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陪伴:哈佛博士岳曉東家教十八式
- 岳曉東
- 527字
- 2025-01-23 15:33:45
家長的關系性無助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就是說再公正的官員也很難判斷家庭糾紛的是非曲直。這不是說一個人喪失了裁斷是非的能力,而是他本人也是是非的一部分,所以喪失了裁決中的中立性和客觀性。換言之,這種無能感是關系親疏造成的,當事人多是有心無力,身不由己。這是一種關系性無能的表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反映在親子關系上,這種關系性無能表現為孩子對家長說過的話置若罔聞、不屑一顧,就是因為他們是家長。在心理學上,這是親子之間關系性無助(dysfunctioning of parental relationship)的突出表現。從家長的角度來看,通常有以下幾點:
家長對孩子說過的話很容易被孩子忽略或忘卻。
家長對孩子講的道理很容易被孩子反駁或敵視。
家長對孩子交代的事情很容易被孩子怠慢或拖延。
同樣的話語家長說了孩子不聽,可換一個使孩子感覺親切和認可的長輩或平輩人說,孩子卻能心甘情愿地聽進去。此所謂“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也就是說人們對于外人知之甚少,所以心存期待。英語中也有類似的諺語,“仆人眼里無英雄”。其實在美學上講,這就是審美疲勞效應,即當一個人每天觀看一個美麗面孔,他也會漸漸地感覺平常的。
因此,關系性無助是親子溝通的一大障礙,家長的想法就是再有理,也敵不過因為是孩子的父母而面臨的逆反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