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巧妙探詢領導心中真實想法

很多時候領導者不會很快地將自己的意圖說出來,而會透過其他各種花樣來暗示你,這是給你面子,并不是耍人。一般人搞不懂,會認為這是耍花招,沒有誠意,其實不對。

為什么大家都很認真地辦一件事,但是效果卻不好?其實就是因為默契建立不起來。什么是默契?就是我會去猜測、料想你不方便說的部分。中國的社會上有太多事情是不方便說的。所以,一個好的被領導者,不要強迫領導者有話實說、有話直說甚至要說得很清楚明白,那是自討苦吃。

中國人講究的是心意相通,包括干部在內的被領導者只有設身處地站在領導者的立場來考慮,才能真正形成默契。我們必須養成揣摩上司心思的習慣,這并不像一般人所認為的那樣是件壞事情。每一個人都要隨時、隨地、因人、因事地去度量上司的心思,只要不生壞念頭就行。

當你接到上司交代的任務時,要揣摩領導授多大的權給你,揣摩領導到底相信你到什么地步,揣摩領導希望你什么時候向他匯報……這些事情,領導者都不會很明確地告訴你,全要靠你自己去揣摩。比如,領導交代你,這個客人難得來一次,午餐搞豐盛一點,其真實的意思卻很可能是要你想辦法不要請客人吃飯。有時候領導讓你把報告拿回去再基本斟酌一下,其真實的意思則可能是說已經沒有必要討論了。你揣摩得越正確,兩個人之間就越有默契。

領導者對被領導者講的話,常常跟他想讓被領導者做的事情是相反的,所以被領導者要了解領導者的看法,這非常重要。很多人是心口不一的,當他講“無”的時候,心里想的是“有”;講“有”的時候,想的是“無”;講“不要”的時候,就含有“要”的意思;講“要”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不要”的。年輕人若是聽見領導說“沒意見”的時候,千萬別當真,他的意思可能是:我有意見,只不過我尊重你,不方便公開指出,你真的要聽,我們可以私底下交流。如果你不及時問清領導的意見,出了問題,就會唯你是問。當然,你也絕不能逼著領導公開說出意見,哪怕你已經升到了干部,你讓領導坦白交代,你的下場是死得很快。聰明的人要對領導的意圖心知肚明,等到散會以后再去問領導,私下里去征求老板的意見,詢問具體應該怎么做。如果你不去找他,領導就會想:“我怎么可能沒有意見,你當我是死的嗎?”

只有了解了領導的真正想法,你才不會吃虧。《三國演義》中劉備當初讓諸葛亮離開荊州幫他攻打西川之時,并沒有指明讓誰接替他守衛荊州,只是讓諸葛亮量才委用。但他派關羽之子關平送信,諸葛亮就明白劉備的意思了:“主公書中,把荊州托在吾身上,教我自量才委用。雖然如此,今教關平赍書前來,其意欲云長公當此重任。”這才是聰明人。有的年輕人不太了解老板的心理,比如領導提出一個關于時下流行的高科技產品的問題,他為了表現自己的博學多才,給領導解答得很詳細,最后可能只換來領導冷冷地回答:“行了,我知道了,你出去吧。”他還不知道為什么,“明明是你問了,我才說的,說完你卻不高興”。年輕人不明白的是,領導問他這個問題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領導不了解這款產品,想跟他了解一下,但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較低;另一種是領導很了解這款產品,想炫耀一下自己。結果他把答案都說了,搶了領導的風頭,領導高興得起來才怪。

我們要體諒領導常常有說不出來的苦衷,有很難表達的心意——這個就叫默契。一般人對于“揣摩上意”沒有什么深刻的了解。他們認為你去揣摩上意,多半意圖不良,覺得你是去猜領導的心思,然后投其所好,希望他對你有好感,特別照顧你,將來能夠升官發財,這是不對的。在中國社會,想升官經常升不了,想發財也經常發不了,我們和西方不一樣。

很多人到國外之后,看到了西方文化的表面,回到中國之后覺得西方的那一套很靈光,其實那是不知道整個背景的迥異。西方人很奇怪,如果你跟老板有特別的關系,其他人反而不敢幫你的忙;而在中國,你跟老板沒有關系,其他人多半不會幫你忙,剛好與西方相反。我并沒有斷定孰對孰錯,你在美國,就應該照著美國的那一套做,你面對中國人,就應該用中國人熟知的方法做,這樣才會有效。

美國人的內心是很孤單的,他們的上下級之間沒有什么真正的感情,雙方合作將績效做出來就好,那就叫唯利是圖。中國人不是,中國人是不言利而利自來,即不說利潤,但是利潤源源不斷地來,這才是最高明的。很多人誤解了孟子,認為孟子不言利,不重視利,其實不然。孟子真正的思想是說:大家都談利,利益是出不來的;不談利,好好去做,彼此交心,利自然會來。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公司標榜自己是美式管理,看起來,它的老板似乎和美國人一樣。我卻不認為那是真的。我接觸過很多老板,標榜美式是為了好聽,那是講給別人聽的,平時的管理根本不是這樣。

中國人說話都是模棱兩可的,被領導者如果不揣摩領導者的心思,則可能在不經意中得罪領導者而不自知,更別提在公司中繼續發展了,能否繼續留下都是問題。

比如,當領導對你表現得很客氣時,你不能暗自欣喜,以為領導器重你,而是必須提高警覺,想想自己最近的行為、態度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要自動調整,以求合情合理。

有時候,你認為相當合理的,而領導卻不以為然,這時候,他會客氣地提醒你,希望用點到為止的方式來促使你自行調整。中國人說“沒有關系”的時候,多半含有“有關系”的意思。當你做錯了,而領導卻客氣地說“沒有關系”的時候,你千萬不要以為真的沒有關系,而應該趕快改正過來,對方才能夠以“沒有關系”開始,也愉快地以“沒有關系”來收場。

若是聽到“沒有關系”這一類的客氣話,便以為自己真的十分有福氣,碰到一位寬大的領導,那就是不夠自覺,錯將客氣當福氣。結果呢,以沒有關系開始,卻以有關系結束,你的職業生涯肯定不愉快。領導的道理相當明顯:“你犯了錯,我還對你這么客氣,你卻不知道悔改。像你這種不自覺的人,真不知道應該怎么樣用你。”

以“沒有關系”開始,以“沒有關系”來收場,才是一個完美的過程。要想做到這一點,一部分人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與領導建立默契是一個很長的過程。但是,注意凡事適可而止,了解領導者不能逾越最后的界線。過分了解領導者,就會惹其不滿。

作為被領導者,特別是干部,對領導者要心知肚明,心里要想著領會領導的意思,但千萬不要顯得自己完全了解領導,即使了解也要裝成不了解,這是一種自我保護。如果你的領導說:“我給大家講個笑話。”你千萬不能說:“這個笑話你講過了。”領導心里想:“我就會這么一個笑話,你都不讓我講,那你來講好了。”聰明的被領導者,就算聽了一百遍,照樣會大笑,就算他心里在恥笑領導只會講一個笑話,也要表現出聽得很開心的樣子。這是顧及領導的情面,不是欺騙,而是裝,裝成很好笑的樣子。

凡是聰明的人,看到自己穿的西裝和老板一樣,就會趕快換掉。如果跑過去說:“老板,我穿的跟你一樣,你花多少錢買的?”就等于自殺,老板早晚會把這種人開除。

探詢領導的想法,是每個被領導者都要學會的。做不到這一點,只會多做多錯。但是探詢領導的想法,也要適度,如果領導的一舉一動,被領導者都知道了,只會招來禍端。大家一定要警惕,既不能傻到不知道領導在想什么,又不能傻到完全知道領導在想什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陆丰市| 高唐县| 应城市| 牡丹江市| 阜南县| 八宿县| 林芝县| 元阳县| 黄龙县| 西安市| 阿克| 潼关县| 新泰市| 清水河县| 屯昌县| 潞城市| 子洲县| 班戈县| 石景山区| 楚雄市| 昭苏县| 龙游县| 隆林| 剑河县| 南皮县| 宜章县| 潜江市| 政和县| 乐平市| 句容市| 枣强县| 申扎县| 临沭县| 岗巴县| 巍山| 迁安市| 盐津县| 正安县| 莱州市| 阿荣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