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自古生民皆命苦
- 水滸:將造反進行到底
- 軟陽光
- 2219字
- 2025-01-27 03:11:18
聞煥章撩開下擺,坐于院中石凳上。
“開封府下發了通緝公文,你排在第二位。”
“樊樓主人也放出話來,誰若能拿你人頭,便以千金相酬。”
張三冷哼一聲,不滿道:“我為什么只排第二?那第一是誰?”
聞煥對他清奇的腦回路感到無言。
“高俅自作聰明,以為策劃一切的是張教頭,你最多算個執行者。”
張三不由扶額嘆息,接著問道:“先生剛才說的王黼、鄭居中,是怎么回事?”
“朝中有人拿你犯下的案子,當成陷害政敵的手段,這二人如今已罷官回鄉,另有十余人被牽連,已發配遠惡軍州。”
“好在官家最近轉了性,不再像以前一樣不問政事,他赦免了其他參與之人的死罪,并囑咐開封府從輕發落,要不然放任蔡京等人胡為,只這一案,便又是人頭滾滾的結局。”
張三聞言稍感欣慰,看來這宋徽宗還沒到無藥可救的地步,下些猛藥,也能有點反應。
聞煥章給他倒了一碗水,問道:“如今躲在此間,總不是長久之計,你可想好了去哪落草?”
“濟州,梁山泊。”
聞煥章點點頭:“有點印象,好似聽說過,你為何選此處?”
張三手指蘸水,在桌上把梁山泊的地形畫了出來。
“嗯,倒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且周邊頗多州縣,適合劫掠,但此等好去處,若已被強人占據,你又該當如何?”
“一刀砍了便是。”
張三不屑道:“還要叫先生知曉,我縱使落草,也不行那掠奪百姓之事,什么劫道、借糧、綁票,都是小打小鬧罷了。”
聞煥章聞言不悅道:“你這賊廝,不要上來就攻州破府,積蓄實力方為大道,別老想著做出頭之鳥,名聲大了不全是好處。”
“落草為寇后,當改個名字和綽號,你現在被朝廷視作眼中釘,若是敢舉旗,便會不停應付征剿,到時候哪還有精力顧其他。”
張三對他的勸說,并不當回事。
只敷衍道:“先生老成持重之言,小子謹記于心。”
聞煥章見此頗為不悅,便開口訓斥:“我都是為你好……”
“咳咳咳……”
正端碗喝水的張三,聽到這句話差點應激。
這不是過年的時候,父母和家里親戚的口頭禪嗎?
張三胡亂擦了擦嘴,解釋道:“先生容秉,對于日后,小子自有規劃,具體分為三個五年計劃,第一……第二……第三……”
張三用了大半個時辰,粗略講完了以后的打算。
這是他第一次吐露心跡,各種手段謀劃,連李四等人都不知曉。
聞煥章邊聽邊點頭,臉色慢慢由怒轉驚,不停發出疑問。
張三對他的問題,都一一作答,毫不藏私。
“此間種種,你是從什么時候謀劃的?”聞煥章聽的面色潮紅,眼神中滿是驚詫。
張三隨意道:“就這個把月,不過只是初步計劃,中間施行過程中,會遇到很多變數和困難,到時候再視情況做應對。”
聞煥章聽后面露糾結之色,接著沉思片刻后說道:“你若信任于我,東京城的那些謀劃,便交由我來做吧。”
張三哈哈一笑:“我怎會不信任先生,家母于你有救命之恩,你于我等又有活命之情,咱們之間雖無血緣關系,卻也打斷骨頭連著筋。”
“再說了,當我對你講出這些計劃的時候,先生就只剩下了兩個選擇,要么主動從賊,要么被強擄上山。”
聞煥章聞言,哭笑不得道:“你這賊廝,對我還要行那等齷齪手段嗎?破家陷害,賺人上山,又豈能讓人真心效命?”
張三擺擺手,解釋道:“我才不會如此行事,就拿先生你來說,孤家寡人一個,我若是想賺你上山,倒也簡單,重金尋一女子,自薦枕席同你歡好,肚子大了就回山上,到時候恁自會心甘情愿跟來。”
聞煥章笑罵道:“說你是個狂徒,倒也不冤枉,那宋刑統在你眼里,當真是視若無物。”
“我倒真有些好奇,你為何如此信我?”
“難道真的只因舊情?要知道,你母親的救命之恩我已經還了,而且我若是拿了你,自有大好前程等我。”
張三指著墻壁回答:“自然不是因為感情,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我能對先生推心置腹,皆因你掛的這一幅字。”
聞煥章扭頭看去,那是張載親筆寫的橫渠四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聞煥章目光如炬,問道:“你如何理解這四句話?”
“先生想聽真話還是假話?”張三眼神玩味。
“真話何解?假話何意?”
張三清了清嗓子:“假話嘛,就是先生不甘平庸,胸有丘壑,心憂百姓疾苦,惦念天下蒼生,所以我敢信任先生。”
聞煥章聞言,拍案大怒:“你個撮鳥,這明明是老夫的真實想法,為何曲解為假話?”
張三強忍笑意,繼續解釋:“張載寫這四句話時,肯定是發自真心,官家端坐龍椅,以此為目標也說得過去。”
“但先生一介白身,卻掛上這四句話,那小子只從中看到了四個字。”
“哪四個字?”聞煥章面色不善。
張三一字一頓道:
“我、想、當、官!”
沒等聞煥章發怒,他接著說:“先生心有天下,但當下的趙宋卻遺賢在野,而小子我有再造乾坤之志,豈不是正對先生胃口?”
“撇開交情談人性,我想造反,你想當官,這叫一拍即合。輔佐我爭奪天下,你有從龍之功,封侯拜相自不在話下。”
“咱們,屬于同道中人,所以我信任先生。”
聞煥章啞口無言,還沒見過如此直接的。
他想反駁,卻無從下口。
便嘴硬道:“你可以說我想為官想瘋了,但張子的這四句話不該這么曲解。”
張三嗤笑:“橫渠先生出身名門望族,家中世代為官,后在歐陽修主持的應考中,與蘇軾、蘇轍兄弟倆同登進士。”
“張載先生本人,更是精通儒、佛、道三家,年輕時便被范仲淹看重,后來又創建橫渠書院教書育人。”
“橫渠先生的一生,兩被召晉,三歷外仕,著書立說,終身清貧,死后從祀孔廟自是應該。”
“但唯一可惜的是,他空有一腔熱血,卻沒看清世界和歷史本質。”
聞煥章被他氣笑了:“你倒是說說,何為本質?”
張三起身,鄭重道:
“天地本無心,生民皆苦命。”
“往圣少絕學,萬世難太平。”
……
Ps:
求收藏,求追讀。
新書啟航,數據代表一切。
謝謝各位好漢捧場,給大家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