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又見辭職
- 大明天啟1620
- 歲月無糖
- 2556字
- 2025-02-18 07:21:06
望著激情澎湃吐沫橫飛的朱由校,孫如游緊皺的眉心就沒松弛過。
他原以為朱由校會跟自己談教育不公的問題,甚至是官學與私學矛盾問題。
事實上自己想多了。
朱由校的觀點是顛覆現有教育體制,這與現有的教育體制完全不符的邏輯,在他看來是在掘自己的墳墓。
朱由校似乎沒注意到孫如游的異常,依舊在滔滔不絕講著:
“科舉考試內容主要集中在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上,忽視了自然科學、技術知識和社會科學的培養,這種單一的教育內容無法滿足目前大明對多樣化知識的需求。”
孫如游眼神有些飄忽不定,似乎并未認真聽講。
他的心思游離在外。
科舉可不單單是選拔人才,它打破了原有的世襲制,理論上減少了裙帶關系的影響。
它還是維護統治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科舉讓更多的知識分子進入官僚體系,這樣他們就更傾向于支持現有的政權,有助于維持社會穩定和中央集權。
當然科舉考試的競爭激烈,易產生徇私舞弊,過度重視考試技巧而忽視實際能力的情況。
關于科舉弊端,孫如游認為它是可以通過人為干預而改變的,但一定是建立在科舉這個基礎之上。
不過他還是富有耐心的順著朱由校的話題問道:
“陛下,那什么是自然科學,什么是社會科學呢?”
朱由校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但是這樣的問題他怕孫如游聽不明白,具體的定義就不給他講了。
直接跳過定義講內容。
“自然科學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醫學、農學、材料科學。
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人類學、民俗學、新聞學、傳播學、軍事學。”
孫如游聽完更加懵懂,頓感一個頭兩個大,腦袋瓜嗡嗡作響。
陛下所說的全是在他的知識盲區。
要不是與陛下接觸時日久遠,他甚至懷疑眼前的朱由校絕非本人。
這么多學問該如何學習,又有什么用。
其中的數學、天文學、醫學、農學他能聽懂的,還有教育、軍事、民俗、法這類也大致明白,其他的就無法理解了。
“陛下,恕臣無知,能不能給臣具體講解一番。”
“朕就拿數學簡單的說說。
數學在諸多領域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日常生活方面,家庭預算管理、烹飪比例調整,到購物打折、貸款利息計算等。
經濟分析方面,可以分析經濟走向,評估政策影響,社會的供需關系,還有就是百姓的收入等。
技術應用方面,皇陵的建造,宮殿的建造,水利的開發,樓船的建造等。
數學可以說方方面面都需要。
朕再跟你說個物理學方面的知識。
比如投石車具體采用多大的石頭,投擲距離,殺傷范圍,還有橋梁、房子等建筑結構的穩定性,這都涉及到力學的知識。
還有熱學方面,比如陶瓷的燒毀,鋼鐵的冶煉等等。”
孫如游囫圇吞棗了解了大概。
他承認朱由校說的有道理。
僅此而已。
若是如朱由校所言,就相當于挖了儒家思想的根基,等同于打擊士紳階層的話語權。
這是孫如游不能接受的。
事實上書籍大部分還是由貴族或世家大族壟斷,科舉只是理論上打破了世襲特權,寒門學子依舊是鳳毛麟角。
“陛下,以程朱理學為科舉考試之學乃是太祖高皇帝祖制。”
朱由校愣住了。
怎么,朕說了半天,合著你一句沒往心里去。
聽這話的意思是不同意咯。
朱由校壓下憤怒,面色平靜的問道:“孫愛卿,這話是什么意思?”
孫如游毫不畏懼的迎上了朱由校的目光。
“陛下,祖制是什么?那是太祖高皇帝立下的規矩。陛下敢違背太祖高皇帝祖制?”
“你也說是祖制,那就是朕自己的事情,朕晚點去太廟給太祖上柱香,太祖總不會跟我一個后輩計較吧!”
孫如游聽著朱由校的話,瞬間語竭。
陛下這是鐵了心要如此做了嗎。
孫如游翻身拜倒,苦口婆心:“陛下若是如此,必會釀成大動蕩。請陛下三思啊!”
“若是朕非要如此呢?”
“那就請陛下敕下吏部,削臣職銜,黜歸田里!”
“你!”
朱由校拿起瓷杯作勢要扔,孫如游不躲不閃直勾勾的盯著他。
看到孫如游態度異常堅決,朱由校眉頭皺成川字型,看來是自己把事情想的簡單了。
半晌,他緩緩地放下茶杯,擺手嘆息道:“罷了,罷了,你先起來吧。”
孫如游知道朱由校還在氣頭上,跪著未起。
雖膝蓋有些疼痛,內心卻無比得意。
同樣是為天下讀書人,最終還是自己技高一籌,他真想告訴惠世揚,這就是你我之間的差距,可惜惠世揚死的不能再死,他總也不能從棺材里爬出來拱手說佩服。
“怎么要朕扶你嗎?”朱由校冷冷的說道。
孫如游這才站起來。
朱由校算是看明白了,自己若是一意孤行,恐怕就不是孫如游辭職那么簡單。
總不能搞到最后,朝堂無人辦事。
這事他還是要想其他的辦法。
他將想法壓在心底,轉而問孫如游其他問題。
“目前教育上有什么問題嗎?”
聽到朱由校發問,孫如游松了口氣。
問題既然回到了正軌上,他也就將思緒拉了回來。
“回陛下,目前教育還是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是教育經費的不足,導致很多學校的設施簡陋,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另外是官學與私學之間存在矛盾,教育內容不一致,私學的老師殘次不齊,教育質量同樣難以得到保證。
還有就是,科舉存在舞弊的行為。”
朱由校冷哼,問題還真不少。
“那怎么解決?”
“陛下,關于教育經費的問題,臣是這么想的。
首先朝廷應從財政中劃撥專項資金,用于教育事業,確保教育經費有穩定的來源。
第二鼓勵富商和地方豪紳支持教育,可以通過稅收減免等手段,鼓勵他們捐款。
第三,加強教育資金的財務管理,以確保每一筆教育經費能合理的利用。”
“朝廷出專項資金,這點朕同意。回頭你擬個章程出來,具體金額上咱們可以開會討論。
鼓勵富商豪紳捐款,朕原則是同意的,至于你說的稅收減免這一條朕覺得還是要有待考慮。你再去想想還有沒有其他的好辦法。
第三點,你也要做整體的規劃,同樣拿出章程出來。”
孫如游繼續說道:“關于官學與私學的問題,臣以為應建立統一的標準,制定全國統一的教育大綱和課程設置,來保證官學與私學教育內容一致,另外可以鼓勵私學官學之間的學習,加強他們相互之間的交流。
再一點要定期的檢查和評估私學的教學質量,達不到標準的要取消教育資格。”
朱由校點點頭,他說的比較全面,實際執行上還是會有偏差。
“取消教育資格,那學生的學業該如何?”
“可以讓學生去教的好的私學去讀書,或者進入官學。”
朱由校搖搖頭,簡直太理想化了。
別的不說,學生之所以進入私學,大部分是家庭條件不好的。
如果可能,不早就進官學了嗎。何必等取消了老師的教育資格再進官學呢。
另外一個,去別的私學,要不要考慮距離問題,離家要是十幾公里又當如何。
如果這樣,不但起不到教育公平的目的,反而會讓更多的適齡人員得不到教育,這不就更加劇教育的不公平性嗎。
“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