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一次案情分析會
- 明代風云
- 勤蟻
- 2036字
- 2025-05-11 23:03:36
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近來忙得腳不沾地,恨不得能分身三頭六臂——京察大計已然開啟,他是總攬全局的第一責任人。
而三司會審“仁壽宮爆炸”一案,他又被欽點為會審主官之一。
兩樁大事壓在身上,饒是他素來精明強干,也不免熬得眼底泛青。
今夜,“仁壽宮爆炸案”的首次案情會在刑部衙門召開,三司部院的一把手悉數到場。
大堂內燭火通明,肅穆凝重。
檀木長案上整齊陳列著各處搜集來的線索與證物,一名刑部主事正手持卷宗,向在座諸位大人詳細稟報。
“諸位大人請看,”李川主事指向桌案邊緣的一顆碎石,聲音沉穩而清晰,
“此乃當日鐘同手中緊握的碎石殘片,現場共采集到類似碎石二十七枚,皆呈爆裂狀。”
他左手抓起一顆,示意眾人細看石塊的斷面,“下官以為,此次爆炸威力非同小可,若非如此,漢白玉臺階的石料絕不可能碎裂至此等程度……”
話音未落,刑部右侍郎陳汝言突然抬手打斷,眉頭緊鎖:“李主事,現場可曾驗出火藥殘留?”
李川聞言,面色微凝,搖頭道:
“回大人,詭異之處正在于此——下官帶人徹查現場,莫說是火藥殘余,便是半點燃燒痕跡都未曾發現。即便是在爆炸最中心處,亦無絲毫火藥殘留可尋。”
右侍郎陳汝言沉吟片刻,揮了揮手,示意他繼續稟報。
李川一拱手,繼續說道:
“此外,仁壽宮最近的出入記錄,已在那場爆炸中盡數焚毀。
下官幾經周折,方才從司禮監檔案房和內官監稽查司調取到近一個月的備存檔案。”
他翻開手中文冊,在密密麻麻的墨字間搜尋,
“經查,張云、李萍兩名女官出入仁壽宮極為頻繁,幾乎每日都有記錄。
據宮人局所載,此二人乃是太后身邊的貼身宮女,職責所在,出入頻繁倒也合乎常理。”
他略作停頓,從案上抽出一份朱批過的簿冊,聲音陡然沉了幾分:
“但有幾處細節,值得諸位大人留意——”
“內官監修剪宦官張喜,曾于正月十五、二月初二兩度進出仁壽宮。”
他指向簿冊上兩處朱筆圈注的記錄,
“間隔約半月,恰合宮中花木修剪的常例,表面看來并無異狀。”
“鋪床宮女王二姐,在正月初八、十七、二十八,及二月初三,共有四次出入記錄。”
李川在幾處日期上重重一點,
“雖間隔不均,但尚在情理之中。
唯獨最近兩次間隔突然縮短,不過單從記錄來看,仍可解釋為太后近日寢居不安,需頻繁更換衾褥。”
“灑掃宮女梁月季,恰在二月初三當日也曾出入仁壽宮——”
李主事的聲音忽然壓低,
“與王二姐竟是同一日。”
堂上一時寂然,只聞紙頁翻動的沙沙聲。
李川合上冊子,抬眼環視眾位大人:
“這些記錄單看每一項,都可謂合情合理。但蹊蹺的是......”
他深吸一口氣,
“上述三人,如今皆已從宮中離奇失蹤數日。”
“嘶——”
滿堂官員不約而同地倒吸一口涼氣。
在深宮之中,偶有宮人失蹤尚可推說為私逃或意外,但三個與仁壽宮密切關聯之人同時消失,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刑部尚書俞士悅的手指在桌案上無意識地敲擊,傳來那“篤篤”的聲響,仿佛在叩擊著某個不可言說的陰謀。
王文緩緩合上手中案冊,青灰色的封皮在燭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澤。
他起身時,緋紅官袍上的云雁補子隨著動作微微顫動,烏紗帽兩側的展角在空氣中劃出凝重的弧度。
只見他負手踱至大堂中央,皂靴踏在石磚上的聲響在寂靜的堂內格外清晰。
忽的,他腳步一頓,腰間玉帶上相擊,發出清脆的錚鳴。
“即刻著人徹查錦衣衛、五城兵馬司近旬日緝捕文書,”王文聲音沉如寒鐵,每個字都似在牙關間碾過,“凡涉及宮人私逃者,一例不得遺漏!”
李川聞言立即長揖及地:“王都憲果然老辣!”
他直起身時,眼中閃爍著欽佩的光芒,
“下官今日未時三刻恰從錦衣衛指揮使司取得要證——那失蹤宦官張喜,竟已有了下落!”
刑部尚書俞士悅猛然拍案而起,震得桌上的案冊都震得彈起半寸。
“可是拿住了活口?”他急聲追問,額間青筋暴起,“可曾錄得只言片語?”
“回部堂,并非緝拿——”李川的腰彎得更深了,幾乎要對折成直角,畢竟是自己的直接上司。
“恐怕也是難以取得口供,這個張喜已經在其住所被毒殺!
當時,北城兵馬指揮司探子接到線報,在地安門內西大街一處宦官私宅中發現其尸身。
經查,系神秘毒素致死。
蹊蹺的是,現場唯有張喜一人足跡,可錦衣衛指揮使商大人親批'絕非自盡'四字……”
“何以見得?商輅雖有三元及第美名,但辦案不見得……”陳汝言皺起了眉頭,訥訥地說道:
只是他如今在黃河治水……倒是不好細細咨詢!”
“依下官所見,商大人所言極是!”李川突然提高聲調,雙手捧出一冊藍皮簿子。紙頁翻動間,隱約可見密密麻麻的朱批小字。
“據西華門守衛百戶張炳供稱,酉時三刻確見張喜倉皇出宮,”他指尖點著一行墨字,
“那小旗史貞香更是明言,張喜當時神色慌張,似乎身后有人追趕,頻頻回首,匆忙離去!”
他猛地合上冊子,
“而仵作驗尸記錄表明,張喜斃命之時,竟在戌時之后,亥時左右!”
“有此事?!”
王文與俞士悅神色驟變,兩雙渾濁的老眼在空氣中交匯。
數十載磨礪出的直覺告訴他們——張喜分明是預知死期將至!
“到底是何方勢力毒殺了宦官張喜?”縈繞在眾人心頭的謎題越來越多。
突然,李川的聲音再一次響起:
“此外,東廠稽查文書顯示,通州知州衙門于二月初四日上報,王二姐、梁月季二人同時遇害于通州漕運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