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當:曾仕強說中層盡職之道
- 曾仕強
- 2222字
- 2025-01-20 15:01:10
要學會賣力而不賣命
要知道,工作不是賣身,中國人可以賣力,但是絕對不賣命。老板不能叫任何人賣命,拼了命去工作,那是不對的。
我曾經在電視上看到有老板這樣說:“我一天只睡3個小時,你要是當我的干部,手機24小時都不能關機,必須隨傳隨到……”我對這樣的觀點并不贊成,這樣的老板太刻薄了,把別人的孩子不當人看,誰當他的干部誰倒霉。
老板要適可而止,要能夠照顧員工,而員工要盡力而為,雙方要合在一起。
中國人對每個人的要求都不一樣,我們不會像西方一樣。在西方,同樣的崗位,工作也都一樣;而我們,張三比較能干,領導就會慢慢地多給他一些工作。所以很多人會批評中國人不是同工同酬,其實同工同酬對那些有才華的人來說,是最大的損失。他們明明可以學到更多,但是卻不學。
看起來,中國人好像很愛欺負那些能干的人,好像誰有能力,誰就活該,應該多做事。其實不然,被領導者的腦袋要換一換,要轉變思想:我的薪水不可能一直這樣。老板一定會有一個制度,別的方面可以沒有制度,但是薪水一定要有制度,工作是多是少,薪水就跟著起伏,這樣大家才不會不平。若是發放薪水沒有制度,只按領導者的個人喜好來操作,那大家肯定會非常憤慨。在這方面,我不會主動要求提高薪資,但是老板多給工作,對我來說就等于是加薪。因為那是一個機會,老板把它給了我,沒有給別人,這就是一種難得的收獲。曾經有一個年輕人高興地和我說:“老板對我真好!他給了我薪水,還給我很多工作和學習的機會。一有學習的機會,他都幫我出錢,讓我去聽課,有什么事情都找我去商量,我等于領了好幾份薪水。”能夠這樣想的人會很有前途,他可以不計較。
但是事情是有限度的,過猶不及,賣力是對的,賣力過了頭,就成賣命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即便是為了父母,我們也應該善待自己的身體。現代管理造成了很多“過勞死”的悲劇。為了追求利潤、效率,竟然過度勞累,以致死亡,這樣以身相殉的慘劇,當然不為領導者所樂見。
有些年輕人,仗著自己年輕身體好,完全不懂勞逸結合,為了爭表現,最后把自己累死。而有些成為干部的人,不懂得放權,想盡辦法,卻把自己累死。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大家不愿意見到的。可依然有很多人不知不覺掉入這種管理陷阱中,被害死了還不明白真正的原因。
就算躲過了生理上的迫害,心態上的失調也必須進行調整。一個干部在領導面前拼命表現,又在自己的下屬面前表現,就等于蠟燭兩頭燒,很快就會心力交瘁。一個好的干部,要做到自己在領導面前全力表現,回到部門后,下屬全力為你服務。這樣才能夠跟下屬打成一片,讓下屬知道你到領導那里不是拍馬屁,而是去表現;你受到賞識,則說明你所率領的團隊整體表現良好。如果你在領導面前努力表現,回到部門后凡事親力親為,久而久之,就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傷害。
認真是必需的,但是身體更重要,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好的身體,你能認真多久?領導給你的壓力越大,你就越需要下屬的支持,就越需要有一兩位得力的助手。而對待助手要推心置腹,凡事都要和他們商量,讓他們感覺到和你是處于平等的位置上的,這樣他們才會真心對待你。
其實很多中國人都明白賣力不賣命的道理。若是有人說,應該把8小時的上班時間,做合理而有效的工作分配,以充分發揮每一分鐘的效能。我相信這句話肯定會引起大家的反感,如果真的做到整整8小時,每一分鐘都要充分發揮效能,這無疑是賣命,值得嗎?中國人的觀念是忙里偷閑,稍微輕松一下,才能保住性命。如果一天到晚都很緊張,整整8小時都被緊緊盯住,那還能活得長久?這樣的工作,大概誰都不想做,誰都承受不了。
中國人一天工作8小時以上的,為數不少。而且也不乏一分一秒都相當緊張的,還不是照樣活下去?這個時候,大家只覺得自己是賣力工作,不覺得自己在賣命。一旦領導者明說要把時間嚴密地控制,而且把工作分析得十分清楚,以便正確地分配。干部聽到這種信息,心理上已經相當疲累,可以說是“未做先厭倦”。
賣力到什么程度?由干部自己決定。當然,后果也由自己承擔。干部要懂得自作自受的法則,既然接受工作,當然應該賣力。劃不劃得來,并非金錢所能夠完全衡量的。對得起自己,不浪費自己寶貴的生命,才是賣力的主要依據。
每個人都要懂得力所能及,在力所能及的范圍賣力是正常的。有時候上司并不了解下屬力所能及的界限,每次交代下屬一件新的工作,若下屬毫不推辭馬上接受,就會覺得這位下屬的工作負荷太輕,下次再把新的工作交付給他。下屬如果不讓上司知道自己的能力極限在哪里,就不得不面對一項又一項的工作,造成“軟土深掘”的癥狀,相當于自掘墳墓。萬一工作做得不好,還會遭人議論:“什么事情都敢承擔,也不想想自己有多少能耐!”在別人眼中,也會成為馬屁精、愛出風頭的典型,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所以大家要懂得稍微推辭一下,這并不是反抗領導的表現,而是向領導表明自己并不是閑得沒有事做專門等新差事。對于自己可以接受的工作,便可以“當仁不讓”,承接下來,否則就是不負責任,對不起大家。對于那些大家不想承擔的工作,只要稍微推辭一下便可以接受,否則有“存心讓領導難堪”的嫌疑,或者變成“抬高自己的身份”,那就更加不好。
干部更要學會保護自己,不引起上司的猜忌,不制造同人的誤解,以免自己成為眾人的箭靶。同樣的推、拖、拉,可能產生不一樣的結果,所以“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誠心誠意地化解問題,仍然需要推、拖、拉的過程,既省力又減少阻礙,十分有效。當然,太過賣力,而招致領導的猜忌,以為你別有用心,最后招致殺身之禍,更是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