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初定新兵訓練營
- 水滸:將造反進行到底
- 軟陽光
- 2569字
- 2025-02-03 00:15:41
韓蒼目光復雜的看著張三。
砲車還能這么用,真是聞所未聞。
他搖搖頭,驅散腦海里的驚訝:“寨主誤會了,你這計策屬實高明,贊一句兵法大家毫不為過。”
張教頭附和道:“以現在禁軍的戰斗力,恐怕只幾輪砲石下去,對方便要作鳥獸散了。”
他想到自己為山寨練兵的差遣,又忍不住問道:“寨主如此精通兵法,對我這‘新兵訓練營’可有什么安排?”
張三清了清嗓子:“如今山寨七百兵馬,按照我的要求,林沖大哥只挑選出了三百戰兵。其余的都打發到了天工營以及各頭領麾下,他們不參與對外作戰,作用和后勤兵差不多。”
“三百戰兵,不日便會隨我下山。其余后勤兵,每日會抽出兩個時辰,交由恁來訓練,合格的可以加入戰兵營。”
“我這次下山,帶回來的估計不止糧草錢銀,還會有一批務農的普通青壯,而這批普通青壯,才是新兵訓練營的主要訓練對象。”
張教頭皺著眉頭:“那這批沒有從軍經驗的普通人,是遵照禁軍的訓練方式來?”
張三搖頭:“不,到時候我會給你一個方案,大體步驟是,對新兵先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基礎訓練,包括吃飯、睡覺、行走、隊列等。”
“兩個月后,進行新兵基礎考核,合格的充入戰兵,不合格的加入后勤兵。”
張教頭稀奇道:“行走、隊列的訓練,我倒是能理解,可這吃飯睡覺,有什么好訓練的?”
“吃飯,包括日常用餐、野外就餐、行進中就餐、作戰時就餐,要讓新兵習慣各種用餐方式。”
“睡覺也是同樣的道理,新兵訓練時,不能睡在房里,要在后山扎營,或者直接和衣而睡。”
“除了吃飯睡覺,我對行走和隊列的要求也很高,起碼要做到整齊劃一,令行禁止,這不是為了好看,而是要從細微處,培養新兵的服從性和戰場習慣。”
張三說的口渴,和兩人碰了一下酒杯,繼續道:“林沖大哥先期挑選出的三百戰兵,大部分人已經養成了做山賊的習慣,戰斗力可能還行,戰場服從度或許也說得過去,但這卻不是我想要的兵。”
“我要的是一批,沒有受過山寨氛圍污染的新兵,在戰斗中,他們不以個人勇武取勝,而是靠極強的服從性定輸贏。”
韓蒼見他早有腹稿,便問道:“那新兵入營之后,你的營盤打算如何建設?按照禁軍的結構來搭建嗎?”
張三搖搖頭:“我亦有安排。新兵入營后,五人為伍,設伍長一名,十人為什,設什長一名,伍長作為副手,協助什長管理本什兵卒。”
“每三什為一隊,設正副隊長各一名,并火兵若干。五隊為一都,設正副都頭各一名,安排一名訓導員。”
“再往上,五都為一營,設置正副指揮使各一名,另加指導員一名。五營為一軍,設正副軍長各一名,加派教導員一名。”
“隊級以上作戰單位,還會設置傳信兵以及雜務兵若干。”
張教頭聽的出神,詢問道:“這訓導員、指導員、教導員還是第一次聽說,他們在軍中有何作用?”
張三回答:“他們負責教育和思想工作,起碼要讓咱們的兵知道為何而戰。除了這個,他們還要協助本部長官進行日常管理。”
“不過在剛開始時,教導員一職由我親自擔任,后面我會帶一部分合適的基層訓導員出來。”
張教頭點點頭,若有所思。
他久經行伍,并對張三有濾鏡加成,他心中有預感,按照這個法子練兵,或許會有很好的效果。
張三接著又說道:“這只是大體安排,咱們現在缺兵少將,步軍先照著這個來,至于馬軍和水軍,等以后再做布置。”
“如今山寨內,雖有了阮氏三雄加盟,但普通水軍還沒著落,戰馬也只有六十來匹,其中十多匹,還是咱們一路騎來的。”
“兩位老丈,遠程打擊作坊,和新兵訓練營,對山寨來說至關重要,你們未來的路,可以說是任重道遠。”
聽完他的話,張教頭和韓蒼對視一眼,都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不輕。
“寨主,我有個請求,能不能把我家老三韓文調來給我做副手,他以前在禁軍的弓弩作坊做事,對床弩頗有研究。”
張三從善如流,點頭答應。
張教頭見此也開口要人:“那寨主能不能割愛,讓王五那小子來我這,他行事有板有眼,正好適合你說的練兵方法。”
張三想了想,王五的確是那種無條件服從命令的人,遂也點頭答應下來。
……
大年初一,張三起了個大早。
先向張教頭、韓蒼、阮家老娘幾位長輩拜年。
隨后又拉上一眾頭領,給山寨兄弟們問候過年好。
接著便在聚義廳中舉行開年會議。
杜遷、宋萬、曹正,這三人的差遣,大多屬于軍隊保障工作。
張三作出指示,要他們盡快培養出合適的副手,讓自己從日常工作中抽出身來。
林教頭、王五、韓家父子的差遣,偏向軍隊后勤服務,山寨中大部分的銀錢,都給了天工營使用。
至于林沖、時遷、李四和阮家三兄弟,這些屬于戰斗序列的首領,他們當下要做的,就是整兵備戰。
張三把營盤最新的架構方案說了出來,眾人都沒什么意見。
當提到水軍建設時,阮小二發言道:“山寨周邊漁村,多有下水擒龍的好兒郎,可以試著接觸一下。”
張三欣慰點頭:“我正憂心水軍建設,你既然有這個想法,那便自去安排,但要記住,跟他們說好,咱們招的是兵,不是山賊。只要愿意上山的,可以安置其家眷,并每月給一筆津貼,作戰繳獲同步軍一樣分配。”
“那,步軍能否……”林沖欲言又止。
張三知道他是想為手下戰兵爭取利益,便直言道:“不管是戰兵還是后勤兵,只要是山上的兄弟,每月都有津貼發放。”
“初步方案為,步軍戰兵、水軍戰兵、馬軍戰兵每月一貫錢,后勤兵和訓練營新兵每月七百文。”
“各部門頭目,每月二兩銀子,軍內伍長二兩銀子,什長三兩,隊長五兩,都頭十兩,指揮使三十兩,軍長一百兩。”
“時遷偵聽營,曹正迎賓營,以及天工營骨干工匠,這些人比較少,而且有重要作用,可視為特殊人才,每月津貼翻倍。”
張三端起茶杯,潤了下嗓子,繼續道:“這只是日常津貼,繳獲分配則是七成入山寨公庫,用于發展建設。兩成由普通兵卒分配,參與直接戰斗的多拿,具體方案由當次戰役負責人來定。”
“至于最后剩下的那一成,則是由在座各位平分。”
“另外,繳獲糧草全部入山寨,不作分配,戰斗造成的傷殘補貼、陣亡撫恤,由山寨公庫劃撥。”
張三一口氣說完,他定下的政策有點多,堂下一眾首領在靜靜消化。
杜遷宋萬這兩個老山賊,聽完后直覺得像天方夜譚。
哪有寨主給嘍啰們每月發津貼的?而且繳獲的銀錢,居然也能給大家分。
這在他們倆看來,簡直有些不可思議。
一般的山寨,所有的財產都是歸寨主私人所有的。
其余頭領,包括下面小嘍啰,腰包鼓不鼓,全看寨主賞賜多少。
這也就造成,大部分山賊習慣在劫掠時,將財物私藏后據為己有,壓根沒有繳獲歸公的習慣。
Ps:
求收藏,求推薦,求追讀。
覺得本書可以的,可以多多評論。
新書需要大家支持,數據代表一切。
感謝各位好漢捧場,給你們作揖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