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
“李公公,你我雖然之前因事有嫌隙,可也無傷大雅嘛。你就隨一同我去吧。”
陳鴻面帶憂容身著飛魚服在殿內來回走動,對著正襟危坐不愿正視他的李芳說。
李芳閉著眼往后靠在椅子上,緩慢地搖了搖頭說。
“陳公公,先帝剛崩逝,眼下可不是爭權奪利的時候。”
陳鴻被李芳這么一勸似是急了,焦急地說。
“剛才貴妃娘娘召我過去,講了太子殿下移宮一事的來龍去脈。你也知道先帝剛崩逝,國本不穩。要是內宮生隙,于國不利啊。”
陳鴻不待李芳回答,補充說道。
“而且眼下主少國疑,正是我等為主輔政發揮作用的時候。”陳鴻語重心長的說。
李芳聽完后微微一驚,盯著陳鴻道。
“陳鴻,這種話可不是你該說的。”
“李公公,侍君多年你怎么就不明白呢。貴妃娘娘召我過正是為了誡勉我等為主分憂。說和太子殿下與李康妃的事也是我等分內的事,內宮生隙于國家不利啊。”
“陳公公,還有別的事嗎,這么晚了如若沒有我回去休息了。”
李芳看了陳鴻一眼扶著扶手站起來,就要向門外走去。
陳鴻看到李芳這般作為,急忙走到李芳身前,拉住他的衣袖不不甘心地說。
“難道你愿意眼睜睜看著王安、黃實錦他們得勢嗎?”
李芳打落陳鴻的手轉身走向門口邊走邊說。
“我累了,陳公公你多保重吧。”
陳鴻看著李芳漸行漸遠的背影暗罵一句不爭氣的玩意,還是不甘心的對著李芳半威脅地喊道。
“李公公莫忘了,今晚你可是與我共同商議了。”
李芳輕蔑一笑,擺了擺手示意他不用喊了,走到宮門外李芳抬頭看了看懸在天空的殘月,今晚的月亮很亮。
翌日,慈慶宮
當陽光透過床簾的薄紗照在躺在拔步床上的朱由校臉上時,朱由校不情愿地用被子遮住眼睛。
聽著宮殿外,頗有節奏的撞鐘聲。
忽然他睜開眼睛,想起來了自己是大明朝得太子,自己的父皇昨天駕崩了。
朱由校拉開床簾,透過窗紙的陽光照在他身上。他揉揉眼又了個伸懶腰,下床準備穿鞋找衣服穿。
他剛坐到床邊找鞋,在一旁的等候許久的侍女上前跪下拿起鞋子準備為他穿鞋朱由校畢竟是現代人穿越而來不適應別人這樣服侍連忙說不用了,說著自己穿好鞋子。
下床到衣架邊找衣服穿,看著這與前世有很大差別的衣服,一時間也有些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么穿。
一旁的兩個宮女連忙上前為了朱由校穿衣服,讓別人幫自己穿衣服還是有些不適應,但畢竟這是古代,重要的是適應現在的生活。
宮女引導朱由校走到梳妝鏡前輕輕為他梳頭發扎發簪,朱由校看著鏡中倒影的宮女。一時間他覺得有些尷尬,于是就開口問宮女的姓名年齡籍貫以及何事入宮。
一番交談下來朱由校知道,這為她梳頭發的宮女姓沈名青,芳齡二十,籍貫河間府,入宮已有四年。
打理好頭發后,旁邊的幾個宮女拿著洗臉盆、毛巾、牙刷、牙粉等準備為他洗臉。
朱由校還是推脫決定自己來,詢問牙粉怎么使用后,朱由校自顧自的刷其牙來。
旁邊侍奉的宮女都頗為驚訝了,以前沒見過這樣的主。自己刷牙洗臉甚至打算自己穿衣服的人,身份甚至還是當今最為尊貴的太子殿下,宮女們都是好奇的看著奇怪的這位太子殿下。
得知朱由校已經醒了的王安帶著準備好的午膳匆匆而來,進門后看到朱由校竟然在自己刷牙。
王安帶著怒容走到朱由校近前,宮女們都被他嚇得低下了頭。就在他剛想要斥責宮女們的偷懶行為時,朱由校吐了口水連連擺手示意他停止再漱了口水,說是自己要這么做的。
朱由校刷好牙洗完臉準備找毛巾擦拭時,宮女手持毛巾連忙上前為他擦拭。朱由校暗嘆,這個等級分明的時代自己又是在最為強調等級的皇宮中,自己這種行為肯定是王安和宮女們暫時無法理解的。
朱由校走到已經擺好的餐桌旁坐下,看到的又是十多個各種菜肴和米面等主食。他微微皺眉問道。
“昨天晚上不是說了嗎,不用這么多菜,我吃不完的。”
王安看到朱由校眉頭一皺以為是有啥不滿的,卻沒想到是這種事,用帶著頗為無奈的語氣說。
“殿下,這已經很少了,按照以往的禮制都是要二十道菜肴以上的。”
“好吧,以后不管早上中午還是晚上就上七道菜,三葷三素加一湯。”朱由校下令更改他以后得用餐制度。
王安也不清楚朱由校是怎么想的,也只能理解為太子殿下不喜浪費、勤儉節約。
朱由校邊吃邊告訴王安以后皇宮的所有開支都要向他稟報,而且皇宮以后要減少從朝廷稅收中的撥款。
聽到朱由校這么一說,王安先是一驚后是感動。
太子殿下這么節儉原來是體恤民生,大明朝終于迎來一位賢主了。王安雖然與個別東林黨人走得近但是骨子里面還是忠誠于君主的,內書堂里卷出來的多少還是帶些文人風骨的。
看到王安竟然偷偷的抹眼淚整的朱由校都不好意思了,心想這才到哪一步。等讓你看到大明朝再次偉大,你不得感動的五體投地。似乎讓王安五體投地也不是很難,但朱由校要的是那種發自內心的五體投地。
朱由校看著面前的肉湯和肉羹,自顧自的舀起一勺湯喝下去味道不錯,又要去舀一勺肉羹也很好吃。
他詢問了一旁侍奉的宮女這湯和羹的區別,得知湯是烹制成汁水較多的,而羹則是煮成濃汁的,簡而言之一個一個水多另一個水少。
朱由校思索著水多水少,忽然想到前世一句名言“大明朝雖是火德,但大明皇帝易溶于水”。
明武宗朱厚照不明不白的因為落水死了,明熹宗朱由校也是因為落水而死。明朝皇帝本應該是安保最好的人怎么會直接溺水死兩個人呢?
朱由校不信陰謀論,但這么巧合的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既然易溶于水那會游泳不就好了。
朱由校前世也是旱鴨子,兩世為人都不會水更有學游泳的必要了。
于是朱由校問王安,宮內有誰是會水能可以教他游泳的。
“回殿下,現在知道根底值得信任又會水的恐怕人很少,能不能等一等。”王安頗為為難的說。
“殿下,王公公,我會水的。”這時,在旁邊侍奉的宮女沈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