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滿園關不住,路上行人總忘魂……
阡陌交通耕田忙,斗笠鋤頭歸來晚。
桃紅李白次遞開,春風送暖望長安……
兒童下學飯未好,忙趁東風放紙鷙。
太平光景,白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鳥之不群兮辨真假,龍鳳糾纏兮太浮夸……
通往皇家寺院的路上,春思撩人,讓人昏昏欲睡,隨身的小侍女早已經雞啄米,一點一點的。
媚兒專心自己的事兒,倒是沒放在心上。
趕車的車夫卻是不敢怠慢,此人身位雖低,但慣看世上風云,三十年河東,此女雖是才人出家,但聽聞宮中傳言,先皇太宗極其看重。
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你知道哪里的云彩能下雨?
更何況此位嬪妃明顯與別人不同,雖無鮮衣怒馬,卻是眉目之間俏中含威,向他打聽一些尋常瑣事,依舊細致入微,并無高人一等之感:
“老人家,今年播種雨水可好?
壤情如何?
家里存糧可否度過這青黃不接之時?
州府縣衙門之官能不能為百姓家作主?”
老車夫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有為民作主的青天大老爺重生于世!
還是個女青天!
不過接下來他還是結結巴巴地回答了媚兒提出的問題:
“娘娘好心,關心我們山野小民的生活。老漢不勝感激!
家里存糧不多,挖些野菜摻著糧食勉強可以度過這青黃不接之時。
這已經托先帝太宗皇上的福了,好歹有安穩飯可以吃,以前兵荒馬亂的,命都不知擱哪呢!
今年雨水還是不多,預計收成還是不足。
州府縣衙門的官好的有,但聽說貪贓枉法的很多,比如長安下面的一個姓于的縣太爺……”
媚兒銘記在心里:
“老人家,不打擾了。”
“好的。”
老車夫瞬間動力十足。
宮中侍衛緊伴左右,不似別人很是放松……
路上雖顛簸,春思惹人睡,媚兒卻是精神倍長,神情自若,翻閱著母親來信:
“女兒,信已經收到,為母已經知悉,汝侄承嗣,三思頗多乖巧,已替母親準備了些川中臘肉,腌制小菜,準備隨時陪母進京,以慰三生之望。”
“自太宗先皇帝為少林武僧所救,便不禁僧尼酒肉,汝出家為尼也可好過些,可惜,可惜。”
宮中禁忌,不可多說,點到為止可矣!
十年左右陪侍在一代雄主身邊,媚兒觀察、琢磨著先皇文治武功,治國,平天下的策略,令她眼界大開,心智大開,待人接物更上一層樓……
不算華麗的車上,除了打瞌睡的侍女,旁邊車頂籠子里還掛著一只翠綠的鸚鵡,不但平時做她的開心果,還有時用來做一回諜報神……
宮中之事,除了收買人心,還偶爾用它來探探消息:
“太醫密奏皇上:皇后娘娘體質虛寒,無法生育。
貴妃娘娘生有一子一女,上位之心日漸明顯……”
但此時此刻的小家伙,雖然輾轉騰躍,靈活異常,但長時間閉嘴不言,亦是通人性,仿佛預知主人出行是不可能多好,沉默寡言。
此時無聲勝有聲,媚兒她看過了母親回信,又吟哦著太宗先皇之作,聊作排解一路上的寂寞,揣摩一代圣君的心境……
詠燭
焰聽風來動,花開不待春。
鎮下千行淚,非是為思人。
九龍蟠焰動,四照逐花生。
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天地之間,也是握住了命運的脈搏……
此時天下文風初盛,上至高堂閣樓,下至販夫走卒,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來也會聊,自然媚兒也是可以的,自小如此,不能免俗。
“先皇此詩,暗合我此時此刻心境。
只是覺得寺院終身,豈不是辜負了我一腔熱血,普渡眾生?”
眼睛里似乎是又有了曾經的太子,現在是皇帝的影子,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他會記得我嗎?
殊不知朦朧少年癡情開,巫山云雨瀟湘來,她的名字一直藏在當今皇上的心里……
只可惜此時此刻機緣未曾湊巧,皇位初定,諸事繁雜,后宮亦是熱鬧非凡,眼下只能圖了個穩定,再加上個清靜……
媚兒不由得撩開一點簾子,道路兩旁一片郁郁蔥蔥,田園少女少男們追逐嬉戲,笑語歡聲一片,讓她的心里也泛起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