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人性管理(十周年紀念版)作者名: 曾仕強本章字數: 1083字更新時間: 2025-02-17 17:36:52
要用情和行動去化解
有很多人經常說自己口才好,我感覺很可笑:口才好?人家不過是讓你,不跟你辯解而已。要說辯論,沒有人辯得過中國人,因為中國人的陰陽思維非常厲害。請看下面的對話:
老板:“你最近在干什么?”
部屬:“我在填表格。”
老板:“表格有什么重要的,你填不填有什么關系?”
碰到這種情況部屬該怎么辦呢?
有的老板很奇怪,凡是你認為重要的,他都說不重要。“你沒有做的事情,為什么不去做呢?沒有做的那才重要。”這就是老板的心態。你總在辦公室里面忙,他覺得很奇怪:“外面的事情誰做,整天搞這些沒用的表單嗎?這些是騙人的,真正的事情誰去干呢?”你跑到外面去,他又會說:“你整天在外面跑,表單誰填呢?”可見,你永遠沒有辦法調試得讓老板滿意。
可以說這就是中國社會的現實狀況。家事同理,家里人也是這樣,夫妻兩個人越來越看不順眼時就是這樣。同樣,子女在家,父母覺得很煩:“你整天不工作,在家虛度時光。”子女不在家,很忙,回來很晚,父母又會說:“家里是旅館呀,回來睡個覺就走了。”
那么,怎樣才能化解這些問題呢?我的經驗是:要把情擺在當頭,見面就給他面子,他有了面子,就很講理。也就是說,要中國人講理,你只要給他面子就行。
還是上面那個例子,讓我們看看如何應對這個老板。作為部屬要思考一下:自己一定有什么地方對不起老板,他才會這樣,他是借故這樣做,并不是真的自己怎么做都不對。他一定有心結,把這個心結一打開,事情就化解了,就沒事了。
的確,我們很少就事論事。因為我們的認識是,人和事是分不開的;西方人的認識是,人和事可以分開。例如,西方人聽到一句話,他僅就這句話進行判斷;而我們聽到一句話先問“是誰說的”,搞清楚了再來判斷(你不告訴我誰說的,我不可能判斷)。在我們看來,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人,老板跟你有心結,你去道歉沒有用,去說明也沒有用。你就要想明白大概是因為什么事情得罪了老板,再從行動上來改善,老板自然就理解了。遇到事情怎么辦?要講情、理、法。遇到矛盾,要用行動去化解,不要用語言去辯解—越辯矛盾越大。老板要有老板的魅力,干部要承上啟下,基層員工要實實在在地把工作做好,大家各司其職。
揣測沒有錯,中國人一定要揣摩別人的心思。孔子說,你講話時,眼睛要看對方,如果你講話時,眼睛不看對方,你就跟瞎子一樣。但是不能投其所好。一察言觀色就投其所好,那是小人;察言觀色之后合理地調適,才是正確的做法。
如果你完全不察言觀色,不理解老板的心思,老板跟你越離越遠,結果會怎樣呢?我認為大多數管理者不會把人炒魷魚,也不會把人調職,只要“急速冷凍”,讓你什么事也不能做,你就自動走了。你走了,他還會想:走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