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的實驗室聞起來像被陽光曬透的鯨骨。
蘇黎的指尖懸在氣相色譜儀上方,看著自己呼出的白霧與儀器藍光交織。三十秒前,這個自稱海洋學家的男人用激光切開保險柜,取出的不是機密文件,而是一盤發霉的卡帶——1997年紅磡演唱會現場錄音。
“陳教授沒教過你,電磁波會讓記憶讀取產生偏差?“林深將卡帶塞進老式收錄機。
竇唯的鼓點炸響瞬間,滿墻培養艙里的發光水母突然同步收縮,在幽藍液體中拼出北斗七星的圖案。最末端的艙體浮現青花瓷紋路,正是蘇黎修復的那塊宣德海祭盤。
“這是生物全息存儲器。“林深敲了敲玻璃,“儒艮的發光細胞改造體,能通過聲波頻率顯影。“
他突然抓起蘇黎的手按在艙體表面。刺骨的寒意穿透掌心,記憶如帶倒鉤的漁網拖拽她下沉——
四百二十年前的月光是靛藍色的。
蘇黎(或者說這具屬于明代匠人的身體)正將瓷胎浸入釉漿。這不是尋常的鈷料,液體里懸浮著細碎的鱗狀物,隨攪拌泛起珍珠母貝的光澤。工坊外傳來琉球使臣的嗚咽:“龍目井已枯,求大人賜鮫人淚...“
劇痛從指尖蔓延。蘇黎發現自己在雕刻的根本不是纏枝蓮紋,而是人魚交尾的圖騰。瓷盤中央逐漸成型的,赫然是林深那張混血面容,只是眼角多出兩道鱗片狀紋路。
“啪!“
現實中的培養艙突然爆裂。熒光液體噴濺到天花板,化作燃燒的希臘字母λ。林深用風衣裹住蘇黎翻滾到實驗臺下,她聽到子彈擊碎燒杯的脆響,以及某種深海節肢動物爬行的窸窣聲。
“陸沉舟的見面禮。“林深擦去臉頰血漬,露出虎鯨牙齒般的冷笑。他摘下破損的防護鏡,瞳孔在警報紅光中徹底分裂成雙重豎線,“現在相信你導師是被滅口的了?“
玻璃窯爐的轟鳴蓋過了蘇黎的耳鳴。
林深祖宅的地下工廠里,十二座熔爐排列成黃道十二宮陣型。戴鳥嘴面具的工匠們正在吹制某種醫療器械,液態玻璃在鐵管末端膨脹成肺泡結構,內部布滿仿生毛細血管。
“1943年,我祖父用威尼斯水晶工藝復制了琥珀屋。“林深將青花瓷片嵌入控制臺凹槽,“現在我們要造的是更大的謊言——“
全息投影在熔爐群上方展開。蘇黎看到數百個光點在太平洋深處閃爍,組成巨大的雙螺旋結構。某些光點突然熄滅,對應的熔爐立刻噴出黑煙,工匠抽搐著倒地,面具碎裂后露出布滿魚鰓狀裂口的脖頸。
“深海地震監測站?“蘇黎注意到光點分布與環太平洋火山帶完全重合。
“是產房。“林深啟動熔爐凈化程序,“每個光點代表一個正在孕育的人魚改造體。陸氏集團通過海底電纜輸送胚胎干細胞,就像給機械鐘表上發條。“
他突然拽著蘇黎跳進剛成型的玻璃球體。兩千度的熔液在防爆膜外翻涌,球體內壁浮現出星圖。“抓緊。“林深將兩人的手腕銬在星圖鎖鏈上,“我們要去1923年找答案。“
時間在玻璃中流動的速度不同。
當球體停止旋轉,蘇黎的虹膜上還殘留著銀河系旋臂的印記。他們站在一艘蒸汽船的輪機艙內,黃銅儀表顯示:1923年4月17日,氣壓29.97英寸,坐標北緯35°12',東經25°13'。
“祖父的時空膠囊。“林深撫摸過蒸汽閥門上的雙魚紋章,“他用熔融石英捕捉了這艘船臨終的十分鐘。“
尖叫聲從上層甲板傳來。蘇黎跟著林深沖上舷梯,看見三個穿白大褂的人正在把船員扔進海里。落水者沒有掙扎,他們的手指間連著蹼膜,瞳孔是渾濁的珍珠色。
“第一代基因污染。“林深的聲音像浸在液氮里,“陸沉舟曾祖父的杰作。“
他舉起從輪機艙取的扳手砸向實驗室門鎖。門內傳出非人的哀嚎,數十具半人半魚的生物被鎖在鐵籠里,腹部插著輸送綠色熒光的玻璃管。
蘇黎的太陽穴突然劇痛。這次閃現的記憶不屬于過去——她看見現代的林深躺在這間實驗室的手術臺上,胸腔被剖開,第二顆心臟正在透明容器里跳動。
爆炸來得比1923年的記錄早了兩分鐘。
林深推開蘇黎時,她看清了那個引爆者的臉:與陸沉舟完全相同的桃花眼,只是右眼戴著單片顯微鏡。這個本該死于百年前的男人舉起懷表,表盤玻璃折射出蘇黎母親年輕時的面容。
“代我向現在的陸先生問好。“引爆者的意大利語帶著威尼斯腔調,“順便告訴他,λ計劃的最終受體不是人魚基因...“
火焰吞沒了后半句話。林深抱著蘇黎躍入救生艇,身后的海面騰起青色蘑菇云。當沖擊波掀翻小艇時,蘇黎在浪花中看到了雙重現實——1923年的地中海與2023年的威尼斯在同一個鏡面碎裂,她和林深墜向不斷重組的時空裂隙。
“抓緊這個!“林深將青花瓷片塞進她齒間。瓷片邊緣割破嘴唇,血珠滴在釉面上激活了隱藏紋路。蘇黎在昏迷前最后一秒看清了那些紋路:根本不是什么纏枝蓮,而是用納米級工藝刻寫的CRISPR基因編輯序列。
潮水退去的玻璃島上,陸沉舟拾起蘇黎遺落的發簪。簪頭的珍珠突然顯影出林深實驗室坐標,他對著月光微笑:“貓鼠游戲該交換獵手了。“身后海面浮起密密麻麻的熒光三角鰭——是鯊群,還是更危險的改造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