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能抓老鼠的便是好貓
- 時穿從給朱標系統開始
- 來不及憂傷
- 4376字
- 2025-02-05 00:00:00
“錢知縣莫急,是好事,也是陛下交待的事,非私事。”
時明將事情性質挑明,令錢晁稍稍松了口氣,但又疑惑,既然是公事,你丫居然跑來這里吃喝,難道你想公款吃喝?
正想著,便聽時明繼續道:“原本這事應該我去縣衙找錢知縣相商,但又覺得這樣太過嚴肅,便想著請錢知縣來這坐坐。”
坐陪的營繕司主事李瀚,也笑著附和逗趣,“聽說這里的消息可不低,一般人都不敢走進來,只敢在外面瞧瞧。”
時明微笑道:“不要怕被這里面的裝潢嚇到,別看這里面裝潢富麗堂皇,事實上,進來喝杯茶,聽聽書,或聽聽曲,也就幾十文錢。而且這里所有菜肴都有菜單,上面價格明碼標價,童叟無欺,也不必擔心會被坑。甚至就是不消費,站在樓下看看臺上表演,紅樓也不會驅趕,沒有必要自己嚇自己。”
說著,時明給錢晁跟李瀚分別遞了份菜單過去。可惜,兩個人都很有禮貌,沒敢點那些需要幾十上百貫的。
時明很有耐心地等他們翻完菜單,這才隨意點了幾道幾十上百貫的美食,交給一旁的服務員,讓她們盡快上菜。
等服務員出門,時明才道:“今天邀請錢知縣過來,主要是想跟錢知縣商量一下修路問題。想必錢知縣也知道,在你們江寧縣郊,有處石炭礦,如今有人正在挖石炭,制作蜂窩煤。我想修的就是從石炭場到你們江寧縣的這段路,總長約摸四五十里。”
錢縣令聞言,剛松了的口氣,又提了起來,末了有些小心翼翼問:“不知上面會撥多少款項下來,我們縣內要如何配合?”
他有些擔心這位新晉伯爺是來他江寧縣打秋風的,雖然他們江寧縣是不怎么窮,但也遭不住這樣造啊!
時明搖頭道:“不需要你們縣衙出錢,戶部也不會撥款,修這條路的所有消耗,我會想辦法自行籌集。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將這個消息通知到各村各鎮,并讓那些百姓配合,丈量舊路旁邊的土地,我想拓寬這條路,至少要比之前寬上兩倍。”
錢晁聞言,便開始琢磨那條路旁邊,有多少地是縣衙的,有多少是百姓手中的,他邊琢磨邊道:“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時明點頭道:“這個我自然知曉,不過屬于你們江寧縣衙的那部分土地,我希望可以折成成本。將來這條新路收費的話,我們會按成本來算分成,將收上來的過路費算給你們縣衙。”
“這……”
錢晁有些懷疑,陛下要是知道,會不會砍了他們。
“你不必擔憂,新路收費這事,我跟陛下聊過了,我們并不收取百姓徒步行走的過路費,我們只收過路車馬費。收費也不會太高,我們甚至已經做好二三十年時間收回成本的打算。”
聽到時明這么說,錢晁終于松了口氣。雖然他做縣令這么多年下來,平時偶爾也會收取一些好處,但太過傷天害理事,他還是不敢明目張膽的,畢竟這里是應天府,是在老朱眼皮底下。對上那位殺人眼都不眨一下的馬上皇帝,就沒人不怵的。
“那不知,那些百姓的土地,收回來又該如何補償?”
“家貧者可以以地換地,家富者則以錢抵之,這就需要錢縣令來配合了。若是熟田換荒地,可酌情進行補償!若是他們愿意以地換錢,那就更好。你只需要記住一點,不要占百姓便宜,不要讓百姓心寒。我們這是在做惠及萬民之事,不要到頭來,卻反被百姓戳脊梁骨。我不差錢,要是事情辦得漂亮,等路修完,我會酌情給參與此事的所有官員衙役,都包個紅包當作獎勵。”
錢晁聞言,反手就是一記馬屁,“伯爺思慮甚周,愛民如子,下官甚是佩服!這事就交給下官來辦,定辦得漂漂亮亮。”
時明點頭,“這些工部書記官會跟著你的人去丈量土地,我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將這事辦妥。同時,我們這邊也會著手準備修路材料,一個月后開工,不知錢縣令能否辦到?”
這些書記官,不僅是去記錄的,也是去當眼線的。時明可不希望路沒修成,百姓卻跑去告他搜刮民脂民膏。
“伯爺放心,定然辦妥!”
丈量土地修橋鋪路這種事,要是放在后世,那都不知道要扯多久的皮,哪里是一個月能完成的。但這里是古代,是一縣知縣就相當于土皇帝的封建社會,想要辦成這種事,問題不大。
“如此甚好!來來,吃肉吃酒。”
……
飯后,錢晁起身告辭走人,準備明天開工。
時明則對李瀚說道:“下午你帶兩個人,去各村招人,并帶人去秦淮河灘去挖河沙跟細小河石,挑到那條路旁堆放,招來的那些人,咱們按時下的人工費用上浮兩成付他們工錢。記住,只要不是特別愛偷懶的,你們就不要太過苛待他們。”
李翰躬身應是,然后也帶人離開了。
等大家都走后,時明便一個人溜達到了五樓,五樓的一座包廂里,李景隆這貨正好吃完午飯,半躺在臥榻上喝茶。
“明哥,你來了!”
見他這副憊懶之態,時明便‘嗯’了聲,道:“明天你就跟著我去做事吧!對了,有沒有想過幫你舅老爺做點事?投資一下我們即將進行的項目。當然,這個項目收回成本的時間有點長。”
李景隆好奇道:“什么項目?回報率如何?”
“這是有利民生的大事,談何回報?更何況這可是為你舅老爺鞏固江山的好事,你身為外甥孫,當為陛下排憂解難,好意思談回報?”時明鄙視了他一眼,“這是人情投資,懂?”
李景隆愣了愣,心說:我覺得你是在忽悠我,雖然我沒證據!
“需要我投多少?”李景隆問道。
時明聳肩,“千貫萬貫不嫌少,十萬八萬貫也不嫌多,具體得看你有多舍得下血本,我是打算將我那四十萬貫盡數投入的。”
畢竟他現在所剩的錢,全特么是寶鈔,放著也是貶值,還不如全投了,眼不見為靜。
一聽時明如此大手筆,李景隆一拍大腿,道:“投了!既然明哥如此大手筆,弟弟我也不能太拉胯,免得被人笑話了去!”
“投多少?”
“二,三十萬貫吧!”
雖然把剛剛搬回家的三十萬貫又搬回來,讓他心若滴血,但李景隆還是咬牙應承了下來,畢竟現在紅樓日進萬貫,月末分紅便有不和,還有蜂窩煤在售賣,他還真不差錢。
跟賺錢相比,緊跟明哥明財神的步伐,緊抱舅老爺一家的大腿,才是最要緊之事。這方面,李景隆還是很拎得清的。
事情談完,兩人便開始喝著茶,吹起了牛比。
結果還沒吹多久,便聽門外傳來敲門聲,“寧州伯,太子殿下有請,請你前去正陽門匯合。”
這是要出城的節奏啊!正陽門外有啥?正陽門正前方是山川壇,山川壇左手邊是天地壇,這也不是祭祀的時間啊!
時明有些疑惑,但還結束吹牛比,起身道:“這就來!”他邊說邊看向李景隆,“你大表叔邀請,有沒有興趣一塊去瞧瞧?”
“行!”
就這樣,時明跟李九江,帶著一眾護衛,朝正陽門而去。
兩三刻鐘,時明跟李九江便看到了坐著馬車,等在正陽門邊上的太子標。在他身邊,還有朱老四,以及他們的護衛。
“標哥,老四,你們這是準備去哪?”時明策馬上前,問道。
朱老四看向太子標,太子標笑道:“準備去天地壇那邊逛逛看看,我準備將武學院建在那邊,離秦淮河遠點。”
其實就以目前應天府的規模,再遠也沒多遠。但若是靠雙腿走路,那確實是要比夫子廟遠得多,畢竟夫子廟就在秦淮河邊上。
這里的秦淮河,是指那煙柳場所,不是指那條河。若是那條河的話,那條河其實就從天地壇附近穿過。
在天地壇那邊往西南方向,便是大教場。太子標準備將武學院選址放在天地壇與大教場這中間。
太子標從馬車里出來,騎著高頭大馬,跟時明他們一起,帶著一干護衛,出了正陽門,朝著天地壇方向而去,信馬由疆。
一路走走停停,邊聊邊看,一個多小時,這才到達目的地。
雖然后后世時明沒有去過應天,但也知道,此時一片荒蕪的地方,在后世,已經變成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
一時間,讓他多少有種滄海桑田之感。
看了良久,時明便問一旁的太子標,“標哥,你準備如何造這武學院?又準備造多久?”
太子標搖頭道:“我還沒有跟工部那邊商量,不過造時肯定不會短,我準備一年內完成主體建筑,先把那些渾蛋送進去,然后再造其余建筑,爭取三五年內徹底建成!”
時明搖起頭來,“太慢了,我有一物,只要人手足夠,兩三個月內,就能將你所要的建筑徹底完成。你們別那樣看我,不信你們問九江,那座紅樓建造多久,他最有發言權。”
李景隆點頭道:“大表叔,明哥沒有吹牛!他那有一物,名叫水泥,加水加沙石攪拌之后,便可將磚石粘合到一塊,待徹底凝固之后,刀劈斧鑿都沒事,強的很。紅樓那么高大,拔地而起到建造結束,我們也只用了一個多月時間……”
“那東西,造價幾何?”太子標問道。
時明笑道:“不貴,百斤五十文。那座紅樓建下來,其他材料選不論,只是這水泥,只用了不到五百貫。”
“如此便宜?”太子標不可思議道。
朱老四聞言,拳掌相擊,叫道:“我總算明白,為何明哥你敢說在大草原上建城了,原來有此等神物。”
“神物?不,此乃格物之道產物。將石灰石,粘土,鐵礦石等物粉碎,鍛煉,攪拌混合而成,與神靈沒半點關系。”
“格物致知?”太子標問了句。
時明點頭道:“確實是,只不過現在的儒學,把這種窮天地之理所造之物,歪曲成了奇淫巧技,實在太過偏頗。就如同火藥誕生于煉丹,春秋時期便已有此物記載,可我們將其用到實戰上面,制成火銃,卻過了近兩千多年。若在有此物之初,便開始大力發展,結果會如何?煉鋼技術在千百年前便已出現,若繼續大力投入研究,發展到如今,還愁大炮不好鑄?”
時明忍不住,開始吐槽起儒家的固步自封來,“老祖宗早就說過‘致知在格物’,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儒學經典,也只能用來統一一下思想,靠它治國,與緣木求魚何異?”
被儒學浸染多年的太子標,聽到時明這話,不由苦笑起來。
倒是朱老四會捧哏,問道:“儒學不行,那要什么才行?”
時明看了眼太子標,看到太子標并未生氣,心下也默默舒了口氣。要是換成老朱在這里,估計已經開始想要發飆了。
于是他搖頭道:“單一學說是不行的,就像律法需要法家學問,兵法需要兵家學說一樣,想要一個國家蓬勃發展,什么管用就得用什么,不管白貓黑貓,能抓老鼠的便是好貓。”
說著,時明又舉起粟子,“比如想要糧食增產,就需要農家站出來,努力培育更加優良的種子;想要器械更精良,更好用,就需要墨家更加深入去研究;想要醫學更為昌盛,就要醫家進行研究和傳播……說起醫家,我覺得標哥你回頭還可以再建一座醫學院,教授更多的醫者,更全面的整理一下咱們的醫學體系。而且醫者多了,那行軍打仗時,就可以少死許多傷兵。”
太子標聞言,也不由跟著點頭,不過以現在的戶籍制度,想要完成這個,有點難度,還需要再等等。
至于扶持其他諸子百家,太子標覺得,這個更加困難,因為現在是儒學的天下。身為儲君,太子標雖從小讀儒學,但他其實也明白,單靠一個儒學,想要治國強軍,難度太大。
現在被時明這么一點,瞬間就讓他有種豁然開朗起來,對將來的施政方針,有了更加明了的方向。
此時的太子標,更加確認,眼前這個胸襟廣闊,行事不拘一格的男人,便是他想要尋找的執宰之臣。甚至他都已在想象,他就是那位漢照烈帝,而時明便是他的諸葛武侯。
而此時的時明卻在想著,如何跟這些大明土著,科普一下什么叫物理力學,方便將來推廣數學物理等學科。
只見他撿起一塊石頭,朝著前方的枯草荒地扔去,石子在空中劃出一條完美的拋物線,墜落在草叢之中,然后他問:“你們剛才看到什么了嗎?”
“……”
幾個男人面面相覷,看到什么了?青天白日,難道有鬼?
朱老四跟李景隆這兩個二貨,還有些心虛地往后方遠處的大祭壇看了看,“看到什么了?沒見鬼吧!”李九江說。
“……”
時明無言,果然是一群土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