)。
即便當時因為各種問題而焦頭爛額,但氣氛始終是輕松的,他們不是競爭對手,而是戰(zhàn)友。
可是現(xiàn)在,在琵琶訓練營里,她感受到的不是并肩作戰(zhàn)的友情,而是一種孤獨的較量。
她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是不是錯了。
夜晚的空氣中帶著一絲燥熱,訓練營的學員們陸陸續(xù)續(xù)從練習室里走出來,帶著各自的樂器,或三三兩兩結伴,或獨自一人沉默地離開。
江晨曦緩緩地走在其中,肩膀上背著琵琶,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琴弦,心里有種說不出的疲憊。
她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競爭的氛圍,但始終無法真正融入。
就在她準備回宿舍的時候,忽然,遠處的路燈下,站著一個熟悉的身影。
陸然。
他穿著簡單的襯衫和牛仔褲,身姿挺拔,神情淡然,雙手插在口袋里,看上去就像隨意地站在那里等待,但目光卻始終落在她的方向。
江晨曦愣了一下,停下腳步。
陸然見她發(fā)現(xiàn)了自己,嘴角微微一揚,朝她揮了揮手,語氣一如既往的從容:“走吧,一起吃晚飯。”
江晨曦怔怔地看著他,心里忽然涌上一股說不清的情緒。
在這兩周的琵琶訓練里,她從未感受到團隊的溫暖,但此刻,僅僅是陸然站在那里,就讓她有了一種熟悉的歸屬感。
她抿了抿唇,最終輕輕點頭。
“好。”
16.4孤獨的高處
小餐館的氛圍依舊溫暖,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氣,三三兩兩的學生坐在桌前,或熱烈討論課程,或輕松地聊著生活瑣事。
然而,江晨曦和陸然之間卻少了往日的輕松與喧鬧。
他們靜靜地吃著飯,筷子碰觸碗碟的細微聲音,在這短暫的沉默里格外清晰。
江晨曦低頭看著碗里的飯菜,心里五味雜陳。她本以為自己已經(jīng)習慣了琵琶訓練營的節(jié)奏,但當她真的安靜下來,才意識到——這種安靜,并不是舒適的,而是壓抑的。
這一頓飯,和他們以前在學會忙碌后聚餐的氛圍截然不同。
以往,他們會在吃飯時討論學會的計劃,陸然會笑著點評某個講座的安排不合理,程亦會一邊嚷嚷著要加菜,一邊調侃江晨曦太過拼命,而她則會毫不客氣地回懟。
可現(xiàn)在,只剩下沉默。
陸然放下筷子,打破了這份寂靜:“最近還好嗎?”
簡單的五個字,卻讓晨曦心頭一震。
她抬起頭,看向對面的陸然,他的神情仍舊淡然,但眼底帶著一絲真摯的關心。
她張了張嘴,想說“挺好的”,但這句話最終還是堵在了喉嚨里。
片刻后,她苦笑了一下,輕聲道:“……有點累。”
陸然沒有意外,反而只是點了點頭,像是早已猜到答案一樣。
晨曦忍不住嘆了口氣,她看著窗外的人來人往,想要換個話題,于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轉頭看向陸然:“對了,程亦之前提過,你以前鋼琴彈得很好,還拿過國家級比賽獎項,怎么沒去西樂學會?”
陸然愣了一下,隨即笑了。
“是啊。”他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目光微微飄遠,像是在回憶什么,“小時候的確很喜歡彈鋼琴,一開始只是單純的興趣,后來為了考級努力練習,每次通過一個級數(shù),都很有成就感。”
他說著,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像是在講述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
“后來,老師讓我去參加比賽,我也覺得挺有意思,就拼了命練習……然后就一路走到了國家級的比賽。”
晨曦看著陸然的側臉,發(fā)現(xiàn)他的神情雖然平靜,但卻透著一絲難以察覺的落寞。
“那你為什么后來不彈了?”她忍不住問道。
陸然微微一頓,轉過頭來看著她,嘴角仍舊帶著笑意,只是眼神中卻透出一抹淡淡的疏離感。
“因為我發(fā)現(xiàn),我喜歡突破自己,但我不喜歡競爭。”
晨曦愣住了。
陸然低聲說道:“比賽的世界是殘酷的,所有人都想贏,但贏了之后呢?你會發(fā)現(xiàn),站在高處,其實很孤獨。”
“我喜歡彈琴,但我不喜歡用它去爭個輸贏。”
他輕笑了一下,放下水杯,繼續(xù)道:“所以大一那年,我拿到國家級比賽冠軍后,就決定不再參加任何比賽了。”
晨曦怔怔地看著他,一時竟然不知道該說什么。
她從未想過,陸然竟然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
——喜歡突破自己,但不喜歡競爭。
這句話,像是一把鑰匙,精準地打開了晨曦內心最深處的迷惘。
晨曦的心弦猛地一顫。
她的腦海里,不自覺地浮現(xiàn)出琵琶訓練營里的場景——
每個人都在拼命練習,每個人都在暗自較勁,為了那有限的表演名額,沒人愿意落后,沒人愿意停下腳步。
就像陸然在比賽時的感受一樣,她在琵琶訓練營里,感受到的不是單純的熱愛,而是一種被推著往前走的壓力。
“比起目標明確的競技比賽,我更喜歡在升學輔導學會。”陸然淡淡地說道,“那里沒有天花板,沒有框框,我們可以一直突破自己,也可以一起打拼,那種感覺……讓我很有歸屬感。”
晨曦的手指輕輕顫了一下。
她努力忍住內心的波動,但那一刻,她知道——自己破防了。
她抿了抿唇,試圖掩飾自己被戳中的情緒,可眼眶卻微微泛紅。
她一直在尋找的“歸屬感”,其實一直都在那里,從未改變。
原來,她的迷茫,不是因為她不再喜歡琵琶,而是她在琵琶訓練營里,找不到自己曾經(jīng)感受到的那種并肩作戰(zhàn)的快樂。
她低下頭,默默地握緊了筷子,努力調整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
可她的眼眶,終究還是有些濕潤了。
16.5表面上熱鬧,實際是空殼
江晨曦的眼眶微微泛紅,她低下頭,努力調整呼吸,想要平復心情。
陸然看著她,心底忽然涌起一股沖動,想要伸手過去,想拍拍她的肩膀,甚至想把她拉進懷里安慰。
可就在他手剛要碰到她的時候,晨曦忽然抬起頭,聲音有些哽咽,卻強撐著鎮(zhèn)定地問道:“……學會最近怎么樣了?”
陸然的手僵在半空中,最終緩緩收了回去。
他沉默了一下,輕輕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情況不太樂觀。”
晨曦抿了抿唇,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陸然,等他繼續(xù)說下去。
陸然靠在椅背上,眼神有些無奈:“要不是有沈妍她們的幫忙,我們的升學講座恐怕差點辦不成。”
晨曦微微皺眉:“怎么回事?”
“做事的人越來越少了。”陸然語氣帶著幾分苦笑,“很多人加入學會,只是為了有社團經(jīng)驗可以寫進履歷,真正愿意出力的人少之又少。學會表面上看起來人數(shù)不少,但實際參與活動、真正肯做事的人……屈指可數(shù)。”
晨曦心里微微一沉。
她突然想起趙宇恒那天說的話——
“我也是為了有社團經(jīng)驗的加分才參加學會的。“
趙宇恒并不是唯一一個抱著這種心態(tài)的人,他只是敢于坦白說出來罷了。
她本以為,這只是個別現(xiàn)象,沒想到已經(jīng)蔓延到了整個學會。
“說到底,還是主席的立場很重要。”晨曦沉思道,“如果連主席都只是為了履歷而待在這個位置,那學會遲早會變成一個空殼。”
陸然點頭:“明年趙宇恒的卸任,意味著學會將迎來一個新的主席,而這個人,幾乎決定了學會的未來。”
晨曦輕輕嘆了口氣:“可是……學會里還有適合當主席的人選嗎?”
陸然聞言,微微勾起嘴角,卻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意味深長地看了晨曦一眼。
“你想說什么?”晨曦察覺到他的眼神,狐疑地問道。
陸然挑眉:“你覺得呢?”
晨曦一愣,隨即皺起眉頭,毫不猶豫地搖頭:“不要看我,我已經(jīng)決定專注琵琶訓練了。”
“……”
陸然笑了一下,沒有再繼續(xù)這個話題。
他知道,晨曦的心已經(jīng)開始動搖了,只是她自己還沒察覺而已。
就在這時,陸然突然換了個話題,語氣帶著幾分戲謔:“對了,你聽說了嗎?文學學會想挖角程亦。”
晨曦一愣,瞪大眼睛:“什么?!”
她完全沒想到會聽到這樣一條消息。
“是厲承燁的意思。”陸然淡淡道,“聽說是因為程亦競選主席失敗后,厲承燁重新考慮了他的能力,覺得他是個人才,想把他拉過去。”
晨曦的心猛地一沉。
她對文學學會沒有什么意見,但文學學會和升學輔導學會的理念完全不同,如果程亦真的被挖角,那……
學會的未來,還能撐得下去嗎?
晨曦的手指無意識地攥緊了衣角,腦海里亂成一團。
她還沒想清楚,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可事情的發(fā)展,似乎已經(jīng)不允許她再猶豫了。
(第十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