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下屬也要有面子

西方人有一個最大的致命傷——喜歡分。他們做學問,總是喜歡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分到最后,每一個人的學問都支離破碎,孤立無援,之后只能拼命整合,卻發現怎么也整合不起來。

包括干部在內的被領導者的腦海里要盡量減少分的觀念,即使要分,也必須考慮合,若是合不起來,那么所有的分都是罪惡的。就像一個家,分家是大事,一旦分了之后,每一房有每一房的主張,誰也干預不了,這時即使他要變賣祖產,你也拿他沒辦法。

分是為了下一階段的合,這樣的分才是有價值的;如果是為了人們謀自己的私利,則會很糟糕。

所以,被領導者和老板若是合,雙方都有利;若是分,被領導者一定會犧牲。被領導者怎么抗爭,也爭不過領導者,他若是把你“踢走”,你那時只能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你尤其要注意,當你聽到分的時候,要多想想以后的合,這樣辦事才能夠比較周到。

你若是能夠和領導合在一起,領導就會看重他,覺得他很可靠,于是悉心栽培他,怎么栽培?有以下幾個方式:

一是輪調。當一個員工被輪調的時候,不應該只想著:我又沒有做錯事,怎么又把我調到別的崗位?他應該感到開心,這是領導重視他的表現。很多員工完全誤解了老板,因為領導不能公開說:“我要栽培你,所以我讓你多鍛煉鍛煉。”領導只能采取實際行動。

二是解決難題。一遇到困難,領導首先會派自己信任的人上陣,若是這時,你被領導點名,非你不可,你就有價值了。

三是制造機會。領導會找一些顧問,然后讓員工與顧問對談、交流,這是給你制造機會,而不是找麻煩,從顧問那里,年輕人可以吸取到一些新的、以前未接觸過的東西。

以上的行為,領導都不能明講。這時,部分員工就會產生誤解——“是不是因為我沒有背景,所以他欺負我?”“是不是因為我有能力,所以他拼命壓榨我?我是不是裝傻比較好?”“他這么做,是不是準備把我趕走?”其實,這都是曲解了領導者的好意。

有一天下大雨,老板打電話給一個員工,問:“你有空嗎?”

老板這樣問,年輕人不敢說自己沒有空,所以畢恭畢敬地說:“老板,您有什么吩咐?”

老板說:“你來我家一趟吧!”

員工騎著摩托車往老板家里走,心里覺得很納悶,心想:雨這么大,你叫我去你家干什么?但他還是到了老板家。

老板在看電視,見他來了,也不打招呼。他有點不高興,說:“老板,我來了。”老板看了他一眼,又扭頭看電視。

過了一會兒,他實在忍不住了,就說:“老板,沒有事的話,我要回去了。”

老板說:“好,那你就回家吧。”

員工為這件事在心里咒罵了老板很久:這個老板完全是拿我開玩笑。他算什么!哪有資格當老板啊!

其實是這個員工錯了,他的“警覺性”太差。如果換成我,去了就不會跟老板講“我來了”,老板不問,我絕不會打攪他。當然,我也不能坐在那兒陪他看電視,那是自毀前程的舉動。我會去陪他的孩子讀書,幫助他的孩子做作業。反正都已經去了,為什么不做點正當、有意義的事情呢?你做了,老板自然會看到,看到以后,就極有可能對你另眼相待。

我曾經在一個五星級飯店跟他們的總經理一起喝茶。

這個總經理指著前面的兩個門童對我說:“你看,這兩個人,左邊這個將來是有前途的,右邊那個,不行!”

我問:“你怎么看出來的?我覺得他們的長相都差不多??!”我故意發問,這能夠得到他的回應,面對一個中國人,你如果一本正經地問他,他就可能不說。

總經理回答:“你仔細看看,右邊那個人,沒人的時候,他就在那里發呆,不會自己找事情做。左邊這個人就不一樣了!他口袋里面有塊抹布,沒事做的時候,他就東擦擦、西擦擦,當有人走過,他會留心觀察、注意這些人。”

我問:“他這么做有什么用?”

總經理說:“某一天,有一個人急急忙忙跑到我們飯店,說自己有緊急的事情找他的老板,但是電話打不通,只能到飯店來找。大家都不知道他的老板是誰,結果左邊那個門童就說,那個老板一個小時以前來過,后來去了某個地方——這個線索非常重要。”

說到這里,總經理笑了笑:“這樣一來,我的飯店就因為他而得到好口碑。”

如果左邊這個門童腦子里有強烈的分的概念,認為老板沒要求的就不管,飯店經營的好壞是老板的事,跟自己沒有關系,那他就不會有突出的表現,也得不到領導的認可。中國人常說,人在做,天在看。在一個企業中,“人”就是包括干部在內的被領導者,“天”就是領導者。他們的所作所為,領導者都會看在眼里,可能暫時不會有反饋,但是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在領導者那里形成一個印象,讓他決定如何用你。

所以不必執著于權利與義務的觀念。那是西方人的觀念,并不適合我們。你有什么權利?你又盡了什么義務?權利和責任說清楚,是十分危險的事情。一般人對權利總是記得比較清楚,而且也會看得稍微膨脹一些,因此擁有權利的結果,不是“濫用權力”,便是“逾越權力”,這種“濫權”“越權”的現象,使得中國人不敢輕易“授權”。相反,越清楚自己的責任的人,就越不敢負責,于是能推即推,能拖便拖,認為最好不要以自己綿薄的力量來承擔這么重大的責任。

被領導者要是跟老板說:“有事我負責?!崩习寰蜁X得很可笑,你能負什么責?你講得好聽。還有很多人跟老板說:“這是我的權利?!蹦闳羰菍嗬吹媚敲粗?,以后誰還敢給你權利?員工在學校里學的東西很多是來自西方的觀念,諸如權利、義務、人人平等,這些并不適合中國,你要是真這么認為,就把自己害死了。

員工要多學習,但是學了知識以后,卻把自己害死,這就得不償失了。員工接受了西方人的管理思想以后,覺得要制度化,要按部就班,要分清權利和義務,每個人都很計較,心想:領同樣的錢,為什么我要多做?他請假三天,我不能只請假兩天,即使沒有病,也要多請一天病假——這種事情越來越多了。這就是因為我們以前沒有法律,而現在有,所以誰也不會動腦筋去想。以前都是老板說:“你趕快回去,你發燒成這樣還來?回去休息!”現在不一樣,員工動不動就打電話請假,因為他覺得別人都請,自己沒有請,就劃不來。他的動機、心態全都變“壞”了。被領導者要是都這樣想,只會路越走越窄。

還有些人認為自己進入一家公司,只是來工作的,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工作方面的事,可以聽領導的,工作以外的事,誰都無權干涉。領導者更不能命令自己做這做那。比如你的領導非常忙,經常下班以后還在外面應酬,有時會很晚才回公司處理事情,而且吩咐你等他,以免他有要事找你。可是你等了,他卻未必有事找你,這種情況下你等還是不等?有的員工可能認為,下班后是我的私人時間,領導不應該占用,于是直截了當地拒絕。這樣的人腦子里過于在乎分,公與私分得清清楚楚,其實在中國社會,公與私之間哪有那么明確的界限呢?當然也不是說,被領導者就需要無條件地服從領導者。有些人不敢反抗領導,但是一等再等,總會很生氣,也很無奈,這種情緒難免會帶到工作中。第一次等沒有錯,必須體諒領導的難處。但如果你每次都乖乖地等領導回來,領導并不會認為你敬業,反而會認為你的家庭不幸福,導致你不想回家,甚至會慢慢地懷疑你有什么企圖,認為你是為了在公司上網、打電話、打游戲,而不是等他。那怎么辦呢?再一再二不再三,第一次可以等,第二次也可以等,有第三次、第四次的話,可以給領導留言,說明自己本來一直在等,但是臨時有急事,不得不先回去一趟。領導若有事隨時給你打電話,你到時再回來。若有第五次、第六次的話,只要領導沒有明確吩咐你必須等,那么直接回去就行了。

人都有保護自己的權利,但是沒有頂撞對方的必要;不能大聲地斥責對方,但要用行動來保護自己。被領導者應該客氣地向領導者傳達這樣一個信息:你要用我可以,但不能太過分,否則我就辭職不干了。上下級之間經常會產生很多摩擦,如果被領導者經過長期的忍耐最后爆發,后果則很嚴重。正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工作關系很短暫,留下下次見面的情分才是永久的。

中國人常常是這樣的,當他得罪你時,他心里會有些愧疚,但當你也翻臉時,他就不再覺得有愧了。比如在路上有人踩你一腳,你沒說話,他可能會覺得踩了別人真不應該,但是你若是大聲質問他:“你為什么踩我?”他可能會更大聲地說:“誰踩你了?明明是你站得不是地方。”同樣,領導讓你做多余的事情,他也會有一份愧疚,你要是反抗,他就會覺得一點都不欠你的了,當然了,若是你一直逆來順受,領導會認為這都是正常的,也不會對你有愧疚感了。所以,凡事都得有個度,領導者不能太過分,被領導者也不能太委屈,應該在領導者那里適當地挽回自尊,這樣才能開心地工作。

被領導者雖然身處被動的地位,但并非低三下四,被領導者可以做得很有面子。雖然有些領導者以勢壓人,但被領導者也可以自己做得圓滿些,讓領導者無可挑剔,想罵人都找不到理由。有些時候,領導者并非喜歡才罵人,而是被領導者沒有體會領導者的立場,才挨罵。

我們要清楚:人生來沒有權利和義務,盡本分做事才是最重要的。自己有能力做到的,就答應;做不到的,也不要馬上說“我做不到”。老板最氣下屬不經思考就馬上回答“我做不到”,有些老板會甩甩手說“你做不到,那就不要干好了”,那是最糟的一種情況。

被領導者心里要有數,即使自己做不了,當下還是應承下來,過個十分鐘或是半個小時,再去和領導說:“我真的沒辦法做。”為什么要隔一段時間?因為領導往往會為了下屬沒有試一試就回答不能做而生氣,認為下屬是推托、不想做,覺得下屬不尊重自己。所以員工要先答應,這不是敷衍,也不是虛偽,答應之后可以再認真分析:我能不能做。能做的盡量去做,不能做的,一定進行反饋“我真的沒有辦法”。進行反饋的時間要根據事情的緊急程度來定,越緊急,就必須越快反饋:“我真想把它做好,但是我的確是做不到?!边@樣拒絕才不會傷面子,也不會讓領導者認為你沒有能力。

我們中國人常常挨罵之后也不知道原因,這很糟糕,罵了半天等于零,有什么意義?罵是一種教訓,是一種磨合,要罵得有效,罵得有用,對整體才有幫助。若是罵來罵去都只是鬧情緒,那都不算是正道。領導者罵你,往往沒法講明原因,這就需要年輕人自己去體會,為什么挨罵,這樣的人才能成長。

領導者往往不在乎你能不能做、愿不愿意做,也不在乎你為什么沒做好,他在乎你有沒有去試試,以及試過之后有沒有反饋。若是你不能做就應該早點跟領導者說,若是你把寶貴的時間耽誤了,他會很生氣。

很多年輕人在這個地方會吃虧,他們挨老板的罵以后,就認為原因是“自己沒有聽他的話”或是“我事情沒有做好”。其實是他覺得你沒有衡量好自己的實力,把最寶貴的、最不可彌補的時間給耽誤了,罪無可赦。

這是年輕人最欠缺、最需要提升的一種能力。能做則做,不能做就請別人幫忙,如此簡單的一個道理,為什么人們一進入職場就忘記了呢?

老板交代你要設計一個標識,你設計不出來,不要急著推辭。

老板之所以交代你做這件事,是因為他知道你表哥是開設計公司的,他不明講,就是要你去找你的表哥,如果你不找你表哥,老板心里就有數了:你為公司出力,還那么斤斤計較,多做一點都不行,那將來我也對你計較。那最后吃虧的還是你自己。

你應該去找你表哥,告訴他:“不要開口向我老板要錢,你就算做一個人情給我,將來我還給你?!?/p>

老板心知肚明,他也會相應地拿出一些合理的補償給你表哥,這才叫作圓滿。

計較得很厲害,你還有什么前途嗎?我們中國人為什么把公司看成家一樣,為什么把各級的領導都稱為大家長,你自己好好想想。

有時候,老板氣得要命,罵了員工一頓,員工覺得委屈:“老板,你既然認為我不行,那我辭職吧,明天就不來上班了!”但是這時,老板會更生氣:“你真笨!我罵你半天就白罵了?我罵你,就是不要你走,你要好好地干。你要學習,要長進,那我罵你才值得!”

年輕人則不同,他們認為罵就代表不喜歡,既然領導不喜歡,那自己就走。那是完全會錯意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水县| 赤城县| 应用必备| 万源市| 南川市| 东兰县| 五莲县| 大理市| 姜堰市| 成安县| 益阳市| 弋阳县| 仪陇县| 文化| 安陆市| 全南县| 建瓯市| 贵港市| 合阳县| 巢湖市| 元谋县| 台安县| 江门市| 镇坪县| 永靖县| 军事| 龙里县| 郸城县| 张家港市| 佛学| 梁平县| 宜兴市| 玉门市| 新干县| 印江| 肇源县| 珠海市| 阿拉尔市| 克山县| 广平县|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