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穿越時光隧道看四川古代武術

巴蜀文化和武舞、武藝

巴蜀文化源于出土兵器

巴蜀文化和巴蜀武術的早期關系

巴山蜀水歷史悠久,充滿神奇色彩,令人向往。

早在夏商時期,就已經有蜀國的存在,前后延續約1500年。大約在2500年前,開明九世的臣民們,身披獸皮、麻片,趕著牛羊,在蜀王帶領下,吹著蒼涼的牛角號,把都城從廣都樊安(今雙流華陽街道一帶),遷到成都。參見《太平寰宇記》引《蜀王本紀》:“蜀王據有巴蜀之地,本治廣都樊鄉,徙居成都。”引自賈大泉主編《四川歷史辭典》,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1頁。

公元前316年秋,秦惠王派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率大軍從石牛道南下伐蜀,蜀國煙銷灰滅。秦國滅蜀國后,建立蜀郡。公元前311年,張儀、張若在成都筑墻建城,[明]鄭樸輯漢代揚雄《蜀王本紀》:“秦惠王遣張儀、司馬錯定蜀,因筑成都而縣之……令與長安同制。”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古時四川地區,還有巴人建立的古巴國(巴子國)。秦國憑自己滅掉蜀國的余威,輕而易舉地滅掉了定都江州(今重慶)的巴國。

秦國把古代四川地區分置為巴、蜀二郡。公元1001年,宋朝在四川設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簡稱“四川”,這是四川名字的由來。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又稱區域文化,是研究人類文化空間組合的地理人文學科。。巴蜀文化,即巴文化與蜀文化的合稱。從一定程度上講,它指的就是四川地區的傳統文化。

中華武術源于古代狩獵、軍事戰爭、宗教祭祀等社會活動。舉世聞名的廣漢三星堆遺址,截至2019年,專家認為,其屬于距今約3000—5000年前的商代早期。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中,兩坑共出土玉戈39件,石戈37件。深圳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編:《神秘的古蜀王國:三星堆·金沙文物珍寶》,文物出版社,2009,第90頁。從出土兵器可以推論:古蜀人在生存技能和部落之間戰爭中,已有了早期的武術。

周武王時期討伐商紂王,巴國、蜀國參加了周武王的會盟,并成為主力軍,故《尚書》說:“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何曉明:《中華文化事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388頁。這說明當時的巴蜀武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誰最早提出巴蜀文化的概念

1921年前后,一些工人在成都西北橋白馬寺壇君廟挖土燒磚。無意之中,挖出了近千件青銅器,其中以兵器最多,有戈、矛、劍、戚斤(即斧鉞)……

20年后的1941年4月,杰出學者衛聚賢(1899—1989)來到成都。他給從白馬寺搜集到的48件巴蜀青銅兵器編號,分為11類:銳、矛、戥、瞿、劍、劉、匕首、戈、戟、鉞、斤。他又將青銅兵器,分為了直刺、橫刺、勾擊三類《抗戰時期巴蜀文化的提出與研究》,載段渝主編:《抗戰時期的四川》,巴蜀書社,2005,第275頁。。從研究武術史角度講:3000年前巴蜀已經有了如此豐富的兵器,可以說已經非常接近“十八般兵器”了。

圖1-1 最早提出巴蜀文化概念的衛聚賢先生像

衛聚賢將研究成果《巴蜀文化》,發表在了自己主辦的《說文月刊》第3卷第4期和第7期上。他在《巴蜀文化》中第一次提出了“巴蜀文化”的概念,指出這一概念源于出土的兵器。這些都有力地說明,當時已經產生了相應的武術搏殺技能。因此,我們有理由推論:巴蜀武術萌發的年代,也是巴蜀文化產生的年代,距今至少已有約3000年的歷史。

一件件出土文物,也不斷印證了巴蜀文化與巴蜀武術的關系。

1965年,嵌錯宴樂攻戰紋銅壺在四川省成都百花潭中學發掘的一座戰國墓葬出土。壺高40厘米,壺身遍飾嵌紅銅的圖案和花紋。

圖1-2 白馬寺出土的部分巴蜀青銅兵器,刊登于《說文月刊》3卷4期

圖案分為四層:第一層在壺的頸部,左側為競射圖,右側為采桑、歌舞圖。第二層位于壺的肩部,為宴樂、武舞、弋射圖像。第三層在壺的腹部,是體現攻城和水陸交戰情景的水陸攻戰圖。第四層接近壺的底部,是狩獵圖。參見江夏:《考古發掘中的成都體育》,《成都日報》2008年8月20日。

其中水陸攻戰圖展現了這樣的畫面:武士手執長戈、長矛、短劍、弓箭姿態各異,仿佛殺得天昏地暗;射獵圖上,鳥翔藍天、射手跨步張弓,讓人似聽見弓響箭飛;舟船上,戰士們劃船疾進。這件工藝品真實反映了2000多年前蜀人的武術水平已達到相當的高度。這件銅壺現收藏于四川博物院。

圖1-3 成都百花潭中學出土的嵌錯宴樂攻戰紋銅壺的水陸攻戰圖(來源:四川省檔案館)

2017年8月28日,在成都光華村建筑工地出土的28座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的土坑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十余件青銅鉞、矛、劍等兵器,以及鐵制農器等隨葬品。考古現場負責人李佩介紹:“古人事死如事生,他們喜歡將生前所用的物品帶到另一個世界,而把兵器和農具、陶器等生活用品埋在一起,或許恰好可以說明古蜀人平時為農,戰時成軍的風俗。”《青銅武器隨葬品佐證古蜀人尚武之風》,《四川日報》,2017年8月30日。中國古代舞蹈又有文武之分:文官執羽毛,武官執盾斧。武舞中的“干舞”,就要“執戈揚盾”。《山海經·海外西經》提到,“操干戚以舞”。“干”即盾牌,“戚”即戈斧。所以,武舞又叫干戚舞。這些軍事上的武舞,是具有娛樂性和競技性的早期武術形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高青县| 郎溪县| 广汉市| 伊川县| 北宁市| 安平县| 晋州市| 盐津县| 鹿邑县| 东乡族自治县| 新民市| 洱源县| 来安县| 达孜县| 峡江县| 大荔县| 福建省| 罗平县| 梁河县| 延吉市| 城固县| 大丰市| 陇川县| 洛南县| 忻州市| 宁阳县| 工布江达县| 双鸭山市| 万载县| 乐安县| 紫阳县| 新宾| 阿鲁科尔沁旗| 图们市| 开鲁县| 克什克腾旗| 柳河县| 东港市| 锡林浩特市| 怀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