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巴蜀武術天下奇
  • 鄭光路
  • 1683字
  • 2025-01-20 14:47:28

《峨眉道人拳歌》和《蜀山劍俠傳》

《峨眉道人拳歌》反映的真實四川武術

唐順之(1507—1560),字應德,號荊川,常州武進(今江蘇常州武進區)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中進士,禮部會試第一。官至兵部主事、吏部主事、都御史等,著有《荊川集》等。唐順之不但是有名的文學家,而且武藝騎射無不嫻熟。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向他學過槍法。參見郭曉霞譯注:《古文觀止譯注(精編本)》,商務印書館,2015,第236頁。

圖1-6 明代都御史荊川先生唐順之遺像(明代刊本)

唐順之所作《峨眉道人拳歌》,描述了一個峨眉道人打拳時的情景。這是研究四川武術的重要文獻,全詩如下:

浮屠善幻多技能,少林拳法世希有。

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

是日茅堂秋氣高,霜薄風微靜枯柳。

忽然豎發一頓足,崖石迸裂驚砂走。

去來星女擲靈梭,夭矯天魔翻翠袖。

舑舕含沙鬼戲人,髬磨牙捕獸。

形人自詫我無形,或將跟示之肘。

險中呈巧眾盡驚,拙里藏機人莫究。

漢京尋橦未捷,海國眩人空抖擻。

翻身直指日車停,縮首斜鉆針眼透。

百折連腰盡無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猶言技癢試賈勇,低蹲更作獅子吼。

興闌顧影卻自惜,肯使天機俱泄漏?

余奇未竟已收場,鼻息無聲神氣守。

道人變化固不測,跳上蒲團如木偶。

圖1-7 四庫全書《荊川先生文集》卷之三《峨眉道人拳歌》

這首詩生動刻畫了峨眉道人形神合一的上乘功夫:

“去來星女擲靈梭”“翻身直指日車停”,顯示了峨眉道人的步法靈活、動作敏捷、拳法多變。“險中呈巧眾盡驚,拙里藏機人莫究”,顯示了峨眉道人拳法技巧出人意料。“崖石迸裂驚砂走”,是其剛;“百折連腰盡無骨”,是其柔——這些顯示了峨眉道人的剛柔相濟。“一撒通身皆是手”,顯示了峨眉道人的拳法多變。“縮首斜鉆針眼透”,則顯示了峨眉道人身法步法如龍蛇飛躥、神鬼莫測。“余奇未竟已收場,鼻息無聲神氣守”尤其精妙,既有余音繞梁的含蓄美,更體現了內外兼練的爐火純青。

近幾十年來,武術界對這首詩解說不少,其中,鄭志兵先生的總結較為簡潔、到位:

從起勢到收勢的演練全過程,從拳勢、手法、身法、步法、招勢、勁勢、擊法、防守、節奏、呼吸、意境、神韻等方方面面給予了形象的描述,為我們認識、理解的峨眉武技之特點提供了依據……全詩通過對一名技藝高超的峨眉道人拳術演練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峨眉武術的特點。即動作小,變化大,以柔克剛,借力使力,以巧打人。鄭志兵:《從〈峨眉道人拳歌〉看峨眉武技之特點》,《中華武術·研究》2011年6月第6期第1卷。

《峨眉道人拳歌》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明代四川武術已經享譽中國。

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

《蜀山劍俠傳》,是描寫峨眉派劍仙領袖群倫、除魔衛道的奇幻故事,為近現代“中國武俠小說之王”李壽民(筆名還珠樓主)的代表作。

李壽民(1902—1961),四川長壽(今重慶長壽區)人。李壽民曾三上峨眉、四上青城,深受巴山蜀水大自然浸染。1930年初,天津《天風報》發啟事征集武俠長篇。李壽民夜以繼日地寫出《蜀山劍俠傳》,其“還珠樓主”名聲開始響亮。1946年李壽民創作進入高潮期,每天寫兩萬字,“上海灘出現‘還珠熱’……”參見葉洪生:《論還珠樓主李壽民的是非功過——試揭開〈蜀山劍俠傳〉及“蜀山系譜”群龍“爛尾”之謎》,《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8月第29卷第4期,第10頁。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蜀山劍俠傳》和《青城十九俠》。

《蜀山劍俠傳》后來直接由上海正氣書局出書,一直出到五十五集,照例還是“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集分解”,而出版日期已是1949年3月了。書中反復提到的“峨眉三次斗劍”和“仙家四九天劫”,最終卻有頭無尾。

武俠小說對四川武術的重要影響

《蜀山劍俠傳》在四川影響甚大。我聽武林前輩提到,1946年成都西大街,有個十多歲的中學生讀后“走火入魔”,右手持木劍站在高樓上,左手往窗外扔下個竹簸箕,高叫一聲:“本少爺駕簸箕云來也!”縱身而下成了仙——跌成個終生“鐵拐李”。

《蜀山劍俠傳》等作品,代表了民國武俠小說荒誕怪異的一派,融合神話、志怪、劍仙、武俠于一體,各種“劍仙”神術、奇幻法寶、神雕怪獸、隔山打牛……《蜀山劍俠傳》系列小說的中心情節,為正派劍仙峨眉派,與邪派劍仙的打斗廝殺。書中屢屢出現“峨眉派”字眼。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宋代郭靖、黃蓉之女郭襄,愛慕“神雕大俠”楊過,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郭襄走遍天涯,難尋情郎,萬念俱灰,于是到峨眉出家為尼,開創了峨眉派武術。其實,金庸只是編了個武俠神話,不必當真。

長眉道人、仙姑、道姑、郭女俠……這些元素為20世紀70年代后“峨眉武術”的提出和興盛,提供了光怪陸離的想象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乌拉特前旗| 金山区| 永宁县| 喀喇| 库尔勒市| 兴文县| 济宁市| 蚌埠市| 安图县| 景东| 扬州市| 区。| 新郑市| 固原市| 遵化市| 民乐县| 漳平市| 图木舒克市| 云浮市| 楚雄市| 南昌县| 遵义市| 台江县| 湘西| 盘山县| 都昌县| 蚌埠市| 蒙山县| 沙雅县| 万安县| 高要市| 同仁县| 怀仁县| 阳城县| 陇西县| 浙江省| 高碑店市| 盐城市| 崇文区|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