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在下愿隨殿下出征
- 大明:長生不死的我成了皇明顧問
- 青石踏浪
- 2070字
- 2025-02-01 23:00:00
姚廣孝一直沉默地捻著佛珠,此刻忽然輕輕嘆息,抬起半垂的眼瞼,目光落在徐良身上。
他語氣平緩:“若鼓動他們反建文,或可擾其軍心,但這等離間之策,終究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殿下若用之,日后如何收場?”
朱棣看了姚廣孝一眼,目光幽深,聲音不疾不徐:“孤用此策,并非要逼他們反,亦非讓他們歸順,而是讓他們疑。”
他的眼神如電,銳利無比:“只要他們開始懷疑,開始猶豫,便已足夠。”
徐良緩緩頷首,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若能暗中鼓動他們認為‘即便靖難平息,朝廷亦會削其兵權’,屆時,軍心便可動搖。”
——
午時將至,日光透過窗欞斜斜灑落,在殿內鋪陳出一片淡金色的光暈,映得朱棣的身影越發(fā)深沉。
屋內寂靜無聲,唯有淡淡的茶香縈繞,似乎連空氣都凝滯了幾分。
朱棣端坐于案前,指尖輕輕摩挲著茶盞,目光幽深如淵。
他的目光緩緩落在徐良身上,如一柄鋒銳的刀,似要刺透他所有的心思。
片刻之后,他終于開口,聲音低沉而富有威嚴:“先生之謀,孤深感佩服。”
話語落下,他的手指微微一頓,旋即,他目光炯炯,話音更沉:“既然先生智計無雙……”
徐良的指尖在茶盞上緩緩盤旋,心中一絲異樣的直覺陡然浮現。
朱棣微微前傾,眼神如刀,直直地鎖定徐良,聲音鏗鏘有力:“孤有一事相求——請先生隨孤一同出征!”
此言一出,屋內的氣氛陡然一滯,仿佛連窗外的日光都悄然隱去,只余下一片靜默的暗潮在四下翻涌。
朱高熾眉頭猛地一皺,手中的茶盞微微一顫,險些灑落。
他迅速抬頭看向父親,眼底閃過一絲驚訝與擔憂。
姚廣孝手中的佛珠亦是微微一頓,低垂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深思。
他沒有立即開口,指尖捻動佛珠的速度卻悄然加快,似乎在權衡著什么。
徐良眸色微微變幻,指尖的動作停滯在半空。
隨即,他緩緩抬眼,目光落在朱棣臉上,神色幽深,語氣似笑非笑:“隨殿下出征?”
他輕輕一笑,唇角似有若無的弧度:“殿下何出此言?”
朱棣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直起身子,眸中戰(zhàn)意灼灼。
他語氣堅定,毫不遲疑地道:“先生深諳兵法,若能隨孤同行,必能助孤破敵。”
“耿炳文此戰(zhàn)非同小可,孤不愿有一絲僥幸。”
他說到這里,語氣微微一頓,隨后,話鋒陡然一轉,目光透著一絲試探:“更何況,先生既然謀劃天下大局,又豈能袖手旁觀,只做一個書齋謀士?”
徐良靜靜地看著他,眸底泛起幽深的光。
他自然明白朱棣此舉的深意——不僅僅是要借助他的智謀,更是要試探他的立場與忠誠。
戰(zhàn)場之上,生死一線,若他隨軍同行,便再無中立可言,而是徹底綁在燕王的戰(zhàn)車之上。
若戰(zhàn)敗,他將萬劫不復;若勝,亦未必能全身而退。
他緩緩放下茶盞,神色不變,語調依舊平和:“殿下既然信任在下,為何不容在下留于后方,為殿下籌謀調度?”
朱棣聞言,目光微微瞇起,隨即,他忽而一笑,語氣意味深長:“籌謀調度,固然重要,但孤更需要先生在孤身邊,隨軍出征,一同經歷風霜刀兵。”
他微微前傾,眼神凌厲,話語更顯鋒銳:“若先生真心輔佐孤,豈會畏懼戰(zhàn)場?”
屋內的空氣仿佛凝固,沉重得令人窒息。
朱高熾的臉色微變,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要開口,但最終還是沉默了下來。
姚廣孝低垂著眼眸,指尖輕輕撥弄著佛珠,良久,他嘆了一口氣,低聲道:“殿下,徐先生畢竟不是武將,戰(zhàn)場之上,風云詭譎,若是稍有不慎……”
“先生何時畏懼過?”
朱棣截口打斷,語氣平穩(wěn)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以往徐良不知自己身份,冒犯之事尚可辯解。
可如今自己身份已然揭曉,他徐良卻依舊無所畏懼。
朱棣對徐良的性格雖不知全貌,但悍不畏死這一點,他卻是感觸頗深。
他緩緩站起身來,負手而立,目光冷冽如刀,語氣更顯堅定:“孤素來敬重先生之才,既然先生有意輔佐孤奪天下,那便該隨孤踏上這條不歸路。”
他微微頓了一頓,語氣低沉而凌厲:“孤要的是并肩而戰(zhàn)的同道,而非高坐堂中的謀士。”
徐良微不可察地勾了勾嘴角,目光掠過朱棣的臉龐,似笑非笑。
“不愧是未來的永樂大帝,果然夠果決。”
他漫不經心地端起茶盞,輕輕啜飲了一口,溫熱的茶香在唇齒間彌漫,而后,他緩緩放下茶盞,神色幽遠,目光幽深。
世人總愛歌頌英雄的魄力,卻不知這種魄力往往意味著身不由己。
沉默良久,徐良輕輕吐出一口氣,嘴角含笑。
他意味深長地道:“殿下既然如此器重在下,若在下再推辭,倒顯得矯情了。”
接著,他緩緩站起,拂袖一禮,語氣淡然:“在下愿隨殿下出征。”
朱高熾見狀,眉頭皺得更深了一些,他目光中閃過一絲擔憂,低聲道:“先生此去,恐怕艱險重重……”
徐良微微一笑,語氣坦然:“謀士亦非溫室花朵,何懼風雨?”
朱棣見他應允,嘴角露出一抹滿意的笑意,眼中戰(zhàn)意愈盛:“好!既然如此,孤便不再多言。此戰(zhàn),便讓先生與孤一同見證勝負。”
這時,姚廣孝忽然開口:“殿下,若先生隨軍,恐怕仍需一人留于后方,穩(wěn)固北平府內政。”
他頓了頓,意味深長地說道,“靖難之戰(zhàn)尚未結束,南京朝廷亦不會坐視不理,殿下總該有所防備。”
朱棣目光微凝,緩緩頷首,隨即看向朱高熾,語氣沉穩(wěn):“此事便由你負責,燕王府內政、糧草調度,一應事務,你與道衍共同主持。”
他目光灼灼:“靖難之戰(zhàn),成敗未定,但若后方穩(wěn)固,前線便無后顧之憂。”
朱高熾聞言,鄭重抱拳:“兒臣定不負父王所托。”
窗外的陽光依舊明亮,可屋中暗潮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