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選注
- 葛兆光
- 1165字
- 2025-01-06 17:26:31
代悲白頭翁①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②。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③。
古人無復洛陽東④,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⑤,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⑥。
光祿池臺開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⑦。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⑧。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⑨。
①這首詩的題目在各個版本中或作《代白頭吟》《白頭吟》《白頭翁詠》。
②《玉臺新詠》卷一宋子侯《董嬌嬈》“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傍。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春風東北起,花葉正低昂。不知誰家子,提籠行采桑。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飏。請謝彼姝子,何為見損傷。高秋八九月,白露變為霜。終年會飄墮,安得久馨香……”南朝陳沈炯《幽庭賦》引長謠“故年花落今復新,新年一故成故人”,劉希夷以下幾句即化用此意,后來岑參《韋員外家花樹歌》又寫作“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掃”,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替林黛玉寫葬花詞則又寫作“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著處……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便更細膩些了。
③摧:砍伐;薪:柴;《古詩十九首》“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神仙傳》卷七“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這兩個典故都是說歲月變遷迅速。
④洛陽東:指繁華喧鬧的洛陽東城,這句是說古人一去不復返,不能再見到洛陽東城的繁盛。又一說指洛陽東北的北邙,《樂府詩集》卷九十四引張協《登北邙賦》說這里“墳隴疊,棋布星羅”,是漢、晉著名的墓地。劉希夷有《北邙篇》云“南橋昏曉人萬萬,北邙新故塚千千。自為驕奢彼都邑,何圖零落此山顛”,那么這句是說古人已一去不復返都歸于北邙,和他另一首《蜀城懷古》里的“古人無歲月,白骨冥丘荒”及《洛川懷古》里的“北邙是吾宅,東岳為吾鄉”相仿。
⑤面色紅潤的年輕人。
⑥曾是芳樹下的公子王孫,也曾是落花前輕歌曼舞的翩翩少年。
⑦光祿:官名,《后漢書》卷二十四《馬防傳》記載馬防為光祿勛,“貴寵最盛……資產巨億,皆買京師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觀,連閣臨道,彌亙街路,多聚聲樂,曲度比諸郊廟”。將軍:指東漢貴戚梁冀,參見盧照鄰《長安古意》注⑦;這兩句形容白頭老翁年輕時的盛況。
⑧宛轉蛾眉:彎彎長長的眉毛,唐代女子多畫眉彎長如蛾蠶觸須,故稱蛾眉,這里指青春美貌;鶴發:白發,這里指年老。
⑨這句就和他《洛川懷古》“昔時歌舞臺,今成狐兔穴”的意思一樣,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中甄士隱注《好了歌》說“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也是這個意思,很可能就是從這兩句里化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