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七次量衣一次裁,動筆之前三注意

學術論文當然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出來的,但做好充分準備的寫和隨便有了一個念頭就立刻開工是完全不同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就倉促開工的后果,一個是論文的質量難以保證;再一個是論文本身也容易難產—寫不下去了,最后不了了之,或者勉強寫出來了,但是屢投不中變成了抽屜文學。

經過之前關于論文選題的功課,我們已經確定了選題,這個選題和我們的興趣點、關注面都息息相關,我們以往的研究經歷又恰恰能夠支撐起這個選題,而且我們又非常幸運,通過學術文獻數據庫的“外部校準”工作發現:哇!不得了,這個領域的研究正處于一個大的上升趨勢之中。是的,這樣的選題真的是太棒、太有價值了,恭喜你!那么,是不是我們就可以立刻開工去寫呢?我覺得還是不要著急,為了保證論文的質量,我們還需要做至少三個方面的準備工作。

001 論文寫作的心理準備

我建議大家在論文寫作之前先做一個心理上的準備,而這個心理準備的核心我把它叫作“提高抱負水平”。就是說,如果我們以前在寫論文的時候,并沒認真想過要把它發表在什么層次的期刊上,甚至沒有想過它會公開發表,那么現在,我們不妨把自己的抱負水平稍稍提高一些。

如果以前我們在寫論文的時候都沒有想過它會發表,那么現在我們一定要寫出一篇可以發表的論文;如果以前想的是只要能發表就行,那么現在我們不妨寫出一篇可以發表在北大核心期刊上的論文;如果以前想的是發表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就行,那么現在我們干脆寫出一篇可以發表在CSSCI期刊甚至權威期刊上的論文。這就是說,我們要適當提高自己的抱負水平。

提高抱負水平的好處主要在于,它能夠激發我們的全部潛能投入即將開始的論文寫作。要知道很多時候我們放棄了寫作,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們對自己能夠寫出一篇高水平論文這件事失去了信心。那么,如何提高抱負水平呢?我認為至少有這么三點。

一是要進行積極的自我激勵。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潛能可以不斷被挖掘的,我們應該通過不斷的自我激勵,把潛能挖掘出來,告訴自己一定可以、一定行,不斷給自己打氣。

二是要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他行我也行,我可以,我能夠做到。張三整天忙著搞對象都發表三篇論文了,我憑什么寫不出論文?然后不斷想象自己這篇論文發表在“高大上”的期刊上,自己拿到樣刊時的情景。這種感覺實在是太爽了,我都等不及要把這個想象變成現實了,這樣最好。

三是要努力保持身心愉悅。保持良好的心情,對簡單事物保持興趣,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時,也要有健康的身體。如果我現在正在感冒,嗓子齁疼,發燒39℃,這種情況下非得讓自己心情特別好,鼓勵自己有潛能可以挖,他行我也行,這確實比較難。所以說,我們還要努力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每天適度運動,增加營養,合理安排飲食和作息時間。學術論文寫作是高強度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沒有良好的身心狀態肯定難以為繼。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要保持身心愉悅,并不斷調適,否則我們遲早都會為此付出代價。

002 論文寫作的文獻準備

如果說心理準備是個務虛的準備,那么文獻準備則是個實實在在的準備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論我們的選題多有價值,身心多么愉悅,如果我們沒有文獻把這個選題支撐起來,就只能是個無米的巧婦了。所以,我們還要做文獻檢索、選取和閱讀的功課。

而說到文獻準備,最基礎的工作是要善用學術文獻數據庫進行檢索。雖然中國知網飽受詬病,很多人吐槽,但是它有它的好處。我個人感覺,對于中文社科類專業而言,中國知網可算作一個最可靠的電子學術文獻數據庫,一個通識性、即時性的學術文獻數據庫。善用這個數據庫進行檢索,努力找到最能支撐自己論文寫作的精準文獻,是一項需要完成的功課。在本書《如何檢索到與你預期學術產出最相關的高質量文獻》一文中我專門寫到了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這里就不再贅述了。其實在做文獻準備工作的時候,基本是在重復前文關于論文選題原則中的“泛讀+精讀”的工作,只是做得更為精準而已。

在通過數據庫檢索文獻的過程中,有兩點需要注意:一個是檢索文獻自身的質量盡量要有保障,無論從作者、發表期刊的層次與出版社的口碑等方面,都要盡量“高大上”;另一個是“高相關”,即檢索到的文獻要與我們的論文選題具有高相關性,確實可以引用和參考,能夠撐得起我們的論文選題。

下面我給出一個所謂的文獻準備三原則,即經典、新近、多元。

經典,也就是“經典文獻”,往往是經過時間的考驗,一直傳播到現在,高引用頻次的文獻。

新近,也就是距離我們打算寫作的這篇論文時間比較近的、發表(出版)的學術文獻。

多元,指的是文獻來源的多元化。為了寫好一篇論文,在我們的備用文獻中,應該既有中文文獻,又有外文文獻;既有期刊論文,也有專著、譯著和論文集。數據資料方面,既有國家統計局權威發布的官方數據,也有我們通過田野工作搜集到的第一手資料。這樣一來,文獻來源就比較“多元”了,這就是好的文獻準備工作。

003 論文寫作的目標準備

目標準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確立好論文選題,在沒有開始寫作之前,要做出一個預判,看看我們最希望把這篇文章發表在什么級別的期刊上。前面我們提到了提高抱負水平,比如說,我們希望論文能發表在CSSCI期刊上,這當然很好。但是如果我們的目標能夠再具體一點、精確一點,那效果可能就會更好。

比如說,我們現在打算要寫的這篇論文,希望能夠發表在《貴州社會科學》上,或者類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的期刊上。設定這樣一個比較精準的投稿目標期刊的好處在于,可以用這個目標來指導論文寫作。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我們有意識地不斷讓這篇論文和我們預期發表的目標期刊進行一種磨合。注意,這是邊寫邊磨合,甚至是在寫作之前就開始按照目標期刊的發文風格和規范格式來進行構思。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這篇文章會非常符合目標期刊發表論文的要求。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我在這里給出兩方面提示。

一是要善用學術文獻數據庫進行檢索。這個問題我們之前已經討論很多了,這里不再重復。中國知網里有一個期刊導航的板塊,萬方數據里面也有期刊信息查詢欄,在這些數據庫里一般都會有關于學術期刊的投稿方式,以及關于期刊信息的一般描述,包括期刊的主辦單位、出版周期、期刊層次等。

另外,我還給大家推薦一個公眾號,叫“期刊投稿指南”。這個公號比較有特色的地方在于,當我們把目標期刊的名稱發送到公號后臺之后,后臺就會自動匹配回復關于這個期刊的投稿地址在內的基本信息,包括這個期刊在哪年入選CSSCI來源期刊,哪一年不再是CSSCI來源期刊等。這樣一些有關期刊的信息會極大地幫助我們了解目標期刊的實際情況。

二是要了解目標期刊的投稿須知和征稿啟事。這些內容在電子學術文獻數據庫中都比較容易獲得。通過閱讀投稿須知和征稿啟事,我們就能清晰地了解目標期刊的欄目設置,以及它在行文規范、論文格式、內容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其實這個“目標準備”的過程,還是要回到學術文獻數據庫。通過檢索,我們能夠了解到這個選題相關的文章在過去一段時間主要被哪些期刊收錄了,哪些期刊愿意發表這類選題的文章,然后我們就可以把這樣的期刊作為投稿的目標期刊。接下來再去查找這個目標期刊的投稿須知和征稿啟事,之后嚴格按照要求來設計我們這篇論文的形式和內容。這樣一來,其實我們是用發表目標期刊的這個預判去倒推自己的寫作過程,而這樣的寫作是非常有針對性的,是有效寫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廊坊市| 通州区| 嘉禾县| 湟源县| 航空| 临沧市| 珲春市| 安龙县| 松江区| 奉节县| 太保市| 麦盖提县| 舒兰市| 巢湖市| 奉新县| 彭州市| 禄丰县| 定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平利县| 辛集市| 凉城县| 黑龙江省| 淮安市| 西乌珠穆沁旗| 阿城市| 中山市| 成武县| 涟水县| 灵石县| 邯郸市| 仁怀市| 峡江县| 冀州市| 晋宁县| 安达市| 阿坝县| 长兴县| 惠来县| 遵化市| 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