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智慧:季羨林的110個故事
- 梁志剛
- 924字
- 2025-01-20 14:31:05
珠算課“造反”
在新育小學,并非所有的老師都像班主任李老師那樣和藹可親,有一位教珠算的老師簡直是個“迫害狂”,對學生從來沒有笑臉。他的臉長得像知了,學生送他一個外號“稍遷”,“稍遷”是濟南土語,就是蟬的意思。“稍遷”先生對初學珠算的小孩子制定出既殘酷又不合理的規(guī)定:打錯一個數(shù),打一板子。如果在算盤上差一行,那就差十個數(shù),結果就是十板子。打手板可比打算盤的聲音大多了,遠遠地便可聽到課堂上噼噼啪啪的板子聲。一堂課下來,幾乎每個學生都挨過板子。偶爾有錯幾十個到一百個數(shù)的,那板子不知要打多久,直到老師打累了,才“板下開恩”。老師作威作福,學生苦不堪言,于是乎學生告訴家長,家長管不起;學生反映給校長,校長不理睬。小學生求告無門,被逼到窮途末路,自然就要造反,要把“稍遷”先生趕走。
幾個大一點兒的男孩帶頭提出了行動方案:上課前把老師的講桌翻倒過來,讓它四腳朝天。學生們都不去上課,躲到假山附近的樹叢中。花園里大樹上結滿了黃色的豆豆,大家把豆豆采下來裝進口袋里,準備用這些“子彈”打“稍遷”先生的腦袋。“稍遷”先生丟了人,教不下去了,就得卷鋪蓋走人。季羨林覺得這主意不錯,又喜歡湊熱鬧,便隨著那幾個大孩子,離開教室躲在亂樹叢中。
但是,過了半個多小時,當他們回到教室,準備用口袋里的“子彈”襲擊“稍遷”先生時,卻傻了眼。他們發(fā)現(xiàn),四腳朝天的講桌也早已翻過來了,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乖乖地坐在教室里,正在聽老師講課。原來,這次“造反”沒有經(jīng)過周密的動員和組織,貿然行事,本來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徹底崩潰了,結果一個班的學生分成了兩類:“良民”與“罪犯”,造反的人當然屬于后者。“稍遷”先生滿面怒容,威風凜凜地坐在講臺上,手握竹板戒尺,等候著一批小罪犯自投羅網(wǎng)。
“你們竟敢跟我作對!簡直要翻天了!”他看“造反”學生的個子大小,就知道誰是主犯,誰是從犯。他先把主犯叫過去,他們自動伸出右手,只聽到重而響的啪啪的板子聲響徹教室,沒有人敢喘大氣。那幾個男孩也真有“種”,被打得齜牙咧嘴也不哼一聲。輪到季羨林了,他也勇敢地把右手伸出去,啪啪十聲,算是從輕發(fā)落,手掌立即紅腫起來,刺骨地熱辣辣地痛。下課了,他用紅腫的手掏出那些黃色的豆豆,悄悄地扔掉了。這次“造反”就這樣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