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尋求合作
- 大國崛起,從綁定科技游戲開始
- 羊肉燉蘿卜
- 2013字
- 2025-01-07 19:00:00
廣省深市,那可是國內科技企業扎堆的風水寶地。
陳通為了把公司生產的屏幕賣出去,特意從星城跑到了這里。
早在一周前,陳通就麻溜地給國內各大手機廠商發去了合作請求。
可這些廠商對陳通發去的合作請求反應不一。
大多數品牌廠商對陳通的合作請求要么不理睬,要么委婉拒絕。
對于這些廠商的態度,陳通倒是也能理解。
畢竟現在的華騰微電子只是一家剛成立的科技公司,在業內一點名氣都沒有。
各大廠商找合作的時候,當然是希望能夠強強聯手。
像華騰微電子這樣剛成立,在行業里沒口碑沒名氣的公司,自然會被這些公司無視。
不過好在國內還是有幾個大品牌愿意給華騰微電子機會,想先看看他們生產的屏幕,再考慮要不要和陳通合作。
為了向各大合作伙伴展示誠意,陳通親自帶著公司生產的屏幕樣品,跑到各個公司去。
陳通就盼著靠自家公司的好產品,能爭取到合作機會呢。
菊廠,那可是國內最大的通訊技術和設備生產科技公司,陳通一走進園區,立馬就被驚到了。
[通訊科研部Lv8]
[設備科研部Lv7]
[數據機房Lv8]
[辦公大樓Lv7]
………
陳通看著眼前這一棟又一棟的建筑的提升,也不免得吞了吞口水。
強!實在是太強了!
大多數的建筑的等級基本上都達到了Lv6以上。
整個園區的科研實驗室就已經有差不多將近三個以上,并且這些科研實驗室的等級都達到了Lv7以上。
恐怖!太恐怖了!這就是頂尖科技公司的實力。
想想自家公司的建筑大多數都是Lv1的水平,再對比眼前的菊廠,那就是剛入局的新手碰到了滿級滿裝的大佬。
接待陳通的則是菊廠手機業務部的一名負責人。
[NPC:李丹]
[水平:S級供應鏈管理人才!]
看著眼前這名四十歲出頭的中年男性,陳通可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畢竟這一次的華騰微電子非常需要這次合作,借助著這次合作來打開公司的名聲。
李丹倒是為人和善,在接過了陳通所送過來的屏幕面板后,便立即安排助手將其送到專門的實驗室去測試。
送去測試的這段時間,李丹倒是陳通非常熱情的向陳通詢問了華騰微電子的相關的事宜,尤其對于華騰微電子目前的產能特別的關注。
陳通倒是對于公司的產能,盡可能的往好的說。
現在公司每天能夠生產,差不多將近7200塊顯示屏。
當然這些顯示屏并不是全都是好的,公司所生產的整個顯示屏的良品率只有98%,這也就意味著公司每日工廠的產能大概為7050塊。
按照一個月三十天來算的話,公司的月產能大概也只有21萬塊屏幕面板。
很快助手就將屏幕的測試數據報告交給了李丹。
李丹看著手中那三頁的測試數據,眼中也帶著一抹驚訝。
從測試的數據來看,目前華騰微電子的這塊LCD屏幕的素質水平基本上已經達到了目前華國國產LCD屏幕的主流水平。
并且在屏幕的亮度。和色彩顯示上面都達到了目前國產LCD屏幕之中極為出彩的存在。
從剛剛了解的情況來看,華騰微電子只不過是一家剛剛成立一個月的公司。
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新公司能夠生產出如此優秀的屏幕,實在是讓李丹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貴公司所生產的屏幕素質非常優秀,不知道貴公司能否在一年之內供應三百萬塊屏幕?”
李丹放下手中的數據資料意念誠懇地向著陳通詢問道。
雖然李丹對此感到不可思議,但是華騰微電子的LCD屏幕的水平已經達到了菊廠所需要的屏幕供應標準,雙方自然需要考慮接下來的進展。
陳通沒有任何的猶豫就答應下來。
雖然公司目前的月產量也不過二十一萬,但是后續陳通可以通過升級公司的廠房。
廠房只要花費五百萬,就能將等級從Lv1升級到Lv2。
到時候不僅能夠提高產品的產能,同時也能夠節約產品生產之中的成本。
李丹見陳通如此爽快的答應,也將公司目前對于三百萬批次屏幕的報價說了出來。
菊廠這一次的報價為3.6個億!
這樣算下來平均每塊屏幕的報價大概為120元。
而陳通在前來合作之前就已經大概的了解了目前行業之中各家屏幕的報價。
目前在LCD屏幕之中,普夏和尼索兩家的LCD屏幕價格最貴,一塊屏幕的報價大概在400到500元之間。
東方和信諾等幾家頂尖國產屏幕面板公司在LCD屏幕的報價大概在兩百到三百左右。
業內口碑和水平相對較差的天鹿LCD屏幕的報價也大概在150元左右。
當然產品元器件的報價和拿貨價還是有一點區別的,畢竟許多的手機品牌并不是按照報價去購買元器件的。
一些頂尖的科技公司可以靠著大批量購買或者是深層次合作的關系,以七折到八折的價格拿到元器件。
這樣算下來,菊廠所開出的價格基本上是和天鹿屏幕相差無幾。
對于這樣的價格,陳通倒是能夠接受。
現在的華騰微電子只不過是一家小公司,所生產的屏幕基本上也符合菊廠的報價。
而陳通也希望能夠借助著和菊廠合作的方式來打響自己公司的名聲。
至于價格低一點,也完全的在陳通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公司每生產一塊屏幕的成本大概為五十元,這樣看起來公司倒是利潤挺多。
但實際上舍棄購買公司和產線的成本,產線上工程師的薪資,以及投入和研發等一系列的成本。
這一次的合作注定是沒有多少利潤。
但是陳通明白這家公司現在需要做的事情并不是獲取足夠多的利潤,而是借助著和其他品牌的合作為公司打響名聲和口碑。
等到品牌口碑起來之時,那時賺錢的機會自然而然也就會多起來。
而眼前搭上菊廠的這次合作就是這一次公司最為重要的崛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