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父不類子,嗚呼哀哉
- 六龍同朝,家父千古暴君?
- 幸我所得
- 2144字
- 2025-01-10 16:22:39
太原郡公府內(nèi)。
從馬車上下來的高殷一路上邁著自己的小鴨子步伐,咋咋呼呼地罵著:
“父不類子,嗚呼哀哉!”
停穩(wěn)馬車的娥永樂聽著自家小公子的虎狼之詞,兩顆眼睛驚得像銅鈴一般大。
旁邊的李生拍了拍娥永樂那高出自己一大截的肩膀,仿若在說,有什么值得驚奇的?自家公子早慧有獨見,你又不是第一天見。
高洋氣得只得干瞪眼,方才在馬車上聽著逆子一路上的喋喋不休,若非李祖娥在旁,高洋怕是要叫高殷知道花兒為何那般紅。
高洋正欲拉著李祖娥的手一起進府。
李祖娥則是袖手作勢擋開。
高洋只得黯然跟在母子倆身后。
高洋顧自暗嘆:今晚月色正濃,本應闔家團聚,可于自己而言,又是進不去夫人主寢的一晚。
回歸主寢的李祖娥給高殷進行了簡單的洗漱。
李祖娥坐在床邊,讓高殷靠在自己的身邊坐。
高殷的腿還很短,坐在床上的他并不能像李祖娥一樣雙腳著地,只得宛若蕩秋千一樣蕩漾著自己的雙腳。
李祖娥撫摸著高殷的小腦袋,柔情似水道:
“方才在晚宴上,道人你也太沖動。刀劍無眼,你大伯當時要是一不小心把你給傷著了,你讓為娘可怎么辦?”
“阿母,那高澄老兒如此輕薄與你,身為你孩子的我,又怎么可以無動于衷呢?
孩兒雖然有幾分沖動,但還是有注意分寸的,宴會上人多眼雜,我故意爬到食案上去,就是故意吸引大家的目光。
孩兒相信在眾目睽睽之下,高澄老兒身為一朝執(zhí)宰,是不會與我一介小兒見識的。
況且本就是他輕薄阿母在先,是為理虧在先!既然是他理虧在先,我又有什么好畏懼的呢?”
李祖娥聽著小奶音有理有據(jù),條理分明,很是受用。
而聽著小奶音違背禮數(shù),一口一口的把自己的大伯叫作高澄老兒,本該批評的李祖娥此時卻是選擇了默許。
高殷抱著李祖娥的細腰道:“是孩兒讓阿母陷入擔憂之中了,阿母莫怪?!?
“那如果下次遇到這種事情,道人又該如何呢?”
“我定會設(shè)法讓那人吃不了兜著走,哪怕是高澄老兒,也不例外?!?
高殷覺得咱家阿耶已經(jīng)夠隱忍的了,自己要與之形成互補,剛猛一點。
哪怕年幼的自己身體剛猛不了,嘴也得剛猛一點,來討阿母的歡心。
李祖娥連忙捂住高殷的小嘴。
眼見高殷認錯不改錯的態(tài)勢,李祖娥的心頭肉里卻情不自禁涌入了暖流。
李祖娥轉(zhuǎn)而勸慰道:“道人你也別太怪你阿耶,你阿耶也是個從小挨著白眼過來的苦孩子?!?
高殷叉腰噘嘴道:“我還從小屁股挨著打過來呢?”
李祖娥玉指輕點高殷的額頭:“那不一樣,咱家現(xiàn)在可只有你一個小孩。
你的阿翁常年出門在外,你阿耶從小都是跟著你阿婆身邊長大。
你的阿婆當初就是看重你阿翁長相帥氣才主動嫁給他的,對于小孩也是更疼愛長相好看的。
而你的阿耶生落得并不算好看,便是我第一次見的時候,都感覺有點丑。
所以你阿耶并不受你阿婆的待見,而你阿耶的兄弟們又大多長相英俊,他們也都不是很待見你阿耶。
你的三叔高浚從小就經(jīng)常嘲笑你阿耶是個鼻涕蟲,邋遢鬼。
而你的大伯更是經(jīng)常對你阿耶的長相進行侮辱,常跟別人說‘侯尼于這樣子的人也能得到富貴,相面的書又有什么用?’。
其他兄弟族人也把你阿耶其貌不揚這件事情當做笑料。
你阿耶經(jīng)常被他們拿來調(diào)侃‘高歡一家長相都很英俊,可惜有個容貌不堪的二兒子’。
你阿耶的童年生活在這種目光下,其實也是很不好受的。
些許正是這些經(jīng)歷,才造就了他沉默寡言,對大伯溫良恭順的性子。
你身為他的孩子,也要體諒他不敢為我出頭的難處?!?
高殷靠入李祖娥的懷里,囁嚅道:“阿母說得對,阿耶也有自己的難處。”
少頃,李祖娥桃眼彎彎,展露笑容,宛若清水芙蓉。
高殷只覺得笑靨如花,果真美不勝收。
高殷只覺自己仿若要陷入李祖娥的美貌中,驀然反應過來:完了,這是母親意圖得逞的慣有表情。
“既然道人覺得阿母說得對,那道人明天就找個時間,為自己的出言不遜去給你阿耶認個錯。”
“阿母,我怎么出言不遜了?”
“‘父不類子’還不算嗎?”
李祖娥說罷,揭開被褥一角,示意高殷進去準備睡覺了。
高殷看著李祖娥手上那一把不知從何處而來的熟悉戒尺,選擇乖乖鉆入了被窩里。
被子里的高殷顧自思索:李祖娥教育自己要體諒高洋的難處,結(jié)果她自己倒是明白這個理,也沒愿意去體諒高洋的難處。
高殷又聯(lián)想到李祖娥如今也才不過二十歲,有自己的小脾氣也是很正常的。
畢竟,
子怒父不爭和妻怒夫不爭,的確是兩回事。
高殷遂忍俊不禁。
次日,高殷向高洋認錯,高洋大喜。
高洋大喜之余,還不忘囑托高殷晚上睡覺時,記得偷偷給乃公留個門。
高殷也沒有繼續(xù)去大將軍府參加蒙學。
而時隔數(shù)月得以再見高殷的李祖娥,則是時常念叨老母親的經(jīng)典臺詞:“道人自從去了晉陽一趟,怎么感覺整個人瘦了好多。”
于是李祖娥一股腦地通過燉山參和煲雞湯等方式來滋補高殷。
數(shù)日后,隨著高澄的如常表現(xiàn),朝中相傳高歡已身亡的言論,遂漸銷聲匿跡。
大將軍府,隨著一個頑劣的小不點的缺席,諸公子歡鬧一團的畫面愈演愈少,偌大的府邸瞬間變得有些冷清。
高澄感覺雖然耳根子是清凈了不少,可卻還是感覺哪里少了點什么,有點不適應。
路過梨園時,偶爾會回憶起諸子偷射梨子的畫面。
見到魏收,也偶爾會回想到魏夫子被豎子氣歪胡子的模樣。
便連崔季舒都偶爾向自己抱怨,如今的諸位公子對他的音律已然興趣全無,崔季舒很是氣餒。
路過諸子學堂時,又時常聽見諸子談論:都是因為阿耶的緣故,道人才不肯來大將軍府。
高澄終究拗不下臉面,遂讓元仲華帶著孝琬,攜備禮物代替自己去太原郡公府,登門聊表自己的酒后失態(tài)之舉。
李祖娥與元仲華交談甚歡,遂讓高殷多去孝琬家走動。