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世紀20年代“土、洋體育”之爭

馬良與“中華新武術”

百年前,中國武術想要在體育項目之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歷盡了千難萬苦。

民國初期,西方文化涌入中國,中華傳統文化岌岌可危。在體育界也有人提出“保存國粹”的口號。民國時期,體育教育家王健吾對于武術,提出了以下觀點:

華北改良國術之運動,當首推馬良所提倡之中華新武術……教材教法,均受瑞典式體操之影響。現在國術在中原各學校能占體育教席之一角,皆受此改良運動之賜予。王復旦:《民眾體育節期之建議》,《體育研究與通訊》1936年第4卷第1期,第44頁。

在這一時期,許多武術家也對武術進行改良,馬良就是其中的代表。馬良(1878—1947),字子貞,回族,保定清真寺街人,行伍出身。北洋武備速成學堂、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曾任北洋軍第一混成協參謀長、邊防軍第二師師長等。馬良酷愛武術,青年時期師從平敬一,學習少林拳和摔跤術。在任濟南鎮守時,他組建了傳習國術的技術隊。參見保定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保定市志 第四冊》,方志出版社,1999,第676頁。

馬良還創編了“中華新武術”,即從風格各異的傳統拳械套路中,提取基本動作,再按照武術套路的基本原理,編成新式武術法傳授。

圖5-9 1918年,《中華新武術》的《自敘》部分

1911年,馬良擔任陸軍第九協協統駐扎山東濰縣(山東濰坊)時,邀集武術名家編輯武術教材,定名《中華新武術》,包括《率角》(初名《柔術教范》)、《拳腳》、《棍術》和《劍術》四科。

1914年,馬良時任陸軍第47旅旅長兼濟南衛戍司令官,再次廣邀各派武術專家修訂《中華新武術》。當時,為之作序的人有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梁啟超等政要名流。馬良推廣新武術,口號是“強種強國”“使碧眼黃發者流,不敢以‘病夫’二字為四萬萬同胞之私謚”馬良:《中華新武術》,載浙江體育學會體育史專業委員編、浙江體育史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近代體育史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第131頁。

馬良創編的“中華新武術”采取分段分節的方式并配以口令,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單練到對練的循序漸進式原則,適合對初學者進行集體教學,受到了教育界的歡迎。1917年,馬良的“中華新武術”被陸軍部規定為軍警必學之術。

1918年秋,關于是否在全國學校推廣“中華新武術”曾在當時的國會中反復辯論,最后表決通過了“以‘中華新武術’定為全國正式體操”課程的決議。這對于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武術,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也有武術家批評:這樣做割裂了傳統武術,徒襲皮毛,全失武術本意。參見王健吾:《華北之體育》,《體育季刊》1935年第1卷第2期。

然而,馬良創編的“中華新武術”也有不少缺點:它以西方兵式體操為模式,技術上生硬呆板;訓練中也有立正、稍息、開步等內容,這就如同“穿西服戴中國瓜皮帽”。

因為馬良的軍閥身份,近幾十年來他創編的“中華新武術”也受到了更多的批判。但是不少學者評論:“它為傳統武術的近代化轉型做了有益的嘗試,也為武術進入學校提供了一種較為可行的形式。”林小美等:《清末民初中國武術文化發展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第34頁。

武術學者馬明達評論:馬良所倡導的“新武術”的建構簡捷可行,對“武術”一詞的確立有重要影響。參見馬明達:《武學淺論》,《體育文化導刊》2003年第8期,第24頁。

除了創編“中華新武術”之外,馬良還建議使用三等九級的武術等級制,這一舉措促進了武術的普及推廣。但同時這一等級制也長期被批判為:“發揚封建性的武德、武風、借以抵制近代體育在中國的發展。”龔飛、梁柱平主編:《中國體育史簡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第117頁。20世紀80年代,武術專家如吳彬、張廣德等人曾撰文《建立群眾性武術等級制的設想》,認為此舉是“順從民意、大得人心的一項意義深遠、可行性較強的工作”,“群眾性武術等級制,我們認為,分為三級九乘為宜。”雜志編者也稱:這一制度是“作者們提出一個重要設想”參見吳彬、張廣德等:《建立群眾性武術等級制的設想》,《中華武術》1989年第5期,第32頁。

直到近年,仍有人說設武術段位制是了不起的創新。其實這是太不了解歷史的表現:馬良早在100年前就提出過類似設想。至今,各種武術訓練班、武術學校到各級武術協會,無不把“考級考段”作為頭等大事來進行。

馬良用口令分解的模式傳授拳套,就是現今各種武術學校仍然大體沿襲口令分解的教學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达尔| 咸丰县| 尼勒克县| 文成县| 正定县| 永靖县| 龙里县| 北安市| 志丹县| 天柱县| 宁都县| 富平县| 巢湖市| 西盟| 文山县| 隆安县| 南宫市| 岑溪市| 秀山| 高州市| 永吉县| 桐梓县| 四平市| 尚志市| 安多县| 阿尔山市| 龙门县| 来宾市| 娄烦县| 双峰县| 花莲县| 常山县| 沅江市| 宜宾县| 青川县| 阳西县| 永仁县| 嘉祥县| 朝阳县| 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