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的一個雨天,林夏在琴房遇到了一個特別的學生。
那是個十歲的小男孩,叫小宇。他有一雙和顧言很像的眼睛,明亮而專注。當林夏第一次教他彈琴時,他很快就掌握了基本技巧。
“老師,“小宇抬起頭,“我能彈那首《永恒》嗎?“
林夏愣住了。這是第一次有學生主動要求彈這首曲子。
“你知道這首曲子?“
小宇點點頭:“我在音樂會上聽過。媽媽說,這是您寫的,關于一個很愛音樂的人的故事。“
林夏的心猛地揪了一下。她看著小宇認真的表情,仿佛看到了當年的顧言。
“好,“她輕聲說,“我教你。“
從那天起,小宇成了林夏最用功的學生。他每天都會提前半小時到琴房,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有時候,林夏會站在門外,聽著他彈琴,恍惚間仿佛回到了顧言教她彈琴的日子。
一天下午,小宇突然問:“老師,您相信人死后會變成星星嗎?“
林夏愣了一下:“為什么這么問?“
“因為...“小宇低下頭,“我爸爸去年去世了。媽媽說,他變成了天上最亮的那顆星星。所以我想,那個很愛音樂的人,是不是也變成了星星?“
林夏的眼眶濕潤了。她走到窗前,指著天空:“你看,那顆最亮的星星,可能就是他們。每當夜晚來臨,他們就會看著我們,聽我們彈琴。“
小宇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那我一定要彈得更好,這樣爸爸就能聽到了。“
從那天起,林夏開始教小宇創作自己的曲子。她發現,小宇對音樂有著天生的敏感,就像當年的顧言一樣。
“老師,“有一天,小宇興奮地跑進琴房,“我寫了一首曲子,叫《星光》!“
林夏看著樂譜上稚嫩卻充滿靈氣的音符,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這首曲子,和顧言未完成的《雨中的星光》有著驚人的相似。
“很好聽,“她輕聲說,“我想...那個人一定會很喜歡的。“
就在這時,琴房的門被推開了。一個穿著米色風衣的男人站在門口,手里拿著一束滿天星。
“抱歉,“他微笑著說,“我聽到琴聲,忍不住想進來看看。“
林夏抬起頭,愣住了。男人的眉眼間,有著和顧言相似的神韻。
“我是新來的音樂老師,“男人說,“我叫顧晨。“
林夏的心猛地跳了一下。顧晨...和顧言只差一個字。
“這首曲子,“顧晨走到鋼琴前,“讓我想起我哥哥。他生前也是個鋼琴家。“
林夏的手顫抖起來:“你哥哥是...“
“顧言,“顧晨輕聲說,“他經常提起你。他說,你是他生命中最美的樂章。“
窗外的雨不知什么時候停了。一束陽光透過云層,照在鋼琴上。林夏仿佛看到顧言站在陽光里,對她微笑。
她知道,這是顧言留給她的最后一份禮物——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