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朱棣的猜疑
- 大明:我朱高煦立國,攻略海外
- 恰在時節逢上君
- 2293字
- 2025-01-12 17:18:23
宮內,朱棣一人坐在殿內,腦海中不斷思考著今天朱高煦說的要去安南就藩。
朱棣很是意外,朱高煦是什么樣的人,他心里還沒有點數?
正是因為他太清楚朱高煦是什么樣的人了,他才無比的感到意外。
之前他下定決心立朱高熾為太子,就讓朱高煦去云南就藩,因為他知道朱高煦的野心,更是清楚,其實朱高煦的野心不說大部分,但起碼有一半都是被他挑動起來的。
因為靖難時他需要朱高煦,他需要朱高煦為他打仗,只能不斷的說那些話去激勵朱高煦。
他確實一度非常喜愛朱高煦,因為朱高煦打起仗,非常受他喜歡。
他之前對朱高煦說的‘類己’,也不是說假,那時候他確實不喜歡朱高熾,更喜愛朱高煦。
正因為如此,他才無比了解朱高煦,他才想要在確定太子之后,就立即讓朱高煦出去就藩。
因為他怕,他怕朱高煦與朱高熾兵戎相見,他怕自己的兒子自相殘殺,他下去后,沒有臉去見朱元璋。
他本身得位不正,編撰永樂大典,就是想打造一份功績出來,為了讓自己能夠體面的下去見朱元璋。
同時他更怕,怕朱高煦對他來一出玄武門,靖難成功之時的朱高煦,真有那個能量,朱高煦在軍中的威望太高了。
即便他能夠鎮壓得住,但朱棣也怕自己一個疏漏,就讓朱高煦成事了。
在朱高煦死皮賴臉的不愿意去云南就藩后,他確實有一些因為親情而被打動,但更多的,是他不想過多的逼迫朱高煦,以免朱高煦走那迫不得已的路。
尤其是在立下朱高熾為太子,短短這么些時間,朱高熾的影響力提升得太快了,朝中文臣,基本都是支持朱高熾的,這也是他不想看見的。
身為皇帝的朱棣,對朱高煦幾人確實有一定的親情,畢竟他就這么幾個兒子,但他更多的時候,還是無情的,是現實的,只因為,他是皇帝!
他一直在提防朱高煦復刻玄武門,為了削減朱高煦在軍中的威望,將朱高煦的舊部讓朱高熾提出來,分散到各地,這是為了讓朱高煦將目光放向朱高熾,而不是放向他。
他還盡量不讓朱高煦領兵出征,因為他不想再看見朱高煦威望更深,之前讓朱高煦去往開平,原本是準備讓朱高煦領軍征伐蒙古,那時他還沒有決定究竟讓誰為太子。
若是選朱高煦,他就會讓朱高煦領軍出征,而最終選了朱高熾,他只能調朱高煦回來。
什么天象示警,不過他要給出的一個合適的理由,讓朱高煦回來而已。
他雖然很對不起朱高煦,也提防朱高煦,但不代表他就不喜歡朱高煦,他還是非常喜歡的。
他雖然沒有給朱高煦兌現以往說的那些,但他已經是在其他地方進行補償了。
朱高煦一個漢王的權力,他可以說,只在他和朱高熾之下,各方面的待遇,更是超過大明任何藩王。
但這些,在他看來,都絕對不是朱高煦要離開大明,去安南的理由。
朱棣是真的很想揪著朱高煦好好問問,對他難道就真的這么失望嗎?難道朱高煦就不清楚,自己對他這個皇帝有多么的危險嗎?
朱棣還不想做太上皇,在他還沒有做出足夠的功績去見朱元璋之前,他的權力,他絕不容許任何人挑釁。
此刻,朱棣滿腦子都在想著,朱高煦去安南到底是要做什么,還是誰給朱高煦出了什么主意,是真的改變了,想要出去了,還是假的,只是以退為進的來試探他?
再想到朱高煦一旦離開大明,將再難見到,朱棣心中也是悲涼的。
他很清楚,或許這就是作為皇帝所必須經歷的吧,有幾個出色的兒子,換在尋常人家是好事,但在天家,卻是災難。
想著想著,朱棣都非常的佩服朱元璋,他很清楚,朱樉、朱棡,還有他,還有其他幾個人,哪個不是野心勃勃的人,哪個沒有能力,但只要有朱標在,他們是完全沒有任何想法。
他佩服的是朱元璋能夠做到這點,而他如今就是做不到,只是朱高煦與朱高熾兩人,他都做不到。
朱棣想了很久,從疑惑,再到思考著朱高煦的目的,再到朱高煦以退為進,最后再思考著要不要同意讓朱高煦出去。
這時,一個錦衣衛走了進來。
“皇上,已經查清楚了,漢王府沒有增加任何人,除了李定榮外,漢王沒有其他新入,并被漢王看重的人。
漢王所言,漢王府上的其他人也不知情。
只是在漢王回去后,漢王召見了心腹李定榮、王斌、靳榮,隨即整個漢王府都在忙碌,在準備物資,調集車馬。
京城之外,漢王府招募的兩千三百余私兵,沒有任何動靜。
只是漢王在京城外的莊園也在開始準備物資與人的集結,而且漢王的佃戶,似乎都在做出行的準備,漢王已經在給佃戶開始分發糧食。
除此之外,漢王去見了淇國公、成國公,已經說了去往安南一事,淇國公與成國公只是與漢王喝酒道別。
唯有新城侯,在見過漢王之后,府內也開始在準備出行事宜,也在籌集府中物資,調集車馬。
另外漢王妃回了一趟娘家,將韋家幾乎搬空,約莫二十至三十萬兩白銀,運入漢王府,同時韋家也在做著出行的準備。
漢王妃隨后又去了武定侯府,談定武定侯次女于三日后入漢王府。”
得虧朱高煦不在這里,不然朱高煦恐怕要炸毛,他做的這些事,除了核心部分,其余事情全部都被錦衣衛給查出來了,尤其是城外莊園里的私兵,虧他還覺得自己藏得很好。
而從這里也不難看出,朱棣對漢王府,以及朱高煦親近的那些人府上,不知投入了多少錦衣衛,并且時間還不短,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將這些消息打探清楚。
朱高煦要是聽見這些,恐怕都要頭皮發麻。
朱棣聞言,良久緩緩開口。
“有新的消息再來報,下去吧。”
“是。”
待錦衣衛下去后,朱棣緩緩站起身,神情一時有些悲傷。
“老二,你是真的準備好了要離開大明,離開我了嗎?難道就的不顧念咱們的父子之情了嗎?你就這么恨我嗎?”
朱棣很是傷感,當種種消息都在表明朱高煦不是跟他玩以退為進,而是真的要出去后,他依舊有些無法接受。
明明他其實也想朱高煦出去就藩,他也可以不用這么防著朱高煦,但或許這不是他安排的,而是朱高煦自己決定的,朱棣反而有些無法接受吧。
良久,朱棣神情逐漸變得堅定,傷感的神情已經完全消失不見。
“老二,你想走,咱可不會讓你這么輕易的走了,你走了之后,老大可就沒有人能夠限制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